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龍關:歲月深處的傳奇與芳華
應湘西友人之邀探訪湖湘大地神秘古老勝境辰龍關,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歷史的厚重,每一縷清風都裹挾著自然的溫柔與泥土的芬芳。作為湖湘文化與獨特地理格局相互交融的重要樞紐,它憑借險峻的山川形勝和特殊的區位優勢,默默承載著千年的風云滄桑。從往昔的歲月變遷到如今的改革開放,這里已蛻變為鄉村振興的典范,既見證了時光的更迭流轉,更以獨特的風姿彰顯著新時代的活力,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的重要坐標。
“北有山海關,南有辰龍關”,這句俚語將辰龍關在歷史長河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彰顯得淋漓盡致。它雄踞于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官莊鎮境內,扼守常德與懷化的交界要沖,是湘黔大驛道從洞庭湖平原踏入湘西山區的首道雄關,更是中原連通大西南的咽喉要道,素有“上扼滇黔,下控荊湘,為京都至西南之鎖鑰”的美譽與“天下辰龍第一關”的霸氣。
追溯辰龍關的往昔,仿若一部被歲月塵封的厚重史冊。自宋代陸驛興起,湘黔大驛道逐步成型,辰龍關便在這條交通主動脈上嶄露頭角。此后悠悠歲月里,無數馬幫如靈動的音符,沿著這條古道奏響商貿交流的樂章。悠悠駝鈴,馱負著貨物與夢想,從辰龍關出發,邁向遠方。辰龍關也順勢成為內地連接西北、西南邊疆茶馬交易的關鍵通道,與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等并肩,共同見證著華夏大地的統一進程,成為民族團結的不朽象征。
這里,更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諸多波瀾壯闊的戰爭傳奇在此輪番上演。清康熙年間,吳三桂叛亂余燼未滅,其孫率殘部負隅辰龍關。彼時的辰龍關,“關外萬峰插天,峭壁數里,谷經盤曲,僅容一騎”,險要地勢宛如一道天塹。吳軍憑此天險與清軍對峙數年,一時間,辰龍關陰云密布,劍拔弩張。最終,清軍在當地鄉民的引領下,抄小道迂回越過辰龍關,一舉突破吳軍防線。經此一役,辰龍關威名遠揚,被康熙皇帝敕封為“天下辰龍第一關”。往昔的烽火硝煙雖已消散在歷史的風中,但關隘的殘垣斷壁,依舊靜靜佇立,默默訴說著那段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壯烈過往 。
踏入辰龍關,仿若踏入了一處現實版的世外桃源。清新的空氣裹挾著草木的芬芳,瞬間沁入心肺。抬眼四望,滿目皆是青山綠水,這里森林覆蓋率高達86%,繁茂的植被像是大自然精心鋪設的綠色絨毯,四季常青,充滿生機,宛如一片浩瀚無垠的綠色海洋。
由于地處湘西,長久以來,這里一直是少數民族散居之地。歲月悠悠,如今仍有不少少數民族在此安居樂業,民族文化斑斕多彩,為這片土地增添了別樣的魅力。一條蜿蜒的河流穿境而過,河水清澈見底,倒映著岸邊的青山綠樹,仿佛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靈動而美妙。因交通和生活所需,沿著河流,人們依照少數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特色,新建了數座風雨廊橋。這些廊橋不僅是實用的交通設施,方便了村民和游客的日常出行,更是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辰龍關獨特的文化符號。
每座廊橋都有著獨特的名字和背后的故事,橋上雕梁畫棟,精美的圖案和花紋細膩地訴說著少數民族的古老傳說和悠久歷史。閑暇時分,村民們會在廊橋上休憩、聊天,分享著生活的點滴;游客們也會被廊橋的獨特魅力深深吸引,紛紛駐足拍照留念,想要將這份美好永遠留存。
辰龍關還蘊藏著深厚的茶文化底蘊。明朝時,大量碣灘茶被移植到辰龍關內的界亭驛,此后,界亭驛茶日趨興盛,聲名遠揚。如今,十里茶廊從辰龍關口起始,如一條翠綠的絲帶,綿延十里直至界亭驛村。一壟壟茶樹整齊排列,像是大地譜寫的綠色詩篇,在山間起伏延展。茶農們穿梭在茶園中,手法嫻熟地采摘著鮮嫩的茶芽,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那質樸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陽,溫暖而親切。
在這里,游客們可以深度參與采茶、制茶的全過程,親身感受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從采摘鮮葉,到殺青、揉捻、干燥,每一道工序都蘊含著茶農們世代傳承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當一杯熱氣騰騰的碣灘茶端在手中,那清新的茶香撲鼻而來,輕抿一口,鮮爽的口感在味蕾間散開,讓人瞬間陶醉其中,仿佛所有的疲憊都被這一杯香茗一掃而空。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辰龍關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中組部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落戶于此,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培訓基地規模宏大,達到6000畝,內部設施完備先進。寬敞明亮的客房,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提供了溫馨舒適的住宿環境,讓他們在學習之余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設施先進的會場,配備了一流的教學設備,能夠滿足各種培訓、會議的需求,為知識的傳播和交流搭建了優質的平臺;干凈整潔的餐廳,提供著豐富多樣、美味可口的飯菜,食材大多取自當地,綠色健康,充滿了濃郁的鄉土風味;還有各類休閑設施一應俱全,讓學員們在學習之余能夠放松身心,盡情享受愜意時光。
自培訓基地成立以來,已經為全國各地培養了眾多優秀的黨政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在這里,學員們不僅能夠學習到先進的農業技術、科學的管理經驗,還能親身感受辰龍關的歷史文化和鄉村振興的豐碩成果。他們將所學知識帶回自己的家鄉,成為推動當地發展的重要力量,如同一顆顆希望的種子,在各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辰龍關,也因為培訓基地的存在,與全國各地緊密相連,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學習、交流、參觀。
除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蓬勃發展的培訓事業,辰龍關的自然風光同樣令人陶醉。丹霞地貌鬼斧神工,色彩斑斕,氣勢磅礴,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絢麗的色彩勾勒出的壯麗畫卷,每一處紋理都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蜂子洞林木繁多,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銀杏和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馬褂樹在這里茁壯成長,它們像是山林的守護者,見證著時光的流轉,這里宛如一個天然的植物寶庫,散發著神秘而迷人的氣息,吸引著無數植物愛好者前來探尋;怡溪漂流則為游客帶來了別樣的刺激與歡樂,在湍急的水流中順流而下,感受著大自然的力量與速度,盡情釋放內心的激情,讓歡聲笑語在山水之間回蕩。
夜晚的辰龍關又是另一番迷人景象。民宿里,溫暖的燈光透過窗戶灑在石板路上,宛如點點繁星,照亮了人們心中的溫暖角落。坐在院子里,仰望星空,浩瀚的銀河閃爍著神秘的光芒,耳邊聽著蟲鳴蛙叫,感受著微風拂面,一天的疲憊都在這一刻悄然消散。遠處,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村民們和游客們一起跳著歡快的舞蹈,他們的笑容在燈光下格外燦爛,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村莊,展現出一派幸福祥和的生活景象,這是辰龍關最動人的煙火氣,也是鄉村生活最美好的模樣。
辰龍關,它是歷史的瑰寶,承載著千年的榮耀與滄桑;它是自然的饋贈,擁有著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它是鄉村振興的典范,展現著新時代的蓬勃生機與活力。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讓人們在這里領略到歷史的厚重、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美好。從千年的歷史深處走來,辰龍關帶著往昔的榮耀,承載著今日的希望,在歲月的長河中繼續綻放著屬于自己的芳華,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穩步前行。
作者:劉軍麒
編輯:劉 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