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紅傘傘白桿桿,吃完躺板板”,還是“先菌子,后小人”的警示語,非但沒能讓人望而卻步,反而讓大眾對于野生菌的獵奇心理達到頂峰。
暑期來臨,各種號稱“采菌體驗”的商業活動再度火爆起來。在云南大理,每天有上萬人組團上山采菌,現在已然“人比菌子多”。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表示,將對違規進入蒼山核心區、緩沖區的游客進行罰款,并會加強巡查巡護。但由此帶來生態破壞,甚至危及本已瀕臨滅絕的野生植物,僅靠罰款來追責,就夠了嗎?
如果要問采下來的野生菌去了哪里?基本上有三種去向:扔掉、吃掉或者賣掉,其中以當場扔掉的居多。
值得提醒的是,全國已知的540多種野生毒菌中,有4成生長在云南的山間林中,因此,游客隨意采摘的菌子,有毒的概率并不低。因此植物學家再度強調,不推薦食用任何野生菌!
看看新聞記者: 翟靜 陳昱卉
編輯: 翟靜
責編: 周緹 金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