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平臺宣布,美國與越南已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審視協議條款,筆者愈發感到越南在此協議中處境被動,且該協議明顯對中國構成不利。然而,頗具戲劇性的是,越方恐怕始料未及:就在協議簽署的當天,特朗普政府卻在對華政策上連續放寬了兩項限制。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美越協議的核心條款可概括為兩點:
不對等關稅: 美國對越南輸美商品征收20%的關稅,而越南對美國產品則實施零關稅。
高額懲罰性關稅: 對任何被美方認定為轉運的越南貨物,將征收高達40%的關稅。
20%對0%的鮮明對比,本身就極具諷刺意味。而40%的懲罰性關稅,其矛頭直指中國,意圖徹底封堵越南“從中國進口產品,經加工后再出口美國”的貿易路徑。這對中國而言,無疑是個負面信號。
此前,中國商務部已向各國發出明確警示:一是呼吁各國秉持公正立場;二是提醒各國切勿在美方談判中損害中國利益。越南當下的選擇,勢必對未來的中越雙邊貿易產生沖擊。
然而,轉折點在于協議簽署當日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動向:
能源出口松綁: 美國政府數小時前已致函主要能源企業,要求全面解除向中國出口乙烷的相關限制。
芯片設計軟件解禁: 西門子等科技公司透露,已收到美國政府通知,取消對中國出口特定芯片設計軟件的限制(需注意,此放寬僅限軟件領域,芯片本身出口管制依舊)。
路透社等多家美媒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此舉是對中國釋放積極信號,旨在為緩和雙邊關系鋪路。同時,美方顯然期望以此換取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的讓步。近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財政部長貝森特多次強調稀土議題,傳遞的信息很明確:若中國在此問題上妥協,美方可能解除所有對華反制措施。
由此觀之,越南的決策顯得尤為失策:
在美國關稅戰顯露疲態、可能即將尋求對華和解的關鍵節點,越南卻簽署了如此不對等的協議,不僅自身利益受損,也可能波及周邊國家。
越南此刻應看清特朗普的策略本質:他從未意圖斷絕與中國的貿易,其目標始終是最大化美國利益。通過將越南這個“中間商”踢出中美貿易鏈,特朗普正為美中直接擴大貿易合作掃清障礙。若此局面形成,越南在東盟中的經濟價值恐將大幅削弱。
越南成為東盟成員國中首個與特朗普政府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但按當前態勢,若中美貿易關系真能重回正軌,越南也很可能成為首個因該協議而遭受實質性關稅損害的國家。當然,必須重申,中越互為搬不走的鄰邦,也是友好國家。面對越南當下的選擇,我們除深感遺憾與嘆息外,只能寄予四字箴言:審慎抉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