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區東平鎮前身是上海市東平地區社區管理委員會,由原上海市東風農場、長江農場、前進農場、前哨農場4個社區組建而成,轄內居民外來人口多,部分居民為農場退休職工,各類矛盾糾紛成因復雜,化解難度大。為進一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東平鎮聯合光明食品集團上海崇明農場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東平?光明“老娘舅”工作室,作為政企聯手共同化解矛盾的主陣地、服務群眾的最前沿。
01
工作內容
“一以貫之”的治理愿景:政企雙方以增強居民福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共同打造“老娘舅”工作室。工作室主要承擔化解矛盾糾紛、收集群眾需求、服務居民生活等職責,拓展了黨委政府與群眾溝通的橋梁、服務的陣地。通過情理法交融的工作方式,工作室能夠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雙向奔赴”的內驅動力:依托聚力共建的“老娘舅”工作室平臺,東平鎮與光明在地企業不斷加強溝通協作,持續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徑,通過創新探索“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社會受益”的治理方式,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努力在雙向奔赴中凝聚高質量發展的治理合力,共同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機生態。
“三位一體”的保障機制:專人定崗明權責。東平鎮和光明崇明農場公司共同聘請專職人員,具體負責工作室的日常管理運作及矛盾糾紛化解協調、收集群眾需求、反饋群眾意見,確保工作室成為民情民意的直通車、化解矛盾的快車道。資源整合強效能。將鎮域機關事業單位、駐地企業、居委會、社會組織等力量作為工作室成員,實現信息共享、資源互補,搭建起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形成問題一起管、矛盾一起調、服務一起上的工作格局。資金保障破困局。設立矛盾糾紛化解專項基金,用于工作室日常運作及矛盾糾紛化解。對于當事人經濟確有困難、不存在過錯方、因意外造成的矛盾糾紛,工作室視情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確保“法外”難題得以順利化解。
law
02
特色創新
“加”出協同效應,構建社會治理“同心圓”。統籌政府法律顧問、法官工作室等專業法律服務資源,組建工作室顧問團,通過舉辦公益講座、開展公益法律咨詢等形式,為矛盾糾紛化解提供專業法律支撐,確保矛盾糾紛化解更加規范。
“減”去冗余壁壘,打通高效便民“快車道”。工作室作為化解矛盾糾紛的主陣地,對通過部門移交、群眾上門、干部下訪等渠道收集到的矛盾糾紛以及其他服務事項及意見建議,由工作室統一受理,確保群眾只進一扇門,解決所有事。對疑難、復雜、重大的矛盾糾紛堅持摸清根源、明確癥結,采取工作室調解與上門調解相結合的方式,把服務送上門,讓群眾少跑路。
“乘”上數智動能,激活矛盾化解“新引擎”。充分發揮社會治理“同心共治”微信小程序、瀛洲解紛碼等線上平臺作用,推動矛盾糾紛化解“指尖辦”“掌上辦”“遠程辦”“上門辦”,為群眾提供“智能化”的調解服務,助推人民調解工作提質增效。
“除”盡風險隱患,筑牢和諧穩定“防火墻”。工作室以精準排查為先手,以長效治理為根本,依托12345市民熱線、各職能部門日常巡查等方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矛盾糾紛排查體系,做到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問題,將隱患化解于萌芽,讓矛盾消弭于未發,確保社會大局長治久安,和諧穩定基石更加堅固。
03
工作成效
東平鎮秉持“微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的原則,健全完善工作室配套機制,提高和加強專職調解員工作專業化和規范化水平,充分發揮好工作室在化解矛盾、防范風險、服務群眾中的獨特優勢,擦亮東平?光明“老娘舅”工作室品牌,打造農場鎮矛盾糾紛化解“新樣板”。
工作室成立以來,成功調處了歷史遺留的集林小區鄰里糾紛、長江農場50連李某夫婦搬離住所并進行環境整治案件,協調了長江38連莊某兄弟因安裝自來水管道與長江農業公司糾紛、王某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綜合樓加裝電梯糾紛等案件。相關矛盾糾紛和服務事項均得到實質性化解,做到了矛盾糾紛不升級、不反彈,初步實現了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的目標。
東平鎮司法所供稿
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綜合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