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 何宏杰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今天,我就用杜甫《客至》中的詩句,表示對各位的歡迎。”7月4日上午11點多,當希臘網紅抵達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時,副館長馬紅用草堂專屬“歡迎詞”歡迎大家。雙胞胎姐妹“greek_twins”曾學習了7年中文,在草堂的沉浸式旅行,讓她們讀懂了“花重錦官城”。
雙胞胎姐妹展示自己印刷的《春夜喜雨》
在杜甫草堂,希臘網紅們體驗了活字印刷術,化身“印刷匠”印出了杜甫的《春夜喜雨》。索菲亞指著飄著油墨香的《春夜喜雨》,逐字逐句地念“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雖然以前學過這首詩,但通過這次實地體驗,她似乎讀懂了“錦官城”。 索菲亞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我們以后也會回去多學習,多了解一下杜甫這位詩人,感覺他在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就像我們希臘的哲學家一樣,我們得多了解。”
索菲亞和瑪麗安沉浸在古代中國之美
情侶博主“tripawayzz”在參觀時非常認真,經常向講解員提問。走進詩史堂,中間是杜甫的半身像,左邊是李白,右邊是杜甫。當講解員介紹到李白時,Gerasimos問:“李白也是跟杜甫一樣的知名度嗎?”講解員告訴他:“是的,他們甚至是朋友,同游過梁宋(現在的山東)。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講解員尤其用到“twins”這個單詞,引來他們大笑。原來瑪麗安與索菲亞的網名就叫“greek_twins”。
Erini體驗活字印刷
雨后初晴的杜甫草堂,空氣清新,綠意盎然。雙胞胎姐妹“greek_twins”中的妹妹索菲亞說:“雖然我們在希臘學過一部分中文,但是來中國以后,什么都聽不懂,連‘你好’都聽不懂。口語里的中文和書本上的中文不太一樣。不過,我們結交了很多中國朋友,在中國的中文學習進步也非常快。這次來四川之后,看到這里的景色,就會想起中國的樣子。”姐姐瑪麗安贊嘆:“我覺得,走進杜甫草堂,就像走進了古代的中國。”姐妹倆指著身后的竹林,深有感觸:“這樣的竹林,這樣的古建筑,在外國人印象中,可能古代中國就是這個環境。有小湖有這種小房子,還有森林的感覺。”
Kainat和Gerasimos認真聆聽講解
最后,姐妹倆還錄制了雙語視頻,“我們來到了杜甫草堂,一起感受這位偉大詩人在成都留下的文化印記。”她們表示,此次行程結束之后,會分享自己的經驗,并邀請希臘的朋友來到四川,感受四川的文化和魅力。
(圖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