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遏制中國愈發無力后,在臺海問題上越發激進,美國還在中國周邊不斷拱火,試圖復制代理人戰爭。在外界看來,似乎中美之間掀桌子是早晚的事。
俄媒卻提醒中國,真要打起來,單靠解放軍恐怕扛不住,中國必須調動另一股力量。”這話聽著不太中聽,但仔細琢磨,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只因為在7月3日,美國眾議院又通過了一項新的涉臺法案,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兩年前俄媒曾發出的警告!
俄烏沖突血的教訓顯示,現代戰爭是全維度、高消耗的綜合國力較量,工廠、科技、民用體系動員力,才是決定生死的關鍵。這位俄羅斯評論員的“不中聽”論調,并非憑空而來。他眼里,現代戰爭的邏輯已徹底變了。俄烏沖突就是最生動的教科書。
想當年,俄羅斯的T-14“阿瑪塔”坦克號稱全球最先進,可一到烏克蘭戰場,面對鋪天蓋地的無人機蜂群、靈活游走的地面小分隊,以及美國“星鏈”撐起的無處不在的通信網絡,竟顯得有些無力。
攤開地圖看,中美軍事實力的天平,傾斜得相當明顯。
美國的霸主地位,不是靠嘴皮子吹出來的。十幾個航母戰斗群是它橫行大洋的移動堡壘,遍布全球的軍事基地是它投送力量的戰略跳板。美軍的空中優勢、水下那些神出鬼沒的核潛艇,共同構成了一張籠罩全球的網,讓它能在任何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在任何地方。這是一種體系化的、經過數十年實戰打磨的強大。
當然,解放軍的進步堪稱神速,在導彈、無人機和海軍規模上,已經讓美國感到了切實的壓力。某些“不對稱”領域,我們甚至有了彎道超車的跡象。
但差距依然是現實。遠洋作戰的持續性、全球范圍內的后勤支撐,以及最重要的——盟友體系,都是我們的短板。
一旦沖突爆發,美國幾乎不可能單打獨斗。日本強大的反潛和掃雷能力、韓國近在咫尺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亞在南太平洋的策應,再加上印度可能在陸地邊界制造的麻煩,這會形成一個讓中國東西南三面受敵的戰略包圍圈。
只算軍事這筆賬,硬碰硬,挑戰巨大。
俄羅斯人的視角,恰恰跳出了武器參數的比較。他們認為,中美這種級別的對抗,一旦擦槍走火,絕不是一場簡單的海空對決。它會迅速演變成一場“總體戰”——比拼的將是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經濟韌性、科技潛力,乃至國民的意志力。
這是一場消耗戰,看誰的血更厚,誰更能扛。在這種極限模式下,美國的軍事優勢固然恐怖,但中國的“戰略縱深”卻別有洞天。這個縱深,不在于遼闊的土地,而在于十四億人。
這股看似與軍事無關的民間力量,在俄國人看來,恰恰是中國最深藏不露的王牌。它是一個尚未被完全激活的戰略資源庫,一旦啟動,可能成為改變戰局走向的決定性力量。《國防動員法》早就寫得明明白白,戰時國家有權調動一切資源。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懸在所有潛在對手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這股力量要如何轉化為戰斗力?它首先是一張無孔不入的情報網。現代偵察靠衛星雷達,但中國復雜的地形和漫長的海岸線,總有技術無法覆蓋的盲區。
這時,十四億雙眼睛就是最好的傳感器。沿海的漁民、城市里用手機隨手一拍的年輕人、甚至玩無人機的發燒友,都可能成為一個“信息節點”。當這些信息被有效整合,就能構成一道讓任何滲透都無所遁形的“天網”。其次,它是打不垮的后勤生產線。美國若憑借海權優勢封鎖中國的海上生命線,中國的“世界工廠”屬性就成了續命的關鍵。
疫情期間,民用工廠一夜之間轉產口罩和呼吸機,已經預演了這種驚人的柔韌性。這些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民間工廠,不像大型軍工基地那樣是顯眼的目標,它們構成了一個“分布式”的產能網絡,極難被一次性癱瘓。
同樣,遍布全國的快遞小哥、貨車司機,以及發達的公路鐵路網,能在戰時承擔起軍隊之外的物資輸送任務,其效率將是指數級的。當然,這聽起來很美好,但操作起來,無異于在風暴中駕馭一艘由億萬條小舢板捆綁成的巨艦。
將十四億人的力量精準、高效地組織起來,其難度超乎想象。你需要一個能摸清全國資源家底的超級數據庫,需要一套周密到每個社區的動員預案,更需要民眾發自內心的認同和高昂的士氣。
風險也如影隨形。
平民大規模卷入戰爭,會徹底模糊戰斗人員與非戰斗人員的界限。敵人的打擊將不再局限于軍事目標,工廠、交通樞紐,甚至任何被認為有戰爭潛力的地方,都可能成為火海。這意味著無數平民將被推到一線,代價將是慘烈的。
更致命的是,現代戰爭講究“快”和“狠”。如果這股民間潛力在對方猛烈的第一波打擊下,還沒來得及激活,就被打殘打散,那這張王牌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正規軍必須在前線死死頂住,用血肉長城為后方的全民動員爭取最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俄羅斯媒體的這番分析,與其說是預測,不如說是一記警鐘。它揭示了未來大國沖突可能滑向的極端形態——賭上一切的“總體戰”。在這種殘酷的棋局里,一個國家能調動的所有資源,都將成為壓上天平的籌碼。
中國的民間潛力是一座富礦,若能有效激活,確實能極大增強國家的戰略韌性。但這絕非什么萬能靈藥,更不是可以輕易動用的選項。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它永遠是最糟糕的那一種。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一旦迎頭相撞,沒有贏家。實力是用來讓對手不敢輕舉妄動的,而不是用來點燃戰火的。真正的勝負,或許在戰爭爆發前,就已經決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