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炎熱夏天,雖然晚上溫度會降一點,但是在封閉場所,空調不能運行,乘客們在“蒸籠”般的車廂里煎熬,哪里受得了?
7月2日晚間,K1373次列車行至金華路段出現(xiàn)故障,車窗密封,斷電、高溫、缺氧,空氣流通幾乎停滯。有的男乘客熱得脫去了衣服。
不少人出現(xiàn)了頭暈難受,有旅客向乘務員建議把門打開透透氣。卻遭到拒絕。
乘客在悶熱的車廂里煎熬,等待了三個小時后,一名小伙不顧工作人員的阻攔,估計他自己也受不了拿起小錘哐哐幾下,將窗鑿出一個大洞。車上的乘客一片叫好,喊他“英雄”。挽救了處于極度危險之中的乘客。要是嚴重中暑,或者老人 犯病,那就麻煩了。
隨后砸窗小伙被警方帶走,引發(fā)不小爭議。警方回應,只是口頭批評教育,并未對此男子拘留。
7月2號晚上11點半,官方發(fā)布通告,滯留在k1373次列車的乘客,得到妥善處置。為這次事故誠懇致歉。
有律師發(fā)聲,砸窗男子符合緊急避險。賠償也不會由他來承擔吧。
根據(jù)民法典182條緊急避險條款,小伙子屬于合法行為。
網友發(fā)出靈魂一問,為什么要批評教育呢?為何三個小時沒有任何措施?
小伙冒著被處罰的風險,不顧自己是否承擔后果,為大家排除險情,這是正義的行為。
如果不撬窗通風,出了意外情況,誰負責?這次突發(fā)的意外事故,也給鐵路部門敲了警鐘。
通風、轉移乘客本來是乘務員要做的事,萬一乘客出問題,他們也是要擔責的。
用實事求是的眼光看待問題,車廂里全是人,又是高溫天,空氣不流通。悶在車廂里有幾個人受不得了?
這種情況列車員應該有預案。看上去衣服也被汗水濕透了,小伙砸玻璃目的是為了空氣能流通。讓大家好受些。
任何時候生命應該放在第一位,乘務員應該打開車門通風,但不應讓乘客下車,以保安全這是上策。鐵路部門要有一個完善的應急預案。確保在突發(fā)情況下能夠迅速有效地保障乘客的基本需求。
小伙子有擔當,事先有溝通并非失去理智,小伙子的行為沒有錯,應該得到表揚。
其實這件事情暴露了列車管理太呆板,整改如何應對類似突發(fā)事件的措施。在任何時候任大生命命要大于規(guī)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