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正盛,仲夏時光仿佛一壇剛開封的新酒,芬芳中夾雜著泥土和青草的氣息。老家有句俗話:“六月十一祭井神,清水不斷安康臨。”說到“井神誕”,許多年輕人可能已經陌生,甚至有人從未聽母輩長輩提起。但在祖祖輩輩的鄉土歲月里,井水養活了無數人家,井神也就成了家宅六神——門神、戶神、灶神、土地神,還有廁神、井神——里最令人敬畏和親近的守護者之一。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月,井,就是村莊與院落的心臟。大清早,人們挑著扁擔去井邊汲水,井臺邊的水桶反射出晨曦,水里仿佛有一整個世界在緩緩流動。《白虎通·五祀》里說:“五祀者,門、戶、灶、井、中雷(土神)也。”井,被鄭重其事地列入供奉的神祉之列。大家都說,家宅安穩,井一定要清澈、干凈、有活水;一遇到井水枯竭、混濁,總歸全村都要鬧騰起來,生怕得罪了看不見摸不著的“井神”。
民間傳說眾多。有人說井神是一對夫婦,男主護井安寧,女主掌管水脈豐盈,井臺上常能看到并肩而立的石人像。也有鄉間玩笑講:“三十晚井神要去東海見龍王,初二剛回來,年初一可別隨便打水。”這樣的故事,既是規矩,也是生活里一點俏皮樂子。
當年,有的地方挖新井,井口附近都要埋上一只系著紅布條的小竹簍,里面放上點點碎銀和米谷。請井神安家,也是求井水長年盈滿的美好心愿。天旱時,一群人圍著井祈雨,用柳枝串著水桶,許下“但愿井水千年不涸”的小愿望。這些埋藏在鄉村土壤里的儀式,都悄悄編織著“飲水思源,敬畏自然”的日常詩意。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青石井臺邊常年懸掛的那只小葫蘆。大人說那是“引龍鎖水”用的,寓意井水不斷,甘甜如初。鄰村的梁大娘年輕時手巧,每年井神誕都做一爐蜜糕,分給井邊納涼打水的鄰里,被大家夸做“甜蜜水井,一巷祥和”。關于水井的詩詞兒歌也不少,比如“轆轤金井梧桐夜,柳影搖風滿院香”,說的就是在井臺打水納涼時夜色的安寧。
祭井神的日子,井口邊焚香下祭,點燭撒米,孩子們在旁邊鬧,老人則低聲禱祝。不是大張旗鼓,卻滿是生活的柴米油鹽氣。有些地方家里新添了小孩或是嫁娶新婦,也要在井邊分送甜點,又是一層“井水人情”的小溫馨。
井神誕的儀式總有幾點不變:擺供、敬水、嘗鮮、守忌。鄉野的節氣講究“順時順心”。說起什么最能代表井神誕的味道,甜糕、鮮魚、蜜食首當其沖。各地雖然細節有異,但吃甜、賞鮮、節水的習慣卻一以貫之。
第一吃:糕餅果品
糕餅擺井臺,果品獻神前,代表著豐收與清甜。糕點的松軟、果品的新鮮,滿載著對一年風調雨順的祈盼。自家動手更添趣味。做一盤烤桃酥:面粉加蛋、糖、油,揉圓按扁,撒點芝麻,放進烤箱烘香。再配些時令水果,比如甜杏、脆梨子,寓意生活越過越甜。
第二吃:清蒸魚
魚與“余”諧音,吃魚寄托著“年年有余”的祝福。大熱天里,一條清蒸鱸魚最宜上桌。魚處理干凈,撒姜絲、蔥段、點鹽和少許料酒,上鍋蒸八分鐘,淋點醬油,鮮美不腥。全家圍桌細品,既吃口感,也食一口團聚安穩。
第三吃:蜜食甜點
蜜食是祭井的“標配”:蜂蜜是天賜甘露,象征井水的香甜。家常做法便是蜂蜜糯米團:糯米粉加溫水揉成團,搓小丸下鍋煮熟,撈出后澆上蜂蜜和碎堅果,一口一個,軟糯清甜,老人孩子樂在其中。
第四吃:新汲的井水或自來水
古時講究“新水祭井”,這一天打來的頭桶清水,象征一切順遂安然。如今城鎮大多用自來水,家中不妨在這一天用清水熬粥、泡茶,讓自然的甘潤沁入心脾,順帶感念一番過往飲水的艱辛。
“3宜2忌”:井神誕的生活講究
3宜:
1.宜祭新水。無論條件如何,在這一天用一桶干凈水祭井(或者象征性地擦洗水池、凈手),寓意家宅安寧,飲水無憂。
2.宜做甜食,全家共享甜蜜。自家現做的小點心、蜜食、軟糕,連小孩子都參與進來,吉祥又溫馨。
3.宜節約用水。傳統講究每取一桶水,就要說聲“多謝”,提醒自己珍惜水源,好運也會流連家門。
2忌:
1.忌在井邊洗滌污物。老輩人常說,六月十一日萬萬不可在井邊洗衣、洗臟物,以示對井神的敬重,也為水質負責。
2.忌浪費水。哪怕現代已經進步,城鄉家庭這一天依舊要提醒彼此別開水龍頭太久,寓意惜福惜水,源遠流長。
這些習慣,我們小時候或許覺得麻煩,成年后才懂得背后是樸素的生活哲學。“水滿則溢”,適度、珍惜,才有恒久的好光景。哪怕是一碗最普通的白粥,也因心意而泛出甘甜的漣漪。
井神誕的四件事,好兆頭如泉涌
不少地方,逢此日都要早起打掃井臺、清理水池,這是“凈化生機”;接著擺供祭水,祈愿安泰;再一家人吃甜食慶賀,寓意來年事事如意;最后,全家一起巡檢水管、修繕水池,守護“飲水安全”。這四件事,說復雜不復雜,說簡單卻更顯溫情。家家戶戶一起動手,對水的敬畏、對生活的珍惜與美好愿望,就都匯聚在生活的點滴里。
井神誕這天,老家總有人說:“水潤百業興,惜水福自增。”或許現代社會里水井已漸漸遠離我們的日常,但節約用水、敬一滴甘泉的心意卻依然珍貴。把凈化、供奉、品嘗、節水變成家里的小儀式——哪怕拉著孩子參與一把,也算是給傳統留一份新鮮的氣味。
觀念在變,不變的是人們共同的美好愿望:讓清水不斷流,緣分不斷續,家宅平平穩穩,萬事都有甜頭。讓我們用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土辦法與小情趣,在平淡日子里種下歡喜與期待。就像那句老話:“飲水不忘打井人。”善待生活的點滴,幸福就會悄悄在你我的碗盞間滋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