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畢業旅行,變身爭分奪秒的生命救援現場。6月28日19時許,在新疆伊犁的盤山公路上,6名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珠江醫院)的醫學生,用專業與擔當,為重傷司機搶下“黃金救援時間”。
事發時,一名約50歲的男性司機因交通事故倒臥路邊,頭部大量出血、瞳孔散大,呼吸脈搏微弱,生命危在旦夕。同行人員緊急撥打120后,正駕車經過的孫小松、吳思達、胡偉、馮小芳、閆文旭、吳舒瑩6名麻醉科學生立即停車。他們迅速圍到傷者身邊,憑借扎實的醫學知識判斷傷情:傷者頭部外傷嚴重,必須立刻止血并進行心肺復蘇。
沒有絲毫猶豫,6人立即分工協作:閆文旭和吳舒瑩開放傷者氣道、為頭部止血;孫小松等4人則輪流接力,持續進行高質量的心臟胸外按壓。由于在附近車輛中未能找到自動體外除顫儀(AED),他們只能徒手心肺復蘇(CPR),以胸外按壓配合人工呼吸,與死神展開“拉鋸戰”。過程中,孫小松還多次聯系120,詳細匯報傷情,并提醒準備氣管插管設備與除顫儀。
■勇救重傷司機的六名醫學生。(前排左起:胡偉、閆文旭、馮小芳。后排左起:吳舒瑩、孫小松、吳思達)
近20分鐘的緊張救援后,19時38分,救護車呼嘯而至。6名學生向急救醫生清晰交接傷者情況,并協助將其抬上救護車。確認傷者安全后,他們配合警方做完筆錄,便悄然離開現場。
“治病救人是醫生的職責?!闭劶按舜谓洑v,6名學生表示,這場意外的救援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從醫的信念。校方老師欣慰地說:“醫學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有溫度的醫者,他們的表現是最好的詮釋?!?/p>
這場發生在異鄉公路上的生死營救,不僅詮釋了醫者仁心,更能看到年輕醫學生身上閃耀的責任與擔當。網友們也紛紛點贊:“這才是最珍貴的畢業答卷!”
■統籌:新快報記者 潘芝珍
■采寫:新快報記者 李斯璐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