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杜老師跟我說收到出版社發來的第4本新書的簽約合同。 今天我想和大家介紹一個人認識。就是我的知己,合伙人,好閨蜜杜培培老師。 可能之前你聽過我們的故事,看過我們的書。也見過在臺上意氣風發的杜老師,可能你們從來都沒有真正了解過她。 我從未見過比她更有生命力的女子,今天我把她介紹給你,我們一起來聽聽她的成長故事。每次聽到她的故事,我總覺得有股力量在體內瘋長。
大家好啊,我是無戒學堂聯合創始人杜培培,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講我的成長故事。
一個人想要過好一生,真的需要穿越太多障礙。
而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穿透。
我屬于野蠻生長的那類人,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自己去負責。我的身后無人可靠,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靠山。這也把我磨礪出一個自我負責的性格。
我從不去幻想誰能托舉我,我只想著往上攀登。
跌倒過,摔倒過,流過血,爬起來,咬著牙向前沖,能怎么辦呢?
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更美妙的事情,原來這才是女生成長的必經之路。
是需要【她】獨自攀登的。
這是一個【餓肚子長大的貧窮農村女孩,出版了三本書成為暢銷書作家】的故事。
我時隔十幾年的光陰回頭看,才發現,命運早已經把要給我的【禮物】,藏在了每一個痛苦的日子里。
我的人生很長,我的故事很短。
在我八九歲的時候,父母離異了,沒有人愿意帶我生活,他們把我從縣城送到了鄉下奶奶家。
爸爸組了新家庭,有了新的孩子。
媽媽組了新家庭,有了新的孩子。
只有我是舊的人。
爺爺奶奶待我很好。只不過條件有限,他們靠著地里農作物的春種秋收生活。
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村子里很窮。
我小時候不知道牛奶是什么味道,因為沒喝過。也不知道面包是啥味。
家里只有逢年過節才有肉吃,平時只吃地里種的菜,冬天就吃大白菜與無窮無盡的咸菜。
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
我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一個有花有草的院子,我就看花看草,能看半天,然后坐在桃樹底下寫日記,寫大片大片無人觀看的日記。
周末、假期,都在地里干活。
40度的三伏天,地里鋤小苗,累了就躺樹底下睡,餓了就啃饅頭。
小時候很想父母,但是不知道他們想不想我。他們很少來看我,我卻天天等著,看著天空,等著奇跡出現。
如果哪天飛來一只喜鵲,落在樹梢,我就心想,他們今天肯定會來。日復一日的希望與失落,全都寫進日記中。
我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我喜歡看書,看遍了哥哥姐姐還有爺爺的書。我甚至還懵懵懂懂讀完了爺爺的周易。而那時,我根本就不知道那些書都意味著什么。
命運的齒輪在我讀書的那一刻,開始轉動。
家人都說,別讀書讀成書呆子了。我一遍遍撫摸著那些鉛字,我想,以后是不是我的字也可以印在書上。
有人問,你長大了想做什么。
我說:想當作家。
村莊里的人,哪里知道到底什么是作家呢,沒有人知道是什么。他們笑著說:那你坐在家里好了。
其實,我也不知道,只是看到書上印著某某作家的名字,很是美好。
小學階段,我一直是全班第一,也可以說是全校第一,因為每個年級就一個班。學校是個危房,一下雨就漏雨,有時候還有石頭掉下來。
第一名的獎狀貼滿了墻壁,每年冬天燒灶王爺的時候,奶奶就把獎狀也燒了。
奶奶說:都貼不下了,反正明年還有。
但是我很自卑,因為我交不起幾十塊錢的學費。老師經常點名,讓我回家拿學費。走在回家路上,我知道,家里也沒有學費。
下大雨的時候,沒人撐傘等我,我只能捂著書包往家的方向狂奔。
那時候,我就懂了,沒有傘的孩子,只能狂奔,不能心存幻想,有人撐傘等你。
小升初的時候,我考上了鎮里最好的學校,也是全校第一,那個學校有十幾個班。
我的小學校長都震驚了,因為小學班上的其他同學,沒有一個達到初中錄取的及格線。而我是初中全校第一。
那時,毫無喜悅的感覺,因為我的爺爺奶奶,湊不齊200元的學費。
后來聽人說,如果和學校說一下,我這個成績完全是可以免學費的,可是我不知道。
我只記得,那年暑假,酷熱太陽下,我坐在校門口的生銹鐵門前,坐在地上哭,皮膚曬到疼,我還在思考,到底去哪里找學費。
后來,這錢借到了。
初中,沒有衣服穿,就只能穿姐姐的。
姐姐比我大五歲,她的衣服非常寬大。
有個同學說:你穿衣服這么大,好像地主婆呀。
我沒有說話。我不知道說什么。可是不穿這些,我就沒衣服可穿了。
最困擾我的是,那時候長身體,很容易餓。我的生活費不夠吃飽飯。
中午最便宜的大鍋飯是一塊錢,我和另一個也很窮的姑娘,分著吃一碗,一人五毛錢,合計每頓飯又能省五毛。清湯寡水,里面是白菜和冬瓜。
要命的是,每一天都很餓很餓。
我把饅頭藏在書桌里,下課了就吃一口,不敢多吃,吃完就沒有了。硬生生餓出了胃病。
我美好的燦爛的青春少女中學年代,全是饑餓感和胃疼的感覺。
每兩周回家一次,十幾里的野路,自己走回去。回來的時候,書包里裝滿了饅頭。冬天,饅頭跟石頭一樣,硬邦邦的。也得吃下去。
其實,我可以去找父母要錢,哭訴我吃不飽飯。
可是,我覺得丟人,我不想去要錢。
我被自己毫無緣由的骨氣,折磨得面目全非。
我如饑似渴讀書,一直是班里第一,可是再也沒有當過全校第一。每次考全校第二的時候,我就恨自己,為什么粗心多錯了幾道題。
晚上十點熄燈,我就躲著查寢老師去廁所讀書。廁所的燈是聲控的,看一會兒,跺一會兒腳。讀到十二點,回宿舍睡覺。
我知道,我的起點很低,我無人可靠,我只有拼了命才能趕上別人的一丁點。所以,我要比別人努力十倍百倍,那是我強大的信念,是我忍著饑餓也要考全校第一的信念。
我的作文一直是最好的,語文老師很喜歡我,她有一天在我作文本上寫了半頁的評語,大概意思是,如果你要走那條路,會很苦。
那條路指的是成為作家的路。
因為她知道我的夢想。
語文老師甚至讓我幫她給全班同學的批改作文。
老師推薦買名著,都是一箱一箱的,我買不起,挑了幾本最愛的,《飄》《紅樓夢》《簡愛》《呼嘯山莊》,從現在的角度去看,我竟然陰差陽錯,都買了關于女性的書。
書里女性的故事,給予了我無窮無盡的力量。
我想著,自己也要努力向上。
好多同學都買了一箱一箱的書,我借遍了他們的書,讀完了。還做了很多筆記。
中考,考上了市里很好的學校,第一次去市里,才發現世界原來是不同的。
同是90后,城里的同學穿著美麗的衣服,吃著漂亮的零食,計劃著周末去哪個地方吃好吃的。
而我,只有兩套校服換著穿,什么也不敢亂吃。
“我沒有褲子穿了。”有一天,我感覺很不好意思地對我后媽講了這句話。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主動提出沒有衣服穿。
因為我看著我的市里漂亮的女同學,我實在是不想再穿姐姐寬大的衣服了。
我的后媽,轉身,從衣柜里拿出她的一條褲子說,你穿我的吧。
那條褲子特別長,可我沒有辦法,只能穿。
我的表妹當時和我在一起,她哭著說:姐姐,他們為什么這么對你?
她哭了,我沒哭。我安慰她,人和人是不同的,沒關系,我還能上學,就已經很好了。
后媽和后媽的女兒,有好幾柜子的新衣服,她們穿也穿不完,很多都沒有穿過。而我,沒有一條能穿的褲子。
有一天,我讓后媽生的妹妹數她衣柜的衣服,她數完了說:一共64件。
聽到這個數字,我的眼淚流下來。妹妹很天真地問我,為什么哭。我也不知道,覺得心里苦。
我喜歡上學,拼了命地讀書,
別人玩的時候,我讀書,
別人睡的時候,我讀書。
如愿以償進了高中最好的班級,是全校前50名組成的,類似于其他學校的清北班。
我的作文經常是優秀的,還被同學悄悄偷走謄抄過,被我發現了。
我瘋狂學習,最好的成績考過全校第4名。可是,那時我已經深度抑郁了。
我覺得自己像一根蔫黃瓜,怎么也站不起來。我經常呆呆地站在學校的鐘樓上,想象自己跳下去。
為了救自己于水火,我讀了很多很多勵志的書,很多很多心理學的書,才一點點揪著自己的褲腳,把自己從泥潭中拔出來。
有一天下雨,暈倒了,直接倒在水坑里,沒有知覺,被旁邊同學救了起來。老師讓我去檢查。我沒有。
那是流行韓劇里的癌癥,我以為自己要死了。
我都沒有打電話給爸爸媽媽,告訴他們我病了。
高中三年,我的父母沒有來學校看我,沒有人問我的成績好不好,沒有人問我吃沒吃飽飯,沒有人問我開不開心。
我只有捧著獎狀回去給爺爺奶奶看。他們很開心。
高三寒假,我準備發憤圖強,沖刺高考的時候。我的后媽生了一個兒子。我爸高興地說:快看,你有弟弟了。
我爸的原話是:你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你是最幸福呀。
我當時學習壓力很大,一心想考很好的大學,把自己逼入了絕境。可是沒有人關心我的高考。他們只關心剛出生的新生命。
我的爸爸給后媽燉了雞,燉了鴨,我只聞到了味道,沒吃到。
那個冬天,都是雞鴨飄香的味道。
后媽和剛出生的弟弟占據了我的房間。
那個高三寒假,北方冬天風雪很大,我沒有房間復習功課了,我只能被迫去養牛養馬的窯洞里學習讀書,很冷,很暗。
我的奶奶用塑料布把窯洞的窗戶糊上說,這樣風就進不來了。
哪怕在窯洞里讀書,我還是很想上大學。因為我的家族沒有過大學生。我的村里大學生也寥寥無幾,我只聽說過一個。
馬上就要高考的時候,所有同學的父母都來看。但是我沒有。
我當時的心情已經抑郁到極致,有天,用學校的電話給我爸打電話,我說:三年了,你到底來不來看我。
我其實很想,他來看看我,問我過的好不好。
他真的來了,好像帶了烤魚還是什么燒雞,我全部吃完了,一邊吃一邊哭。
極度黑暗的高中里,我的高考沒有發揮好,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心生挫敗。
我哥特別興奮說:我的妹妹考上大學了,是哥哥的驕傲。
那瞬間,我哭了,還有人為我高興。
我是我們家族第一個大學生,也是我們村那年唯一的大學生。
但是,我的媽媽說:上大學有啥用啊,不如去打工,還能掙錢。
她可能是開玩笑,也可能是認真的,記不清楚了,但是傷害到了我。這幾乎是我用命換來的學。
我的媽媽不認識字,沒上過學,可能只認識自己的名字。
上了大學,我選擇了法語專業,大學四年,幾乎一直是年級第一,除了一次是第二。
為了賺到大學學費,我努力學習拿獎學金,兼職打工攢錢,寫文章登報賺錢,還當了學校記者團的副團長,參加各種寫作比賽獲獎攢錢。
后來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作文比賽中,拿到了國家級特等獎。宣傳部老師說,寫了多久。我說寫了一個星期。她說,那也太厲害了。
大學畢業后,我義無反顧一個人去了非洲,人生第一次坐飛機。
因為那個國家有撒哈拉沙漠,我當年癡迷于三毛的書,我想去撒哈拉看看。
異國他鄉,不認識一個人。只有我和做飯的阿姨是女性,其他都是男性。
去非洲工作了兩年多,見到了遙遠的橄欖樹,聽到了穆斯林的鐘聲,聞到了檸檬樹的香氣,觸摸了地中海的濤浪。
從最貧窮的小農村,走到了世界另一端的地中海邊,我從什么也買不起,到喜歡的東西大概都買得起,終于抵達了更廣闊的世界。
那時,白天工作,晚上讀書、寫作、畫畫,依然沒有放棄我的愛好。
就在非洲寫作的時候,我認識了無戒老師,一個傳奇女子。
后來,身體出現了健康狀況,裸辭回國,再后來結婚生子。
當了一段時間的全職媽媽,遭遇了短暫的迷茫期,重新撿起我的讀書寫作,寫各種自媒體流量文,加入了無戒老師的團隊。
之后,我成為無戒老師這么多年唯一的合伙人,管理整個運營團隊,我們一起打造無戒學堂。
我開始接寫書稿,寫一本書6萬塊錢,一本一本寫,寫過靈性成長的,寫過女性勵志的,寫過商業管理的,寫過品牌故事的。
陸續又開始出版署名的書籍,一本接一本,《自由職業者生存手冊》《AI寫作高手》《余生很貴,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和老大一起去開簽售會,開了西安簽售會、廣州簽售會、北京簽售會。
西安簽售會
廣州簽售會
北京簽售會
一起走進了央視直播間,講我們的新書《余生很貴,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本書已經加印了第二次,還賣出了越南版權。
坐在央視直播間的時候,坐在簽售會上看著讀者,我有什么感覺。
恍惚間,我想起了幾十年前坐下桃樹下,安靜寫日記的小女孩,她可以一口氣寫半天。想起餓著肚子疼的要命還要半夜去廁所讀書,想起沒錢吃飯拿著30塊錢的小破手機還要去買書讀。
我知道,她的身體里蘊有萬鈞驚雷之力。
人生是一場流動的海域。
故事不長,但這是我34歲的人生。
年幼的小女孩發出的無畏的愿望,竟然能夠成真,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可能是我們那個村唯一寫過書的人了。
可惜,我的爺爺奶奶早已不在,我現在還常常做夢夢見他們,他們還沒有看見過的書,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他們以前經常說,自己的孫女又聰明又努力,長大肯定有出息。
可是,他們沒有見過我的書。
上次,我還夢見奶奶了,我給她買了一大籃子俄羅斯大列巴面包。早上醒來,我給姐姐發了消息,告訴了我的夢。
可是,她已經走了四年了,還是很想、很想她。
歲月眨眼就過去了,人生走到了三分之一處,感覺到了這個年紀,才真正活到了明白,明白以后為何而活,明白以后如何去活。
我一直喜歡梅花。因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一直喜歡荷花。因為,出淤泥而不染。
當我看到花的靈氣,聞到花的香,我就覺得,人間真的很美好啊,我今天還是很值得活下去。
那些刺痛我們的,那些傷害我們的,那些磋磨我們的,直到如今,我們都可以云淡風輕講出來。
在此之前,我不敢講,講了就會哭。聽起來是很簡單的故事,但是那是每一天每一秒真實的劇痛。
我的前半生是踩著一地玻璃渣長大的,奔跑、旋轉、舞躍,仰起臉來的時候,我只會對他人說,我很好,從來不對人說,我很疼。
總有同學說我通透,說我睿智。其實,都是苦難磨出的副產品。
我九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望著天空,思考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了。我在一次次無法理解他人,無法理解命運的時候,我便一次次深度思考,一次次試圖了解世間的所有。
命運讓我吃了很多很多苦,
但我依然感恩,
因為它待我很好,
它讓我在半生的玻璃碎渣中,
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使命。
此時,我主動與命運握手,開口說:我,原諒你了。
第一條心法:保持在場,永不下桌!
今天,剛剛收到出版社編輯寄來的第4本新書的出版簽約合同。預計后半年出版。
這4本書,我寫了多久時間呢?
看起來是從2023年到2025年兩年期間出版了4本書,我卻整整花了二十多年。
是在桃花樹下寫日記,躲在角落讀爺爺書的小學年代;
是借遍全部同學的書,瘋狂閱讀,幫著語文老師批改全班同學作業的中學年代;
是站在鐘樓上想要跳下去卻通過讀書拯救自己的高中年代;
是瘋狂買書,讀書寫作,投稿上稿獲獎,靠稿費養活自己的大學年代;
是獨闖非洲,下班就趴到餐桌上讀書寫作,被人嘲笑沒啥用,卻依然堅持的工作年代;
是成為全職媽媽,把娃兒哄睡了繼續深夜讀書寫文章的年代;
這些,都是我寫書的來時路。
書,不是寫了兩年,而是寫了二十多年。
多年來的每一天,都在堅持不懈地讀、寫、讀、寫。
沒人理解,沒人支持,沒人祝福。
這二十年,我聽過太多的風言風語。
有人說,讀書有啥用,你飯都吃不飽。
有人說,讀書讀成書呆子了。
有人說,真浪費時間,還不如去玩。
太多人說過我,但,那又怎樣?
我一讀書就快樂,我一寫作就沉浸,我不管這個世界上多少人反對多少人漠視,我就是要堅持寫,堅持讀。
這就是真正的【厚積薄發】。
很多同學問我:讀書寫作好像沒啥用,到底還要不要堅持呢?
我在二十年前開始讀寫的時候,我并不會預計到幾十年后會出書,我也不會覺得它們真的有什么實際用處。
我就傻傻喜歡,傻傻堅持,傻傻去做。
或許這個世界就是屬于我們這些傻傻堅持的傻子的,因為傻子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冷語,一個白眼,一個打擊,就放棄心中所愛。
有時候,我們要蔑視一切,就是蔑視這世界上所有打擊你反對你否定你寫作讀書的人與事。
做個傻子挺好的,有堅持到底的毅力,有不被他人磋磨的韌性,有永遠【保持在場,永不下桌】的勇氣與決心。
保持在場,就是持續在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持續在為你的夢想添磚加瓦。
永不下桌,那么你終究會有贏得全局的那一天。
不離桌,不棄場,這比開局拿一手好牌來的更重要。
第二條心法:終身學習,終身寫作!
你人生的使命是什么?
我始終覺得,宇宙創造了我們的生命。每一個都是獨特而神奇的,我們擁有自己的個人使命,它們被隱藏編碼于我們的基因。
而我,早就已經找到了,那便是,讀書寫作。
寫作的意義在于什么?
當我們提筆寫作的時候,那些家長里短的事情像潮水般褪去,就感覺整個世界安靜下來,自己也沉淀下來,你開啟了另一個獨屬于自己的宇宙。
在這個宇宙中,你可以與自己對話,觸摸自己的靈魂,覺察自己所有的情緒與喜怒哀樂,也可以找到內心的能量之火。
當別人只能在一個宇宙中疲于奔命的時候,你擁有兩個宇宙。
當你在現實的宇宙中受傷,可以在寫作的宇宙中療愈自我。
這難道不是最珍貴的事情嗎?
寫作,是相當孤獨的事情。有時候,寫一天,從早到晚,感覺自己快要寫“死”了,身體極度疲憊,大腦好像被掏空了。
但這種孤獨寫作的感覺,是我喜歡的。
在自己的寫作宇宙中,種下種子,呵護培育,澆灌施肥,看著這些文字開出全世界最美妙的花兒。
此刻,我是園丁。
確定自己的人生使命是寫作,那么這一輩子,都要聚集所有的能量,用于寫作。
日日寫,月月寫,年年寫。
用生命守護寫作的火苗,用靈魂傾注寫作的能量。
不管別人怎么說,我們都要寫一輩子。不管世界怎么變,我們都要寫一輩子。
把寫作當成我的命,把寫作當成我的魂,把寫作當成我這輩子的頭等大事!
從1本書,寫到10本書,寫到100百本書。那這一生,等我死的時候,才覺得無悔來過。
第三條心法:瘋狂讀書,瘋狂輸入
讀書,是改命的。
我在非洲的時候,因為沒有辦法買到中文書,每次同事回國,我總要拜托他們幫我帶幾本想看的書回來。他們說,你一個小姑娘,也不說買點什么新衣服,每次都要帶書回來看有啥用啊。我也不解釋。
紙質書的量滿足不了,就買了一個kindle讀電子書。那時,每天下班就讀書。有時候讀電子書眼睛太累。我就把一些短篇打印成紙質的,這樣愛護一下疲憊的眼睛。
我看過很多厲害的人的傳記,本質上,我想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活的。我的初心是,看他們經歷了什么,看他們是不是也很苦。
等我看了足夠多的傳記后,突然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秘密,每一個偉大的人,都是嗜書如命。
每一本厲害的書,都是一個人畢生經驗、心力的呈現。我們用幾天時間,可以學習到一個厲害的人的一生經驗。我始終覺得,太劃算了。
毛主席酷愛讀書,推薦大家看一個電視劇《恰同學少年》,就是講他青少年時代,非常熱血,很有意義。他的一生就是讀書的一生。這也是他智慧的來源。
他在長征的馬背上還在學習《孫子兵法》。
撤離時候帶著二十四史木箱,說里面裝著兩千年的興亡教訓,比二十箱銀元還要緊。
在他生命垂危的時候,在他心臟幾乎都要停止的時候,還要讀《容齋隨筆》。
魯迅曾經為了深夜讀書不瞌睡,嚼辣椒提神。
曾國藩更是人人皆知的書迷,通過讀書改命。
想要成為厲害的人,就要看他們的來時路。如果你去認真看,每一個厲害的人,都是一生在讀書,從不停止。
如果單靠個人的人生經驗去成長,活一百年,也就一個人的智慧。
如果你多讀一本書,那么就多增長一個人的智慧。
如果你讀100本書,那么就多了100個人的智慧。
讀書,是所有普通人,最低成本最高回報的投資。
你讀書吃的苦,總有一天會回報你。
那,為什么我們寫作者尤其要瘋狂讀書呢?
所有知名作家,你去看他們的采訪、自傳、發言,全都是瘋狂讀書的痕跡。
讀書是源頭活水,如果你寫不出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讀的書不夠多,不夠好。
因為,所有的寫作技巧都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的。
但是,你的文學審美只能通過讀書來提高。
文學審美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知道什么樣的作品是高級的,什么樣的作品是低級的。
很多人的寫作沒有質的提高,是因為【盲】。因為看不到自己作品的弱點,也看不到自己的作品究竟要往何方提高。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就像你學畫畫,總得去看看盧浮宮里那些世界頂級的畫作,才知道什么是高級。
當你瘋狂閱讀了世界最頂級的文學作品,你才知道,哦,原來自己的作品存在這些不足。
你無法輸出更高級更有深度的內容,是因為你輸入太少且輸入淺薄。
看一個人的作品,就能看出來他到底日常輸入了怎樣的養料。
一個人的作品是低級的,還是高級的,這背后都是因為他們讀了不同的書。
低級的作品背后,可能是低級的養料。
高級的作品背后,必然是高級的養料。
用讀書改命,我真的做到了。
這些年,一直持續閱讀,持續寫作,讓自己重生。若不是有書相伴,我也不知道如何挨過這些艱難的歲月。
平均每年閱讀100多本書,讀書是我的生活,更是我的日常。
2020年,我開設了第一期讀書會,截止今年為止已經第五期了。
今年我決定帶著大家用一年的時間,深度學習24部諾獎文學作品。
為什么選擇諾獎經典作品?
1.文學性至高標準:諾獎作品代表人類語言藝術巔峰。
2.思想性永恒價值:穿越時代的人性洞察
3.技法性可遷移:24部作品=24種神級寫作技巧。
適合什么樣的人:
①想要系統啃透全球頂級經典作品的人
②想要提升自己閱讀能力與思想境界的人
③想要提高認知洞察人性與世界的人
④寫作多年卻無法提升文筆的寫作者
⑤突破寫作瓶頸的文學愛好者
⑥建立文學深度認知體系的讀書人
⑦求高質量創作圈子的讀寫愛好者
學習形式與權益:
①社群主題共讀:帶領學員每半個月精讀一部諾獎作品,全年24部。
②作品解析課程:每半個月剖析一部諾獎文學作品,包括三個模塊:作品文本精讀、諾獎技法拆解、人文思想深挖。
③創作實戰:提煉諾獎書中核心可遷移技法,帶學員做針對性寫作訓練,優秀作品收集整理上稿【作家無戒】公眾號。
⑤延伸資源庫:推薦相關作家紀錄片/訪談,創作背景等資料。
上完一年課,你能獲得:
①系統提升深度文本解讀能力:人文思想深度、語言特色、敘事技巧、文學技法剖析
②深度理解全球頂級文學作品,提升對人性、時代、世界、歷史的認知。
③掌握24種諾獎級的神級寫作技法,告別平庸寫作
④建立從深度閱讀到有效輸出的閉環結構
⑤完成24篇以諾獎作品技法為中心的主題寫作
我們一起走進世界頂級文學的世界中。
讓閱讀變成一種習慣
讓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購買方式和福利:
一年報名799送199女性破局成長第一課一期
三年報名1500送599中式養生減脂營一期。
僅限報名前10名同學。
領取書單「掃碼私信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