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農(nóng)歷六月初九,老話說“六月怕初九”,到底怕啥?
時光晃到七月中,一年過了大半。
按老黃歷,六月初九是“天公日”,過去要祭拜老天爺。老輩人說,九是陽數(shù)頂,這天陽氣最足,適合敬天。
從前天沒亮就起,掃凈院子擺瓜果,朝天空叩個頭,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這習(xí)俗藏著啥?
是對自然的敬畏,也是對日子的盼頭。可老話為啥說“怕”?怕的是犯了忌諱,壞了收成或健康。
頭一怕:誤了農(nóng)時,秋后少收糧。小暑剛過,三伏要到,莊稼正長個兒。追肥、除草、打蟲,哪樣都耽擱不得。
老話說“初九懶一懶,秋后減一碗”,不是嚇唬人。
天熱草瘋長,幾天不鋤,莊稼就搶不過草。蟲子也愛熱天,稍不留神,葉子啃得只剩桿兒。這時候偷個懶,秋收袋子癟一半,能不怕?
第二怕:貪涼傷胃,夏天遭罪。
三伏天熱得冒油,冰西瓜、涼汽水誰不愛?可老輩人總念叨,初九莫貪涼,當(dāng)心穿腸傷。
天熱人身上濕氣重,冰的一下去,腸胃像被澆了冷水。輕的拉肚跑廁所,重的胃痛得直不起腰,整個夏天遭罪。
喝碗熱乎綠豆湯,比冰的強,老理兒有道理。第三怕:日頭毒,中暑要人命。
六月的日頭,曬得地發(fā)燙,柏油路能化膠鞋。
老話說“初九晌午頭,神仙也發(fā)愁”,不是夸張。近期多地氣溫超38℃,地表溫度破50℃,跟下火似的。大中午下地干活,頭暈、心慌、冒冷汗,這是中暑前兆。
再硬撐,熱射病能要人命,老輩人見得多。出門戴草帽,帶壺淡鹽水,陰涼處多歇歇,比啥都強。
第四怕:雷暴突來,莊稼遭了殃。
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前晌晴后晌雨。
農(nóng)諺講“初九悶雷吼,大雨沖倒牛”,不是沒道理。莊稼正抽穗,一場暴雨加狂風(fēng),稈子折了,穗子泡了。去年鄰村老李頭,初九沒看天,玉米地全倒伏,損失萬把塊。
提前疏通溝渠,收了曬場的糧,能少操不少心。
這些“怕”是啥?
是老輩人摸爬滾打攢的經(jīng)驗。可現(xiàn)在有天氣預(yù)報,有科學(xué)種地,還信這些嗎?
有人說老理兒過時,有人說經(jīng)驗得聽。
其實啊,老理兒像面鏡子,照的是自然規(guī)律。該防的暑得防,該干的活得干,取其精華才是真。你家六月初九有啥講究?
今年準(zhǔn)備咋過?評論區(qū)聊聊,說不定能幫更多人避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