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堯明
尤秀淵女士是江南文化群的群友,現就職于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她是中國傳統文化禮儀的高級講師、中國非遺女書傳承人、江蘇女書文化宣傳大使,武漢大學女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無錫永明女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悠悠古運河畔的南長街上,有一座“女書書院國風體驗館”,尤秀淵老師經常在這里開展非遺、漢服、妝選、旅拍、國風等活動。她還經常穿梭于各個學校和單位,為來自海內外的同胞傳授中國禮儀文化和女書;至今,她在全國各地已組織了3000余場公益講座,累計服務人群達6萬余人。
有一次很偶然,我在家里看中央電視臺第三套節目《開門大吉》,看到了尤秀淵老師受邀參加了活動。她和節目主持人小尼侃侃而談,談吐十分自如。她聲情并茂,宣傳女書,溫文爾雅,充分展現了江南女子溫婉柔美的形象。并在熒屏上教小尼學寫“福”字的女書,她寫的“福”字,纖細清雅,小尼寫的“福”字比較肥胖。小尼作了評價:“你寫的女書‘福’字像柳葉,很秀麗;我寫的‘福’字女書胖乎乎的,像賈玲,”引起了全場的一片笑聲。通過猜歌闖關活動,這次尤秀淵老師獲得了5000元的家庭夢想基金,準備用于籌備“女書閱享書屋”,用來開展進一步宣傳女書、傳承女書的公益活動。
今年4月26日,正值清華大學114周年校慶,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字對話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啟動。由清華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文學院主辦,清華大學西南瀕危文化研究中心協辦的“清華大學圖書館藏西南瀕危文字展”在此舉辦,60 余位學者與非遺傳承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女書,水書等珍貴文字遺產的展出。
在展覽期間,尤秀淵老師受邀參加活動并作主題演講,以《文旅融合:非遺女書與她文化、她世界》為主題,深度解讀了女書背后的女性敘事體系與當代價值,為瀕危文字保護與活化注入了多元思路。此外,尤秀淵老師還向清華大學贈送了女書作品《傳奇女書》,以藝術的形式為這場文化盛宴增添了傳承之光。
尤秀淵第一次接觸女書是在2011年,偶然遇到一位女書愛好者送給她一張用女書字體書寫的“竹報平安香一片”便簽,這張便簽成為她開啟女書領域的鑰匙,此后幾年被她一直帶在身邊。紙上美麗的文字令她沉迷,同時也激起了她的好奇心。從2013年起,她曾多次前往女書的發源地湖南江永縣實地感受了解女書文化。考察之路頗為艱險,但穿過荒郊野嶺來到江永縣城,收獲的卻是滿滿的驚喜,到處都是女書文字,有一種撲面而來的親切感。
她一路探尋,做了很多的田野調查,去尋訪女書,追尋女書。女書的世界里有很多的閨蜜情深,也有很多的母親教導女兒如何做一個德行好的女性。千百年來,它像一串串靈動的音符,在女性群體中流傳,體現了中國女性對自由、愛和美的一種精神追求。尤秀淵是個江南才女,在繪畫和書法上都有一定的造詣,接觸了女書之后,她愛上了女書,覺得自己與女書能融為一體,應該為傳承女書、宣傳女書肩負起擔當和使命。記者采訪尤秀淵時,她曾說:“做了女書之后,我發現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愛好,也有了更多的精神寄托。當安靜地書寫女書時,它真的就是對靈魂的安撫,讓內心非常寧靜。”
到目前為止,關于女書文字記載最早能夠追溯到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發行的“雕母錢”背面的文字采用的正是女書字體,鐫刻著“天下婦女”、“姊妹一家”。
女書字體呈長菱形,右高左低,秀美而獨特,帶有江南女子的婉約。其字體筆畫的構成較為簡單,包括豎、撇、弧、點,可單單靠這四種元素就能夠衍生出那么多美麗高雅、極具藝術觀賞性的女書文字,不得不感嘆那個時期女性的才華和智慧。
女書是封建社會里屬于女性的一道微光。封建社會女子的生存環境比較封閉,“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女子無才便是德”。湖南江永當地的女子為了滿足女性之間傳遞信息的需要,發明了這種名叫“女書”的字體。
女書具有四大獨特之處:一是女性專屬傳承,僅在女性之間流傳,遵循老傳少、母傳女的傳承模式;二是語言的活化石,以當地方言“永明土話”為基調,原始文字約500個左右,卻能完整表達漢語的語義;三是書寫娟秀美麗,筆畫纖細均勻,行款由上至下,由右向左,極具美學價值;四是體現民俗記憶,在女性特定的節日,婚嫁、結拜等儀式中傳承,承載著深厚的情感和智慧。
2005年女書以“全世界最特別特征文字”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2006年女書習俗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女書字體飄逸舒展,字間極其樂感。女書的這種神秘性與獨特性,被譽為“世界文字奇觀,閨中奇跡,千古之謎”,她散發著母性永恒的光芒,是中國女子聰明智慧的結晶,是獻給世人最珍貴的禮物!
中國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譚盾,2013年從女書傳承人那里收集到的故事中,挑選出13段原汁原味的吟唱,創作出微電影交響詩《女書》,并把它推向國外演出。譚盾認為:女書其實是一種世界文化,他的使命要把這種中國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地。據他透露,在美國排練這部作品時,費城交響樂團的一些音樂家被感動得邊流淚邊演奏。
季羨林在給世界記憶遺產的推薦函中寫道:女書作為一種在舊制度下,剝奪了學習文化的權利的民間普通勞動女,運用自己獨特的才能創造來的專用文字,實在是中國人民偉大精神的呈現,足以驚天地,泣鬼神。女書文獻以及相關的文化,具有語言文學,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歷史學、文學等多種價值,其社會功能,至今為現代文明所運用。”
女書兼具了柔性美、古典美、動態美、和諧美,女性的自尊、自強、自信、創新的精神與睿智,在女書中得到了一種具體而鮮活的體現,讓我們后來人從中領悟到更多的人生真諦。
原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也曾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贈送了女書,希望能引起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重視與關注。
尤秀淵老師把女書帶回江南之后,一心撲在宣傳傳承女書上,發揮她善長教育與書法的特點,成為當代十分出彩的女書傳承人。近年來,她的女書書法作品深受國內外各界人士的喜愛,被清華大學女書研究中心趙麗明教授、臺北故宮博物館原館長周功鑫、清華大學彭林教授,《百家講壇》康爾教授、聯合國100多位外交官以及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我國港澳臺地區多家機構和個人收藏。用她的話來講,女書是“純粹文化,值得一世追隨”!
作者簡介
陳堯明,文化學者,無錫市江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江南文化》雜志常務副主編,原無錫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社科聯主席。
關于江南文化播報
江南文化播報是一個關注江南,講述江南,播報江南的公眾號,文章部分來自江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江南文化》雜志。歡迎廣大作者惠賜大作,以文會友,歡迎關注傳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點擊公眾號名片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