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志愿軍戰俘的女兒,怎么就喊出了“臺灣是國”?
臺中市長盧秀燕,正用自己的政治前途,給父親那輩人的浴血歷史,開了一個黑色玩笑。
她的目前所做的事情,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抽在了歷史的臉上。
盧秀燕的人生,開頭滿是苦情,結尾卻走向了家族所背。
她的父親,是那場朝鮮戰爭的親歷者,一名志愿軍戰士,被俘后,他的人生軌跡被強行扭轉,于1954年和其他戰俘一道,被押送到了完全陌生的臺灣島。
在那片土地上,他是一個前“共軍”的身份。
他被編入國軍,退伍后活在社會底層,開過計程車,在飯店里當過跑堂,也在碼頭上扛過麻袋。
最后,憑著山東人骨子里的韌勁,在桃園眷村開了一家小面館,才算勉強扎下根。
家境如此,盧秀燕卻像一株從石縫里長出的野草,考上了名校臺灣政治大學。
畢業后,她的人生一路開掛,從電視臺記者到知名主播,她總能把最硬核的社會議題,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講清楚。
這種把復雜的政策掰碎了,用大白話講給你聽的本事,是她最厲害的武器。
首次競選,她沒喊什么高大上的口號,而是自制了一張臺中交通黑暗點地圖,騎著摩托車跑遍大街小巷。
結果,一舉拿下省議員,票數還破了紀錄。
此后,她專注地方民生,推動垃圾廢物隨袋征收,成了議會里的提案王。
這種埋頭做事、不談藍綠的姿態,讓她這位外省二代,在一個以本省人為主的選區里,成了政壇常青樹,一路坐上市長寶座。
當有人拿她的家世做文章時,她會說一句,我家的餐桌上,既有山東大餅,也有臺灣蚵仔煎,這就是真實的臺灣,她更是四兩撥千斤,既化解了身份尷尬,又塑造了族群融合的親民形象。
那時的盧秀燕,是島內最會講故事的女同學。
但故事講得再好,也有聽膩的一天,或者說,講故事的人,有了新的劇本。
過去,盧秀燕是九二共識的堅定支持者,旗幟鮮明地反對臺獨,她積極奔走于兩岸城市論壇,為臺中拉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訂單。
那時候,她的口頭禪是只談家事,不談國事,巧妙地將自己與敏感的政治議題隔離開,這種經濟靠大陸,政治上模糊的策略,讓她吃盡了紅利。
隨著2026年市長任期屆滿,權力的天花板近在眼前,新的誘惑出現了。
當國民黨主席甚至更高位置的牌局向她招手時,餐桌上的山東大餅和蚵仔煎,似乎都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今年2月,她開始向日本媒體放風,暗示自己有意參選國民黨主席,緊接著,話鋒一轉,開始大談臺灣地位沒有爭論余地,要實現全世界的外事交往。
到了6月,她干脆撕下偽裝,直接拋出“臺灣是國家”的論調,與賴清德的“兩國論”遙相呼應。
這番操作,明眼人都看得懂,無非是想學民進黨那套話術,在反共保臺的底色上,涂抹一層國民黨的淺藍,試圖在深藍、淺綠和中間選民之間,找到一個危險的平衡點。
可惜,邯鄲學步,姿態難看。
曾經的民生市長,終究還是聞到了權力的味道,那味道,遠比蚵仔煎更誘人。
這句主權不容爭議的豪言,風一吹就散了。
我們甚至不必翻開厚重的歷史,去細究1943年的《開羅宣言》和1971年的聯合國2758號決議。
國民黨自己的元老都曾說過,白紙黑字的東西,騙不了人,但顯然,有些后輩政客,選擇性失憶了。
歷史太遠,我們談錢,所謂的主權獨立,在真金白銀面前,脆弱得像一層窗戶紙。
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和順差來源地,這是個事實。
2024年,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高達1567億美元,占了總順差的八成還多。
臺積電的芯片再高端,也需要廣闊的市場來消化營收,離開了大陸的訂單,臺積電的財報自己很難支撐,他們也很難找到能消化臺灣順差對象。
這筆賬,小學生都會算。
更深層的原因,或許在于島內三十年的去中國化教育。
當教科書刪掉了《廉恥》,模糊了抗戰史,美化了殖民史,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腦海中的民族記憶自然是斷裂的。
他們不知道孫中山是誰,卻對“皇民史觀”津津樂道。
甚至國民黨內部,都有人為了選票,提議移除黨史館里的兩蔣檔案,主動砍掉自己的根,當一個人親手燒掉了自己來時的路,他所鼓吹的主權,就真成了無根的浮萍。
就在盧秀燕們大玩主權文字游戲時,臺灣普通人的日子,還好過嗎?
賴清德高喊團結,轉頭卻說要用罷免打掉社會雜質,把所有非綠陣營都劃為清洗對象,政治的病毒,已經傳染到了中學校園,孩子們開始互罵你才是雜質。
政客們在臺北的鎂光燈下演著宮斗大戲,而民眾的真實呼聲,卻被這些政治煙花掩蓋了。
民調顯示,近八成的民眾反對這種政治清洗,七成的人盼著兩岸恢復直航。
菜市場里買菜的老阿婆,可不懂什么主權論述,她只知道一碗鹵肉飯都漲到快吃不起了,他們還在吵那些沒用的!
青年失業率飆升到13.4%,半導體產業的工程師,正被新加坡高薪挖走,政治的泡沫吹得再大,也填不飽普通人的肚子。
這才是島內政治最大的悲哀:精英在表演,民眾在買單。
盧秀燕與賴清德,看似一藍一綠,針鋒相對,實則共享著同一套邏輯。
一個需要主權牌來競逐大位,一個需要抗中牌來轉移施政無能的焦點,他們都在用一場盛大的政治魔術,來掩蓋臺灣民生的廢墟。
只可惜,這場魔術的破綻實在太多。
臺灣的邦交國僅剩12個,連世衛大會的門都進不去,美國一邊賣著過時的武器,一邊卻在亞利桑那州悄悄復制一個臺積電,掏空臺灣的產業根基。
解放軍的東風導彈,早已實現對全島覆蓋。
美軍印太司令自己都承認,協防臺灣,可能要付出航母被擊沉的代價,而賴清德所謂的全民皆兵,最后只落得讓中學生演練躲防空洞的滑稽場面。
另一邊,大陸推出的閩臺同等待遇22條等政策,讓臺胞在醫保、住房、上學等89個領域,享受著與大陸居民無差別的待遇。
金門的老漁民一句話捅破了天,民進黨擋我的生計,大陸給我活路。
歷史的洪流,從不相信空洞的口號,它只認民心向背和實力對比。
盧秀燕們或許忘了,那片曾由志愿軍老兵浴血守護過的土地,終究不是留給背叛者的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