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小浪底又要開閘調沙了。黃河水流量又得從八百漲到幾千,泥沙跟著翻涌。濟源岸邊的村民早把抄網擦了又擦,板車停在堤邊候著。
去年這時候,有人撈著一米多長的大花鰱,魚頭被急流沖掉了。
水利專家說,壩體百來米高,水流帶著泥沙沖擊力比高壓水槍還猛。花鰱頭大鰓寬,遇上這陣勢,魚頭扛不住就被沖掉了。
今年水庫提前撈了兩百多噸魚,可總有些漏網的順流而下。
岸邊大爺說,往年調沙也常見無頭魚,尾巴掛著塑料瓶的都有。買魚的老頭不嫌沒魚頭,幾百塊拉走燉湯,說野魚肉緊實。但專家愁啊,水太渾魚群恢復慢,總這么撈下去不是個事兒。
有人覺得撈魚是老傳統,年年守著河邊就圖這口鮮。也有人擔心,魚被沖得七零八落,河里生態會不會受影響?你看那泄洪時的水,帶著泥沙黃湯湯的,魚在里面根本難睜眼。
村里老張去年撿了條斷尾鯉魚,回家紅燒了,說比市場魚香多了。
可現在問題來了,調沙排沙不能停,魚卻遭了殃,咋平衡呢?
我個人覺得,老輩人摸魚的經驗是機靈,但也得聽專家的法子。比如提前在下游設些緩沖網,說不定能護著點魚身子?
不過具體咋操作,還得看水利部門有沒有新招。這兩天岸邊已經有人晃悠了,盯著水面盼著魚漂上來。提醒一句,撈魚可別往深水區湊,水流急得很,安全第一。
要是撈著魚賣,得跟買家說清楚魚頭咋沒的,別讓人起疑。
調沙還得繼續搞,河床沖低了防洪才穩當,這是大事兒。可魚呢,總不能年年這么被沖,得想想辦法護著點。你說,有沒有既能排沙又少傷魚的法子?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記住了,后天調沙開始,想撈魚的老鄉看好天氣,別趕上下雨天。最后說一句,黃河水養人也養魚,咱撈魚的時候,也得想著給河里留些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