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網絡直播已成為大眾娛樂和信息傳播的重要方式。然而,未成年人在直播領域的參與也帶來了諸多問題和挑戰。抖音推出的未成年人直播限制政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這一政策不僅是法律要求的具體體現,更是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重要舉措。
從核心政策規定來看,抖音嚴格的年齡限制是對未成年人的一道堅實屏障。《未成年人保護法》第76條明確規定,直播平臺不得為未滿16周歲者提供賬號注冊服務,16 - 18周歲未成年人開播需監護人書面同意。抖音堅決執行這一規定,對未滿16周歲未成年人出鏡直播的違規賬號直接回收直播權限,對于16 - 18周歲未取得監護人書面同意的開播賬號也采取權限回收措施。這一規定的嚴格執行,從源頭上避免了未成年人過早地暴露在商業直播環境中,防止他們受到不良影響和商業剝削 。
平臺治理數據則直觀地展現了抖音在落實政策方面的努力和成效。2025年至今,1.5萬賬號因涉未成年人打賞被暫停消費功能,8441個冒用成人賬號的直播權限被回收,372個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的賬號遭永久封禁,同時為4.2萬個家庭完成未成年人打賞退款。這些數據背后,是抖音對未成年人直播問題的零容忍態度,也是對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權益的切實維護。通過這些強有力的措施,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直播中的不良現象,凈化了網絡直播環境。
然而,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難點。身份規避問題便是其中之一,近40%未成年人使用家長賬號繞過實名認證。為解決這一問題,抖音積極升級AI模型,強化聲紋、面容識別能力,并結合人工審核,多管齊下提升身份識別的準確性。同時,平臺呼吁家長開啟青少年模式,該模式禁用打賞/充值功能,且14歲以下實名用戶自動進入該模式,進一步強化了監護責任,從家庭和技術兩個層面共同應對執行難點。
在社會協同治理方面,抖音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政企聯動上,武漢多部門與抖音共建“敏捷響應機制”,能夠快速處理涉未成年人違法線索,提高了問題處理的效率和效果。在司法保障層面,明確傳播色情信息可構成“隔空猥褻罪”,以主播克里西永久封禁案例為警示,為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后盾,形成了全社會共同保護未成年人的強大合力。
對于這一政策,社會上存在不同的聲音。支持的觀點認為,該政策能夠有效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避免他們受到誘導打賞、低俗內容等商業剝削的侵害,讓未成年人能夠更加專注于學業。而質疑的聲音主要集中在年齡識別難度大以及建議將禁播年齡提高至18歲等方面。不可否認,外貌成熟的未成年人在年齡識別上確實存在一定難度,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抖音持續升級聲紋、面容模型等技術手段,正在逐步突破這一瓶頸。而關于禁播年齡是否提高至18歲,還需要綜合考慮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社會現實情況,在保護與合理引導之間尋求平衡。
總的來說,抖音的未成年人直播限制政策是法律要求下的常態化監管,通過權限回收、技術攔截、退款機制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地保護未成年人權益。未來,抖音仍需持續在技術創新上發力,不斷突破技術識別瓶頸,提高身份識別的精準度。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家庭配合,通過宣傳和引導,提高家長對青少年模式的使用率和重視程度。只有家長、平臺、監管部門等多方協同合作,形成強大的保護合力,才能真正構建起安全、健康、積極向上的未成年人網絡生態,為未成年人的成長營造一片純凈的網絡空間,讓他們在數字時代能夠遠離不良影響,健康快樂地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