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正值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廣西電影制片廠將抗戰初期震驚中外的臺兒莊會戰搬上銀幕,為巨人展示了一幅振奮中華民族精神、慘烈而悲壯的歷史畫卷,令人耳目一新。今天帝哥就來說說電影《血戰臺兒莊》背后的故事。
1984年12月11日,作曲家楊少毅出任廣西電影制片廠第一副廠長、黨委副書記,主管藝術和生產。楊少毅上任后敏銳地意識到,改革開放不僅給國家的命運帶來了深刻變化,也將推動我國的電影事業不斷發展,廣西電影制片廠不能只拍“小橋流水人家”,或者那些拳打腳踢的警匪、功夫影片,而是需要拍一些“大江東去”的作品。就在此時,廠里的文學部主任陳敦德向楊少毅推薦了《血戰臺兒莊》這個劇本,這令他激動不已。
陳敦德
《血戰臺兒莊》的編劇是田軍利和費林軍兩個年輕人,他們把劇本發表在《八一電影》雜志上后,整整3年無人問津。1985年3月,陳敦德偶然看到《血戰臺兒莊》的劇本,當即決定要拍成電影,他不僅花了3000元高價買下劇本,還從八一電影制片廠“借”著名導演楊光遠出任電影的導演。
1985年7月,廣西電影制片廠正式決定投拍電影《血戰臺兒莊》。有人得知此事后卻說:“共產黨怎么能去表現國民黨抗日?而且還打了勝仗呢?”“我軍三大戰役還沒拍完,怎么能先拍國民黨抗日?”也有人擔心:“拍這樣的影片,不僅經濟上冒風險,政治上恐怕也難通過。”
11月1日,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局局長石方禹在北京京西賓館主持召開《血戰臺兒莊》劇本座談會,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和鄭洞國、覃異之等原國民黨高級將領應邀出席。程思遠在會上說:“未來的這部影片,將拍出兩個人物的形象:一個是在銀幕上拍出國民黨官兵當年抗戰的形象;另一個是在銀幕后的中國共產黨胸懷博大、高瞻遠矚、實事求是的形象。”
程思遠
《血戰臺兒莊》的電影劇本在經過多方研討、前前后后17次修改定稿后,終于投拍。1986年2月5日,廣西電影制片廠《血戰臺兒莊》攝制組正式成立。2月16日,9輛大大小小的汽車滿載著攝影器材和各種物資,浩浩蕩蕩開赴山東外景地。
作為中日兩國軍隊武力的殘酷爭斗和兩個民族意志的頑強較量,臺兒莊大戰的慘烈程度不容回避。一個“血”字貫穿了整部電影,從臨沂之戰、滕縣之戰到臺兒莊保衛戰,影片選取的每一個會戰關節,無不是血染的畫面。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結尾,那個表現“血肉長城”意境的長達4分鐘的鏡頭,在《義勇軍進行曲》的前奏響起3次的同時,畫面進入殘破的城墻一隅:城頭,水邊,日軍丟棄的鐵甲坦克旁,成百上千具尸體鋪成一條血路,中國軍隊的灰色軍裝和侵華日軍的黃色軍裝幾乎斑駁難辨;余火還在燃燒,濃煙還在彌漫,一面殘缺不全的青天白日旗,飄揚在城墻的最高點……
《血戰臺兒莊》劇照
其實影片的結尾原本是“全國人民敲鑼打鼓慶祝勝利”,楊光遠和劇組人員卻總感覺這樣的結束分量不夠。后來劇組在臺兒莊政協發現了一個小冊子,里面有當年訪問臺兒莊的《新華日報》記者陸詒的文章:“眼前是一幅殘垣斷壁的景象,到處一片狼藉……”楊光遠由此受到啟發,將結尾改為“血肉長城”——對于血戰的勝利,悲壯比歡樂更有力量。
9月15日,《血戰臺兒莊》完成了送審的混錄雙片。10月22日晚,中央書記處分管意識形態的領導來到電影局審查影片。楊光遠擔心《血戰臺兒莊》被斃掉,他專門帶著毛主席語錄去陪同審查,因為毛澤東曾說過:“每個月打得一個較大的勝仗,如像平型關、臺兒莊一類的,就能大大地沮喪敵人的精神,振起我軍的士氣,號召世界的聲援。”
最終《血戰臺兒莊》順利通過了審查,中央的領導緊緊握住楊光遠的手說:“謝謝你拍了這部好影片。”
楊光遠
盡管電影通過了審查,但仍有一些人說電影里“國民黨的旗出現太多了”“看不到共產黨抗戰的力量”。中央軍委的一位領導聽說了這些話后,反駁道:“臺兒莊這仗是人家打的嘛,不掛國民黨的旗,難道掛共產黨的旗不成?”
1987年6月11日,《血戰臺兒莊》在香港首映,史詩般的主題、油畫般的色彩和紀實風格,成為這部影片的最大亮點,從總指揮李宗仁到營長,所有重要人物都是真實的,這在當時強調曲折情節的故事片里是少見的,影片很快在香港引起了轟動。
臺灣中央社在香港的負責人謝忠侯在看完《血戰臺兒莊》后,當天晚上就給蔣經國打電話說:“我剛才看了中共在香港上映的一個抗戰影片,講的是國軍抗戰打勝仗的,名叫《血戰臺兒莊》,里面出現了先總統的形象,跟他們以前的影片形象不同,這次形象是正面的。”
《血戰臺兒莊》
謝忠侯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電影里有這樣一個情節:國民黨師長王炳章在戰斗中英勇犧牲后,蔣介石親自主持追悼會,此時日軍的戰機飛來掃射轟炸,蔣介石卻臨危不亂,發表講話,鎮定自若。陳敦德介紹說:“這場戲是根據歷史檔案拍攝的。”這個經典的鏡頭畫面,與大陸此前反映蔣介石的影片確實有著顯著不同。
蔣經國聽了謝忠侯的話后,非常震驚,他馬上說:“找一個拷貝來看看。”謝忠侯馬上找到了新華社香港分社的負責人,該負責人經過請示中央同意后,復制了一盤影片的錄影帶給謝忠侯。
臺灣方面收到《血戰臺兒莊》的拷貝后,蔣經國和宋美齡都觀看了影片。蔣經國看完后感嘆道:“從這個影片看來,大陸已經承認我們抗戰了。這個影片沒有往我父親臉上抹黑。看來大陸對臺灣的政策有所調整,我們相應也要做些調整。”
蔣經國
不久以后,蔣經國決定同意開放國民黨老兵回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在骨肉分離了37年后,終于把苦苦的鄉愁化作了喜悅的重逢,從而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后來程思遠為了表彰廣西電影制片廠為兩岸關系破冰所作出的貢獻,欣然為其題字:“精心策劃,促進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