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7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今天,全國首個數字游民團支部——共青團上海漕涇數字游民支部委員會在上海市金山區漕涇鎮成立。此前,上海漕涇數字游民國際村落戶漕涇,成為“青創入鄉”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
團支部成立儀式現場。團金山區委供圖
數字游民(Digital Nomad)是指那些依靠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進行遠程工作的人。他們夠在任何有網絡連接的地方工作,常常選擇在咖啡館、圖書館或酒店等場所辦公。這一概念最早在1997年由日本企業家提出。
去年8月,上海市金山區以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為契機,正式開啟了漕涇數字游民國際村。這里以共享辦公空間、青年驛站等配套設施為依托,為數字游民提供了“拎包入住”的物理空間。數字游民們在這里享受著邊工作、邊度假、邊學習、邊生活、邊創業、邊交友的“六邊形”生活場景。今年5月,“網格正青春”金山團青助力網格治理行動啟動,數字游民國際村所在的漕涇鎮第二綜合網格成為首批“青春樣板格”,致力于打造“青創入鄉”新樣板。
數字游民服務包發布現場。團金山區委供圖
團金山區委今天向首批數字游民代表贈送了“數字游民服務包”,內容包含金山區人社、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團組織提供的創業、購房、企業“點單式”合規指導等方面的實用政策資源。這些團組織組成“青春助企服務團”為有創業意向的數字游民提供組團式服務。
與此同時,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漕涇數字游民國際村法律服務團也正式成立。華東政法大學團委副書記劉亮介紹,服務團由高校法律專業力量組成,將常態化提供公益法律咨詢、合同風險防范、知識產權保護等專業服務,為數字游民及在地青年創業者的合法權益提供法治保障。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