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Nothing Phone發布了第三代手機,和它家首款耳機。
眾所周知,在當前機圈里黑馬的愛雖然給了很多機,但真正算得上白月光的只有兩個——
其中一個是紅魔,另一個就是Nothing Phone。
從第一代Nothing Phone在2022年發布起,這臺主打透明背板+Glyph燈帶的小眾手機就正正戳在黑馬心巴上。
我承認我的審美就是這么樸實無華,但又有哪個猛男能拒絕透明機身和LED燈效呢?
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
早些年,Nothing Phone之所以能夠出圈,除了它炫酷的背板設計之外,也有點正臉“莞莞類卿”的意思,畢竟那會兒咱NP也是號稱“小蘋果”的存在。
Nothing Phone也保持著較為穩定的迭代節奏在推新,作為小而美產品,在國內的討論也不算低。
結果今年,各廠都在各種對標蘋果,黑馬摸了這么多機子下來就一個感覺,怎么都TM果里果氣的。
Nothing Phone可能是覺得在這種大環境下,光是像蘋果已經沒有前途了,得整點新活……
結果沒想到,昨天Nothing Phone剛剛發布的第三代,直接矯枉過正,疑似新活含量過多。
就拿最標志性的背板設計來看;
黑馬最愛的LED燈帶沒了,沒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右上角的點陣屏,可以顯示時間、秒表、來電顯示、自定義圖像,還支持一些簡單的小游戲:
平心而論,這塊點陣屏其實還挺有意思的。
這塊屏的官方命名叫做“Glyph 矩陣”,顯示內容也支持自定義,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比較有趣的是,Glyph矩陣開放了開發者接口,所以倒是可以期待一波民間開發者賦能,說不定能開發出更有趣的功能。
黑馬覺得最抽象的是攝像模組的設計。
先疊個甲,黑馬并非是一個教條化的數碼愛好者,只能接受目前主流品牌常用的Deco設計。
恰恰相反,我非常熱衷于各種個性化的小眾美學設計,比如Nothing Phone在今年3月發布的青春版(bushi)Nothing Phone 3a Pro,那個螺旋狀的鏡頭排布黑馬就覺得很好看。
至少它遵循了一定的美學邏輯,符合大部分人審美。
但Nothing Phone 3顯然不是。
我左看右看扭來扭去思索了半天,愣是沒想明白設計師是按照怎樣的邏輯把這三顆鏡頭,以這樣的姿態安放在背板上的。
超廣角還是斜的。
三顆攝像頭高度也不一樣。
最抽象的是,第一排正中間的C位,Nothing Phone居然留給了閃光燈。
不知道各位看到這個背板設計是什么心情,評論區見。
我們繼續看這臺機子。
配置上,雖然說Nothing Phone高價低配不是一天兩天,但是這次黑馬覺得NP還是有點過分了。
這臺機子12+256定價是799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5800元,但是處理器給到的是驍龍8s Gen4。
作為對比,今年國內用這塊處理器的紅米Turbo 4 Pro和iQOO Z10 Turbo Pro首發價都是1999元起,國補后1699元。
再縱向對比一下,第一代Nothing Phone2022年發布,搭載的驍龍778G+,價格約3200元;第二代2023年發布,搭載的驍龍8+Gen1,起售價4300元左右。
感覺心里黑黑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Nothing Phone專注海外市場,但在某些配置上,它又良心得不像是一臺海外的手機。
比如Nothing Phone 3有4顆5000萬像素的攝像頭(包括前置),6.6英寸1.5K OLED屏,邊框也只有1.87mm。
同時還有5150mAh的碳硅電池和65W的快充功率。
有點不對勁啊,鴿們……
你怕不是臺“假洋機”?
現在海外品牌手機可沒什么碳硅電池,快說,你找哪家國產廠商代工的?!
其實仔細扒一扒不難發現,Nothing Phone和OPPO、魅族都有脫不開的干系。
Nothing Phone的創始人裴宇,2011年先是在魅族干了一年國際推廣,2012年又去了OPPO繼續負責海外市場拓展,13年的時候和劉作虎聯合創立了一加,還是負責品牌營銷和國際化戰略……
一直干到2020年才從一加離職,出國創立了Nothing Phone。
再然后Nothing Phone順利拿下700萬美元融資,獲得了很多海外機構和同行的認可,這些就不贅述了。
但可能是創始人的從業經驗并非制造或者供應鏈,Nothing Phone早年的制造經驗不是很足,品控問題頻發:
從初代開始,就頻繁出現燈帶松動,峰值亮度虛高,屏幕綠點等問題。
好在裴總在國產手機品牌混的這近10年里,確實積累了不少供應鏈資源,在之后的迭代中,國產先進技術逐漸上機,Nothing Phone在海外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你說Nothing Phone 3抽象,但人真正的受眾可能還覺得這電池真大、快充真香。
但作為一個期待了Nothing Phone 3很久,真心想購入的數碼愛好者,看到這臺機子之后,我真的#%#&*%&%@……!!!
不論是從定價的誠意,還是從設計的角度來看,Nothing Phone都像是一個隨心所欲的產物:
設計上:拋棄了成功的標志性元素(Glyph燈帶),塞入了觀感爭議巨大的點陣屏和迷之攝像頭排布,美感邏輯崩壞。
定價上:處理器配置與價格嚴重倒掛,性價比跌穿地心,誠意全無。
定位上:它似乎為了追求討論度和“不同”而不同,強行堆砌讓人看不懂的設計語言,失去了前兩代那種雖小眾但自洽的獨特氣質。
成熟的團隊交出這樣的答卷,我只能理解為是“行為藝術”了。
我看不懂,但我祝福。
這臺抽象大作,心碎黑馬大概率是不會碰了。
如果有壯士上手了,記得來評論區聊聊,這機子拿在手里,到底是個什么魔幻體驗?
撰文:柯然
編輯:小馬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