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賭石”詐騙升級了!犯罪分子除了扮演直播間主播、直播間助理、玉石供貨方、玉石收購商、直播間水軍外,竟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境外執法人員”——通過上演“主播被抓”的戲碼,他們妄圖掩蓋詐騙真相,讓受害者難以追討損失。
今天上午,上海市公安局披露一起網絡直播玉石詐騙案。閔行警方在市局刑偵總隊的指導下,成功搗毀一詐騙團伙,涉案資金高達150萬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徐某等11人因涉嫌詐騙罪被閔行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幸運兒”才有資格買下原石
去年10月,市民任先生進入了一家私域網絡直播間,對方自稱服務于一家中緬邊境的原石加工公司。
“這塊料子不錯,還帶彩。老哥們,拍起來!”主播激情開麥,手電筒光照下,“開了窗”的原石透出碧綠的光。
在直播間里,任先生目睹了一場場“穩賺不賠”的原石加工生意——網友們在直播間里低價買下原石,主播公司代加工后,再由固定買家“徐老板”高價收購。期間的利潤,除了直播間抽成和玉石加工費外,都歸買家所有。
原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購買。每場直播都通過“猜數”方式選出“幸運兒”,只有“幸運兒”才能購買。買下的原石,一般過了幾天,就會被固定買家“徐老板”收購。
觀看多場直播后,任先生燃起了興趣。短短一個多月內,他陸續拍下了10塊原石,投入約15萬元,扣除費用后,“盈利”約4萬元。
直播間的返利成功博得了任先生的信任。從幾千,到上萬,再到數十萬……緊接著一周內,任先生陸續投入125萬元,拍下了4塊高價原石。
“境外執法人員”身穿迷彩服登場
在相當一段時間,任先生每天晚上9點準時守在直播間。家人也提醒過他,不要受騙上當。但半信半疑的任先生,此時已經被直播間“套牢了”——錢付出去了,卻再也沒有人收購他的翡翠成品。主播百般搪塞,一會兒說雕刻玉石的老師傅生病住院了,一會兒又說收貨的“徐老板”出差了。期間,他們又不斷誘惑任先生加碼投資:“今天的貨真的不一樣!”
一天晚上,任先生的“財富之旅”戛然而止了。直播間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直播間截圖,左圖為公司高管假扮“境外執法人員”。
一次直播時,幾個身穿迷彩服的身影突然沖入鏡頭,自稱“緬甸軍人”,嚴厲喝止:“抓住他!這是偷來的石頭!”大聲呵斥后,這些人更是夸張地掀了桌子,把主播直接帶走。直播間也因此關停了。
任先生再聯系公司主管,對方竟說這些原石都是“從境外偷來的”。“主播被‘境外執法人員’抓走了,貨也會被‘抄掉’,我們沒辦法了,只能先把加工好的成品寄給你了!”
此時,察覺異樣的任先生終于報警。
直播間除你以外都是騙子
接報后,閔行公安分局刑偵支隊立即開展偵查。根據縝密偵查,5月22日,閔行警方在云南瑞麗、昆明、江西南昌等地抓獲涉案詐騙團伙16人,當場扣押手機29部、賬目12本、原石75塊。
經審訊,這一犯罪團伙在當地玉石市場租借原石作為道具,由團伙成員扮演供貨方與主播砍價,吸引關注。在被害人購買原石后,他們又會假扮固定買家,以高價“回收”成品,制造盈利假象。通過幾輪返利取得信任后,誘導被害人購買更高金額的原石。
同時,他們鼓吹加工后的成品能賺更多,并拍攝虛假加工視頻蒙蔽被害人。而等到被害人投入大額資金后,他們便在直播間上演“主播被抓”戲碼,切斷回購渠道。此后,“售后人員”僅需寄送價值極低、大約被騙金額十分之一的玉石成品搪塞被害人。如此,既掩蓋了詐騙真相,又讓被害人難以追討損失。
一般,這樣的直播間里,所有人都是騙子。這出“連環戲”專為被害人量身定制,只等他“上鉤”。
據悉,自2024年10月起,嫌疑人徐某、付某、方某等人通過網絡投放廣告,將被害人吸引至直播間實施詐騙,共計騙取3名被害人150余萬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徐某、付某等11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閔行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原標題:《“境外執法人員”把直播間沖了?直播間“賭石”詐騙再升級》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楊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