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養老金調整通知還沒公布?或許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原因一:向中低收入退休人員傾斜
圖片
今年5月1日,人社部一份文件投下“重磅炸彈”:2025年養老金調整將重點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這打破了延續十年的“工齡主導”模式,是史無前例的政策轉向。
啥意思?就是往年“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規則要變一變,讓養老金少的人“追上”一點。
舉個去年的例子:
老張,工齡40年,養老金6000塊,去年漲了180(掛鉤調整占了120);
老王,工齡15年,養老金2000塊,去年只漲了60(掛鉤調整才20)。
倆人數目差了3倍,這讓老王心里咋平衡?
今年要改這事兒,就得重新設計調整公式:
要么提高定額調整的比例(比如人人都漲50塊,老王的60變成110,老張的180變成230,差距從120縮小到120?不,等一下,定額調整是人人加一樣的,比如去年黑龍江定額25,上海61,今年可能全國定額統一提高到40,這樣老王的基礎漲得更多);
要么掛鉤調整“提低限高”(比如養老金2000以下按1.5%漲,6000以上按1%漲,這樣老王的2000能漲30,老張的6000只漲60,差距從120縮小到30)。
這公式得算清楚啊!要讓中低收入的人“感覺得著”,又不能讓高收入的人“太吃虧”,就得反復測算、調整。
就像咱們家里買菜,要算清楚每斤菜多少錢,才能讓全家都吃好,不是嗎?
原因二:全國統籌系統攻堅,全國統一核算
今年養老金全國統籌迎來關鍵升級——要整合34個省級統籌區的92種地方性補貼政策,而且基礎養老金全國統一核算!這不是簡單聯網,而是涉及醫保賬戶、交通補貼等跨領域結算的復雜工程。
要是還按以前各管各的調整,西藏漲3%,吉林漲3%,差距只會越來越大。今年的調整通知,得兼顧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
要么定額調整全國統一;
要么掛鉤調整向欠發達地區傾斜(比如吉林的工齡掛鉤按1.2元/年算,西藏按1元/年算),縮小地區差距。
這就得和各個省份商量啊!比如西藏說“我們人均高,但高原補貼多,得保留”,吉林說“我們人均低,得多漲點”,得磨合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原因三:和延遲退休政策“打配合”
今年1月1日,延遲退休政策開始實施了——就是可以選擇提前或延遲3年退休。比如你本來60歲退休,現在可以選57歲或63歲。
所以今年的養老金調整通知,得和延遲退休政策銜接好:
比如延遲退休的人,工齡多算幾年(比如63歲退休,工齡按43年算,比60歲多3年),掛鉤調整時多漲點;
或者額外加錢(比如延遲1年,每月多漲50塊),讓延遲退休的人“劃算”。
這倆政策得“搭伙”啊!
當然,最終怎么調整,咱們還是靜待官方消息,晚公布不等于不調整,不用慌,養老金肯定會漲,而且一分都不會少!
往年調整通知公布后,養老金都是從1月份開始補發的,今年也一樣。比如你1月該漲100塊,到7月公布的時候,會一次性補600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