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古以來,我國就流傳著“居安思危”的觀念。
而現在,得益于國家的強大,不少外國來華游客更是忍不住地感嘆中國的強大和安全。
7年前某綜藝里,一位南非父親“托孤”,更是感動了無數人。
節目組本意是讓嘉賓的父親分享孩子小時候的糗事。
然而嘉賓寧大人父親的視頻片段卻只字不提。
而是說起自己來過中國的經歷以及夸贊中國。
末尾更是表明相信中國能夠善待他的孩子。
而這一幕搞得在座嘉賓一臉懵。
直到不久后寧爸爸離奇去世,但結果卻是自殺。
許多人意識到,此前的視頻片段是寧爸爸的“托孤”。
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感慨祖國的強大和安全。
但近日的一個熱搜,再次讓我們想起半年前演員王星的經歷。
這也不得不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往日回響
近期,“廣州一模特被騙至緬甸非法拘禁”的詞條沖上熱搜,而這難免會讓人想起半年前的王星。
當初,王星在一個群里找到了一份拍戲的工作。
經過試戲,他被告知通過,一開始對拍攝信息及地點存疑并拒絕。
但對方卻以不能臨時換人而拒絕。
而王星更是差點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王星失聯后,他的女友積極四處奔走、擴大輿論。
消息傳出后,眾多演員紛紛轉發王星失聯的信息,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找到他。
好在不負眾望在各方人馬的努力下,王星被救了出來。
本以為這場噩夢就此結束,可誰能想到,它留下的陰影卻一直籠罩著王星。
為了生活,工作還得繼續,王星歸國后不久,就去了《無限超越班3》。
然而節目中一個面試環節在播出后,被許多網友指責。
關于王星的面試環節,是讓他演繹一個被綁架后給自己女友打電話的場景。
當鏡頭對準王星時,所有人都發現他變了。
王星的眼神空洞,仿佛透過鏡頭,看到的不是節目現場,而是自己在緬甸那段不堪回首的經歷。
觀眾在屏幕前看得揪心,網友們紛紛在彈幕里留言。
有不少人覺得這一幕是王星發在肺腑的情緒失控。
也有人覺得王星的魂留在了緬甸。
而后來王星的表現似乎印證了這一說法。
后續的幾期節目,不少人覺得王星的眼神很空洞、嚇人。
就在大家都在關心王星如何走出心理創傷時,吳鎮宇的一個舉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吳鎮宇伸出一根手指,讓王星將注意力放在他手上。
神奇的是,王星的狀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的眼神中也有了焦距。
這一幕被鏡頭捕捉下來,網友們紛紛感嘆吳鎮宇會“喊魂”。
當王星的事件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一切都回歸平靜的時候。
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再次將泰緬邊境的危險拉回大眾的視線。
再傳噩耗
廣東一位剛畢業的男模特衷浩彬,陷入了同樣可怕的陷阱。
衷浩彬是個苦命的孩子,父親剛剛去世不久,家里的重擔一下子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為了掙錢養家,作為自由模特的她,只要有工作機會,都會努力爭取。
平時,他一直會零零散散接一些兼職,憑借著優秀的外貌,在模特圈也積累了一些小名氣。
然而誰也未曾想到,危險就這么悄然逼近了。
曾經和他合作過的一位老板再次找到了他,請他去泰國拍雜志。
由于之前有過合作,衷浩彬沒有絲毫懷疑,滿心歡喜地以為這是一個好機會。
衷浩彬確實到了泰國,但下了飛機坐上了出租車后,便如人間蒸發般失聯了。
衷浩彬的姐姐衷女士第一時間察覺到弟弟的異樣。
曾經到哪都會和家里人聯系的弟弟突然沒了消息。
就在她絕望之際,衷浩彬聯系了他。
然而,電話那頭的弟弟讓她心如刀絞。
只見衷浩彬眼神驚恐,匆匆說自己被騙至緬甸后,便掛斷了電話。
從那之后,衷浩彬再次失聯。
由于有王星的前車之鑒,這件事引起不少關注。
王星女友也在第一時間發文,叮囑大家要時刻保持警惕,出國護照一定不要離身。
她還詳細羅列了防騙關鍵點,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避免更多人陷入危險。
不久后電影《孤注一擲》官博也發文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如今該電影的發生,也讓人們意識到,泰緬邊境的危險從未遠離,詐騙分子的手段層出不窮。
事實上,像衷浩彬這樣的受害者并非個例,類似的悲劇一直在上演。
警惕長鳴
廣州模特衷浩彬的遭遇,更是為所有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敲響了警鐘。
那些看似美好的機會,背后可能隱藏著巨大的陷阱。
尤其是打著“高薪”、“出國”的旗號,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好在近日,有關衷浩彬被騙一事傳出了好消息。
7月4日,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發文稱,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衷浩彬已獲救。
這一消息讓一直牽掛此事的網友松了一口氣。
但同時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打擊跨國犯罪、保障公民安全,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且騙子的手段是層出不窮,哪怕組團外出,也有很高的被騙風險。
上個月初,一則舊聞引起了關注。
據報道稱,去年臺灣有一個旅游團去泰國旅游,被騙到緬甸。
其中3個人因為年紀大,交了贖金被放了回來,而剩下的5名年輕人似乎生死未卜。
該事件所謂的當事人稱,當地有專人看管,而她也借此呼吁大家提高警惕。
但該新聞經過泰國官方調查發現,存在失實。
不過這也證明了,確實有旅游團被騙至緬甸。
除了組團被騙,兩年前也有所謂的“騙子”回憶自己在緬甸的遭遇。
之前有一位叫李偉的年輕人,被所謂的“高薪工作”誘惑,偷渡至緬甸。
他被賣到一家電信詐騙公司,每天被迫工作十幾個小時,稍有不從就會遭到毒打。
還有一個叫陳亮的在“暴富”的誘惑下,頭腦一熱偷渡至緬甸,從事電信詐騙。
一開始,他或許還抱著僥幸心理,以為能輕松賺到錢。
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無法逃脫的深淵。
他不僅要承受良心的譴責,還要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危險。
一旦想要逃跑,等待他的將是殘酷的懲罰。
因此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哪怕身邊有熟人也不能放松。
從演員王星到模特小衷,從臺游客到任何一個普通人。
這些真實案例反復印證,詐騙從來不是“高智商犯罪”,而是對人性弱點的精準捕獵。
當我們對“天上掉餡餅”心存警惕時,更需對“熟人遞來的餅”加以防范。
因為最堅固的防線,往往失守于最微小的信任盲區。
而詐騙分子往往會利用人們對熟人的信任,在“簡單”的心理防線上撕開缺口。
因此,讓我們共同努力,提高對危險的警惕,也希望類似的悲劇不再上演。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