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耐克2025財年在中國少賣了70億!
全球運動巨頭耐克在中國市場遭遇重挫。6月27日公布的2025財年(2024年6月-2025年5月)財報顯示,耐克大中華區全年收入僅為65.86億美元,同比暴跌13%,相當于比上一財年少賺9.59億美元(約7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據遠超其他地區跌幅,成為耐克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
(圖片來源:OpSec Security “From Sidelines to Primetime”)
財報顯示,耐克在中國市場的潰敗是全方位的:3-5月的最新季度數據中,直營渠道下滑15%,其中電商業務暴跌31%;批發渠道同樣下滑24%。"客流量下降兩位數,零售額低于計劃。"耐克高層在財報電話會上坦言中國市場困境。
耐克在中國的高光時刻
耐克在中國市場的輝煌時期曾實現年均增速超20%,2021年第四季度營收甚至暴漲51%。其成功主要得益于三大關鍵策略:
? 明星效應?:簽約 姚明 、 劉翔 等體育明星,構建品牌信仰體系;
?饑餓營銷?:限量發售球鞋(如全球限量500雙的 Air Jordan 1 ),推動二級市場溢價;
?文化輸出?:通過NBA賽事廣告植入“ Just Do It ”口號,將運動與潮流文化結合。 ?2015-2020年,耐克大中華區營收從約40億元增長至超17億美元(約127億元),成為全球最大市場之一。但2024年受關稅政策影響,該區域營收出現17%跌幅。
2024年,受關稅政策影響,耐克在大中華區域營收出現17%跌幅。
如何扭轉頹勢?
為應對市場壓力,耐克在中國發起激烈價格戰。2025財年提出"豈止5折"促銷口號,今年618期間設置2件8折專區并提供大量高折扣產品。雖然蟬聯天貓、抖音等平臺運動品牌榜首,但CFO馬修·弗蘭德承認:"這些促銷措施對我們本季度的收入和毛利率產生了負面影響。"
耐克的困境不僅限于中國。2025財年全球營收463.09億美元,同比下滑10%;凈利潤32.19億美元,暴跌44%。第四財季情況更糟,營收下滑12%,凈利潤暴跌86%。這與其主動減少經典鞋款AF1/Dunk/AJ1供應有關,僅此一項就造成約10億美元的負面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在消費分級加劇、國貨崛起的中國市場,耐克需要更具創新力和本土化的產品策略。盡管大中華區仍保持16億美元息稅前利潤,但如何重獲消費者青睞,仍是擺在耐克面前的重要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