中國商報(記者 馬文博)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25年5月保險業經營情況表。數據顯示,保險業今年前5個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06萬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3.77%。其中,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和財產險原保險保費分別為2.45萬億元、61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2%和3.97%。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險企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和產品創新能力,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圖片由CNSPHOTO提供)
壽險保費增速向好
根據最新數據,1月至5月,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為2.28億元,同比增長3.3%。從5月單月來看,人身險原保費規模達3328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超16%。
具體來看,1月至5月,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8735億元,同比增長3.9%;意外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83億元,同比下降5.5%;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879億元,同比增長0.9%。
業內人士表示,壽險業務作為人身險的主要部分,1月至5月同比增長3.9%,5月單月更是同比增長24.1%,說明消費者對壽險產品的需求在穩步上升,可能是由于人們對未來風險的保障意識增強,以及壽險產品在資產配置中的價值被更多的人認可。
民生證券發布的研報稱,從渠道來看,頭部險企推進代理人“質態升級”,高產能代理人占比提升,推動高價值儲蓄型產品新單增長。“報行合一”實施后,銀保渠道資源進一步向期繳、中長期儲蓄型產品傾斜,有望推動銀保渠道規模和價值占比持續提升。今年年初,由于去年同期較高基數以及各大險企切換分紅險,保費規模同比短期有所承壓,伴隨市場利率持續下行,保險產品需求有望憑借“保障+投資收益共享”的特點而持續復蘇。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前5個月同比增長0.9%,5月單月健康險保費收入為624億元,增速由正轉負。
國信證券分析師孔祥認為,受行業產品結構轉型等因素影響,健康險保費收入增幅較去年同期有所放緩。預計今年三季度預定利率若調整,保費上浮預期或將帶動短期健康險保費收入的放量。
“消費者對健康保障的需求依然存在,只是市場在逐步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有專家表示,人身險市場潛力依舊很大,企業需要進一步拓展業務,開發更貼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時,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險企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和產品創新能力,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財險業務表現穩健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財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為7805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5.2%。其中,車險保費占比仍居高位,保費收入為3720億元,占比近五成。
據乘聯會披露,今年前5個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881.7萬輛,同比增長9.2%。另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5月汽車市場延續良好態勢,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64.9萬輛和26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1.2%,新能源車產銷則分別同比增加35%和36.9%。東吳證券發布的研報稱,由于新能源車單均保費較傳統燃油車更高,伴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亦將增強車險保費增長動力。
數據顯示,非車險業務表現亮眼,健康險和意外險增速顯著高于車險。東吳證券發布的研報稱,以人保財險為代表的頭部險企保費整體維持較快增長并且業務質地較好。車險業務中低賠付率的家庭自用汽車占比較高、渠道費率可控,行業龍頭盈利空間遠超中小險企。
民生證券分析師張凱烽認為,頭部險企仍聚焦財險業務的專業化、精細化、集約化發展,頭部大型財險公司有望憑借規模優勢和精細化管理繼續做優做強,競爭格局有望進一步改善,頭部財險公司有望強者恒強。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