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綠容先鋒
創新引領發展?
“從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決心要把它當作自己的家一樣來打掃。”宗國美把60平方米的公廁當成人生舞臺,一干就是20年,以敬業擔當、拼搏奉獻踐行初心承諾,書寫出別樣精彩的人生華章,先后榮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
精益求“凈”,成為公廁保潔行業標桿
在不少人看來,公廁保潔是不“體面”的,但宗國美卻認為“再苦再臟的活總得有人干,只要肯堅持干什么都一樣”。
宗國美曾服務的同泰北路公廁是寶山老城區出名的“千人公廁”,客流大、設備舊,保潔強度高,保潔員換了一個又一個,但她把青春和芳華留給了這里,匠心筑夢二十載,“掃廁所”同樣掃出了“成就感”。為了有效提高保潔效率,宗國美結合不同場景摸索總結出保潔“寶典”:客流高峰時采用“追蹤保潔法”“巡回保潔法”,閑時開展“九步打掃法”“全效保潔法”,雨雪天氣實施“一客一潔法”;針對保潔難度大的便池、臺盆、死角等區域,她利用廢舊拖把、掃帚等動手改造出6種常用保潔工具,極大提高了保潔效率。她的精益求“凈”,讓公廁“潔”然不同。這套“保潔方法論”也被推廣至班組、兄弟單位乃至全區使用。她所服務的公廁也被評為市文明公廁、市最美公廁和區優秀服務窗口。
用心守護,化身“最美公廁”設計師
作為公廁改革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宗國美始終堅持“小公廁,大民生”的工作理念,把公廁當成自己的家一樣來守護。在公廁大修改造前,她主動請纓與設計團隊溝通,提出以廢舊拖把、掃帚作為環保材料制作廁位隔間、門板,在公廁屋頂安裝收集裝置循環利用雨污水的設想,獲得了設計團隊認可和采納。在公廁改造完成后,她又自費購買綠植、裝飾畫來裝點公廁內外部環境。她率先實現由傳統公廁保潔向智慧公廁管理的跨越式轉變,靈活運用公廁智慧屏、保潔機器人等提升保潔效率。她還主動邀請電視臺主持人錄制晴雨天氣溫馨語音提示,創新設立“便民十件事”服務角,讓“方便之事”更方便、更溫馨。在她的不斷探索實踐下,顏值在線、服務在線、文化在線的同泰北路公廁榮獲上海市最美公廁“最佳生態環保獎”。此后,她還多次參與其他旅游公廁的改建工作,將生態公廁、最美公廁的建設理念和服務經驗不斷延伸。
傳遞溫暖,居民口中的“知心阿姐”
為了讓市民有更好的如廁體驗,宗國美在行業“四心”服務的標準上,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提出了“四心三導兩服務”準則,在日常工作中她堅持“愛心、耐心、細心、熱心”,做到主動“引導、指導、勸導”,熱情提供“微笑服務”和“便民服務”。寒來暑往,她幫助行動困難的老人如廁,發揮個人專長上門協助疏通居民家中的馬桶,幫助在公廁走失的小女孩尋找家人,協助粗心的市民尋回遺失物品;春去秋來,她牽頭開展公廁巡檢保障活動,主動參與公廁周邊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幫助協調居民鄰里糾紛……這位每天面帶微笑的“阿姐”,成為了居民們離不開的知心人,這座人來人往的公廁也成為了城市溫暖的“注腳”。
追跡領航,勇當 “公廁革命”筑夢人
為不斷提高公廁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市民群眾,宗國美一路追尋勞模蹤跡,多次向全國勞動模范李影、陳霖學習取經,汲取榜樣力量,對標提升自我。她發揚“傳幫帶”精神,自編崗位培訓教材在行業內廣泛使用,并多次受邀為全市多家兄弟單位公廁保潔員現場教學;她堅持講好“公廁革命”故事,將勞模們的事跡改編成情景劇“我們的名字”,通過廣泛巡演,傳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帶動區域化公廁保潔服務質量整體提升,該劇獲評寶山區職工優秀文藝作品展評展演金獎。她牽頭組建公廁勞模保潔團隊,在濱江郵輪旅游帶打造寶山首個勞模公廁孵化點。當2025年新年鐘聲響起時,宗國美守護在公廁勞模孵化點“最美濱江公廁”,與10多萬名市民游客共同迎接嶄新的奮斗之年,絢爛煙花和“匠心”火花在三江交匯處交相輝映,激奏出更加華美的人生樂章。
end
素材來源:上海市綠化市容行業工會
寶山區綠化市容局
上觀號作者:綠色上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