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駱歡,清華大學學生古跡協會會長,華夏古跡圖文保大數據平臺天津、哈爾濱、牡丹江等地區主要負責人,曾參與編寫《尋跡北京》等文保相關書籍。長期關注中東鐵路相關的文物。聯系方式:2779019197@qq.com
中東鐵路建設初期,沿線各城鎮的道路基本都由俄國人命名,其中文名稱也往往是從俄文翻譯而來。哈爾濱市區的鐵路街、建筑街、郵政街等許多街道名稱都來自俄文,并持續使用到今天。那么,中東鐵路沿線其他城鎮的道路是怎樣命名的呢?我們以中東鐵路東線上的重要節點橫道河子為例展開分析。
1913年出版的《中東鐵路車站及會讓站線路、房屋配置平面圖集》,是研究中東鐵路各車站附屬建筑的珍貴資料。我們從其中的《橫道河子站線路、房屋配置平面圖》,可以了解橫道河子各條街道當時的名稱。
《橫道河子站線路、房屋配置平面圖》,筆者自攝于橫道河子中東鐵路博物館
1. Больничная Улица/醫院街
醫院街,南至郵電路綏滿路南交口,北至圣母進堂教堂,現名郵電路。該道路因為途經中東鐵路醫院而得名。橫道河子中東鐵路醫院規模宏大,目前仍有六棟建筑保存完好,是中東鐵路沿線保存最為完好的醫院建筑群之一。
《橫道河子站線路、房屋配置平面圖》中的中東鐵路醫院,筆者自攝于橫道河子中東鐵路博物館
橫道河子中東鐵路醫院舊址航拍,紅框為醫院現存建筑。圖片為筆者自攝。
橫道河子中東鐵路醫院主樓外觀,筆者自攝
橫道河子中東鐵路醫院內部,筆者自攝
醫院街航拍,筆者自攝
2. Школьная Улица/學校街
學校街,南至圣母進堂教堂,北至郵電路綏滿路北交口,現名郵電路。該道路因圣母進堂教堂(兼做學校)而得名。中東鐵路初期建設的教堂多為木刻楞建筑,除作為宗教活動場所之外還兼做學校,稱為Церковь-школа(教堂學校)。
圣母進堂教堂航拍,筆者自攝
圣母進堂教堂內部,筆者自攝
圣母進堂教堂舊照,可見其墻上寫有“ШКОЛА”(學校)。圖片來自網絡。
橫道河子站教堂學校(即圣母進堂教堂)設計圖紙,筆者自攝于橫道河子中東鐵路博物館
學校街航拍,筆者自攝
3. Соборная Площадь/教堂廣場
教堂廣場,位于圣母進堂教堂前,南至綏滿路,北至郵電路,現為無名道路。該廣場因圣母進堂教堂而得名。
教堂廣場航拍,筆者自攝
4.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Проспектъ/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南至東山大營,北至綏滿路66-6號建筑,現名綏滿路。該道路位于橫道河子鎮中部,是橫道河子火車站前的交通要道。
中央大街航拍,筆者自攝
5. Водопроводная Улица/水道街
水道街,南至綏滿路,北至橫道河子蓄水池,現名山彎路。其盡頭處為蓄水池,蓄水池有管道與鎮上各處建筑連通,從而為橫道河子供水。該道路由此得名。
中東鐵路時期,大部分車站修筑水塔用于供水,但東部線部分山地車站由于地形的原因,在地勢較高處修建蓄水池用于供水,因而沒有水塔。橫道河子、穆棱、綏芬河站都是采用蓄水池供水的車站。橫道河子站建有一座蓄水池,容量為50立方沙繩(約485.91立方米)。
《車站房屋、線路配置及車站供水設施平面圖集》中的橫道河子集水井設計圖,筆者自攝于橫道河子中東鐵路博物館
《橫道河子站線路、房屋配置平面圖》中的蓄水池,筆者自攝于橫道河子中東鐵路博物館
《中東鐵路車站供水設施表》,筆者自攝于橫道河子中東鐵路博物館
橫道河子蓄水池航拍,筆者自攝
水道街航拍,筆者自攝
6. Вокзальная Улица/車站街
車站街,南至橫道河子站,北至國道涵洞處,現名綏滿路。該道路得名于橫道河子火車站。
橫道河子火車站及車站街航拍,筆者自攝
7. Деповская Улица/機車庫街
機車庫街,東至四季賓館,西至橫道河子機車庫,現名綏滿路。該道路得名于橫道河子機車庫。
橫道河子機車庫外觀,筆者自攝
橫道河子機車庫內景,筆者自攝
機車庫街航拍,筆者自攝
8. Тяговая Улица/機務街
機務街,東至環城路54-4號建筑,西至橫道河子機車庫,現名環城路。該道路得名于橫道河子機務段。橫道河子機務段現存扇形機車庫、機務段運轉室、鍋爐房、機務公寓四座建筑,保存完好,作為中東鐵路博物館對外開放。
橫道河子機務段建筑群航拍,筆者自攝
機務街街景,筆者自攝
9. Тяговый Переулокъ/機務胡同
機務胡同,東至國道涵洞處,西至橫道河子機車庫,現名學宇路。該道路得名于橫道河子機務段。
機務胡同航拍,筆者自攝
10.Материальный Переулокъ/材料胡同
材料胡同,南至綏滿路,北至環城路,現為無名道路。該道路得名于附近的鐵路材料倉庫。
《橫道河子站線路、房屋配置平面圖》中的材料倉庫,筆者自攝于橫道河子中東鐵路博物館
材料胡同街景,筆者自攝
11.Большой Проспектъ/大直街
大直街,橫貫橫道河子全鎮,現名佛山路。該道路為橫道河子鐵南最重要的交通要道。
大直街航拍,筆者自攝
12.Штабная Улица/司令街
司令街,東至鐵路,西至振興路48-5號建筑,現名振興路。該道路得名于設于其西端的中東鐵路護路軍司令部。目前,這條街上仍然保存有中東鐵路護路軍軍官住宅。
《橫道河子站線路、房屋配置平面圖》中的中東鐵路護路軍司令部,筆者自攝于橫道河子中東鐵路博物館
司令街航拍,筆者自攝
振興路37-2號建筑(中東鐵路護路軍軍官住宅)外觀,筆者自攝
振興路37-2號建筑(中東鐵路護路軍軍官住宅)內景,筆者自攝
中東鐵路護路軍20/1型軍官住宅建筑平面設計圖,筆者自攝。振興路37-2號建筑即采用該圖紙。
不難發現,橫道河子的大多數道路都以附近的重要地標建筑命名,且這些名稱很多也能在哈爾濱市區找到,這反映了中東鐵路時期城鎮道路命名的共性。不同于哈爾濱很多來源于俄文的道路名稱沿用至今,橫道河子的這些俄文路名已經全部被現代路名取代,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幸運的是,橫道河子這些街道兩側的俄式建筑大多保存完好,讓我們直到今天仍然能從中感受到這個鐵路城鎮當年的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