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糾紛絕不是暴力的借口,任何問題都不值得用生命去交換。
7月1日,網傳南方航空公司吉林分公司發生一起傷人事件。晚間當地警方發布通報確認了該起刑事案件。南航吉林分公司員工李某某因工作糾紛,將同事黃某、李某扎傷后跳樓身亡。黃某、李某經送醫救治,無生命危險。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劇。無論資質能力排查結果如何,解決問題的途徑應該是溝通、培訓和改進,而不是用極端的方式傷害他人。一次沖動,就是一場不可挽回的災難。該事件引起大量網民共情,對悲劇感慨的同時也在質疑,該事件背后的因果。
一、一個月內兩起事端,航司考核、處罰流程是否合理?
是處罰過重,還是拿考核當“手段”?網傳聊天記錄透露,這份資質排查報告指出李某某存在“對規章程序不掌握、不執行”的問題,建議其通過理論考核后降為Z級機長 ,完成50小時航線運行并復查合格才能恢復資質,部分同業認為處罰過重。是否是不合理的處罰結果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6月,就曾有媒體報道南方航空一名飛行員在網絡上實名舉報南航領導。雖然南航方面發布了《情況說明》,認為該飛行員所舉報內容不屬實,但這也讓人對航司的考核制度產生質疑,一個機長賭上前程也要舉報,考核是否真的過于嚴苛?是否將考核變為了打擊異己的手段?這些“安全隱患”也需一并查清。等待后續的詳細通報,能給我們一個解釋。
二、一些心理“高壓”的崗位,是否仍缺乏健全的心理輔導和干預機制?
網傳聊天記錄還顯示,李某某曾在疫情期間多次請飛一線,如今他卻因為一次資質考核的不合格,走上了絕路。這背后,是不是也有公司對員工心理關懷的缺失?資質考核不合格,就以不合格定論,但有沒有想過,如何幫助員工重新找回信心,而不是讓他們陷入更深的絕望?
如果飛行員確實是因為技術考核不過關,有沒有由公司以外的權威機構對其進行考核、評定?如果考核結果有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公證,是不是就能讓飛行員心服口服?
社會上太多關乎生命的崗位:開飛機的機長、拿刀的醫生、滅火的消防員等等,說起來都是容不得一絲馬虎。警方調查終將厘清事實,但行業的反思不能止步于此。唯有將透明考核、心理干預與權力制衡納入安全管理體系,才能讓技術評判與人文關懷真正平衡。任何糾紛都不該以血淚收場,而制度的溫度,才是預防悲劇最堅固的防線。
來源 | 大象評論員 董芳芳
監制 | 李金鋒 李潔敏主編 | 彭丹編輯 | 杜卉
象象留言有獎活動來啦!
(每周好禮:大象文創袋、象象定制筆記本,二選一)
獲獎名額:
最有態度獎:當周留言總數前5名
金句達人獎:當周精選留言條數前5名
人氣爆棚獎:當周單條留言點贊數前5名
參與方式:1.關注本公眾號,確保留言資格;2.在推文評論區留言,內容需符合平臺規范(留言數量越多,獲獎幾率越大);3.邀請好友為你的留言點贊,提升獲獎概率。
結果公布:每周一獲獎名單將在公眾號菜單欄“熱門”——“”中公布,中獎者需在48小時內私信聯系客服領取,逾期視為放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