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豆包AI生成
BBA放棄全面電動化
在各大車企紛紛盤點上半年業績時,奧迪全球CEO高德諾日前突然推翻四年前制定的激進路線,撤回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車的計劃,不再為內燃機設定終止時間表。
這絕非是奧迪一家之言,奔馳也把“一半銷量是電動車”的目標推遲到了2030年;寶馬CEO公開宣稱“全面電動化不現實且危險”。
福特則暫停部分電動車型開發,轉向混動技術,沃爾沃、豐田、本田等車企也紛紛表示,要繼續賣帶內燃機的車型。
與豐田、本田還可以押寶油電混動(HEV)不同,BBA、大眾、福特等歐美車企對增程式電動車(EREV)青睞有加,不斷加碼。
電動車賣不動還虧損,幸虧政策松綁
進入2025年年中,各大車企紛紛宣布全面終止電動化。
這并非歐美車企不想搞電動化,一是實在賣不動,二是虧得不行了。
此外,海外消費者也覺得電動車價格高、續航短,充電還不方便。
只做純電的蔚來銷量在增加,但虧損也在擴大中。
其實,它們眼中的電動化主要是純電動化,在全球范圍內,能實現盈利的純電動車企僅有特斯拉一家;在電動化領先的中國市場,只做純電的蔚來累計虧損超1000億元,今年一季度的虧損額擴大到68.91億元,資產負債率飆升至92.55%。
奧迪去年的電動車只賣了16.4萬輛,還不到總銷量的10%;大眾集團的電動車業務虧了21億歐元,反倒是燃油車貢獻了65%的利潤。硬著頭皮搞電動化,實在不劃算。
純電大G在市場沒獲得成功。
奔馳旗艦電動轎車EQS被迫降價30%清庫存,EQ系列被曝平均每輛虧損4.7萬歐元。奔馳純電G級上市近一年僅售出1450輛,而內燃機版同期銷量近9700輛。
“這車在經銷商手里就像塊鉛,一動不動,完全砸鍋。”連奔馳高管對EQG很失望:“這是個小眾產品,銷量非常慘淡。”
政策也給車企們松綁了。
之前歐盟喊著2035年禁售燃油車,車企們嚇得趕緊制定激進的電動化計劃。但2024年歐盟改口了,說2026年要重新商量這事,對“碳中和”也不那么強調了。
英國也調整政策,允許 HEV(混合動力車)和 PHEV(插電混動車)銷售至 2034 年。
美國的政策調整力度更大,特朗普政府已推動廢除電動車補貼(7500美元/輛)、放寬環境規制,并支持石油天然氣產業,不管是否出于對馬斯克的敵視,一系列政策與電動化浪潮背道而馳。
政策一松,車企們就跟著市場走了——賣電動車不賺錢,那就先賣著燃油車再說。
增程式在中國吃香,搶占高端市場
其實,電動化是未來確定方向,它不僅僅是純電動BEV,還包括插電混動PHEV、油電混動HEV,甚至還有增程式電動車EREV。
以電動化最快的中國市場為例,今年二季度,每賣出10輛車就有4輛是新能源車(BEV+PHEV+EREV);歐洲只有20%左右,美國更少,才8.7%。
在這么多車型中,EREV一度被歐美車企認為是過落后的過渡技術,但在電動化領先的中國市場,卻香得不行。
增程式具備“大電池+小油箱”的特點,既有純電動車行駛質感,又沒有純電動車的里程焦慮,正日益受到市場歡迎。
問界M9(參數丨圖片)是中國市場50萬元以上車型銷冠,其定單大多是增程版本,純電占比很少。
一個不爭的事實,20萬元以上電動化車型,EREV占絕對優勢,其中以問界、理想為代表,尤其是前者的平均售價在3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則是PHEV的天下。
有錢人買車傻嗎?那只能說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根據乘聯會的統計,今年5月,EREV實現批發銷量12.2萬輛,同比增長46.7%。
歐美車企紛紛發力EREV,至少先過渡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EREV適合高端市場,這是BBA等大牌們所主打方向。
中國品牌EREV正憑借電動化和智能化優勢,把BBA打得節節敗退,三大豪車不得不以巨額優惠來搶奪市場。
打不過就加入唄!行業分析機構Gartner的研究副總裁佩德羅·帕切科(Pedro Pacheco)表示,越來越多的西方汽車制造商正在效仿中國,尋求將增程式技術引入歐洲和北美。
第六代寶馬X5被曝將用上增程式動力。
電動化走得比較快的寶馬率先行動。有外媒報道稱,寶馬將重啟EREV系統的開發,并首先在第六代X5上應用,后續將擴展至X3、X7等熱門中大型SUV。
寶馬發言人表示:“我們不斷分析使用模式、客戶需求和市場發展,并審查各種技術的市場潛力。”
寶馬已經與寧德時代聯合開發的第六代NMC圓柱電池,首次應用于增程車型,其能量密度達到280Wh/kg,較前代產品提升25%。配合800V高壓快充技術,增程車型可在10分鐘內補充300公里續航,純電續航里程超過200公里,綜合續航突破1000公里(CLTC工況)。
奔馳也不甘落后,有媒體報道稱,奔馳正為中國市場籌備一款“油電同驅、超長續航”的產品,該項目已經獲得方向性通過,相關預研工作正在推進中。它的邏輯核心和理想、問界的增程式并無本質區別。
早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由上汽大眾打造的ID. ERA增程式全尺寸SUV首次亮相,試圖為大眾品牌在新能源時代打開一個全新的細分突破口。
日子過得最好的豐田也坐不住了。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廣汽豐田計劃將下一代漢蘭達與賽那改為增程平臺,生產主導也將首次由中國工程團隊承擔。要知道,漢蘭達與賽那可是廣汽豐田的利潤奶牛。
福特CEO吉姆·法利也表示,純電皮卡這玩意兒,又重又貴,不好搞。其實,增程式皮卡,那可是個好選擇,至少能先過渡一下。
Stellantis本來打算推出純電版的Ram 1500,結果現在也先搞增程版的Ramcharger了。Scout更狠,明年打算同時推出增程式和純電的卡車和SUV,這是兩條腿走路,哪個火就奔哪個去了。(文|DA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