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甘孜州傳媒中心推出的文化類朗讀欄目
《早安甘孜》
讓你隨時隨地通過聲音進行閱讀
此欄目旨在通過對
康巴作家群優(yōu)秀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的誦讀
對音樂、圖片、文字的整合與重塑
構建一個全民參與
在移動端傾聽與分享優(yōu)秀作品的互動欄目
大家能欣賞到州內(nèi)知名作家的作品
同時也歡迎讀者踴躍投稿
分享專屬于自己的故事
今天,請欣賞文學愛好者范楚蕓的原創(chuàng)散文
《我心中的康定鍋莊》
點擊,用你的耳朵開始閱讀吧
滑動閱讀
我心中的康定鍋莊
——范楚蕓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喲,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喲……”在這婉轉(zhuǎn)悠揚的歌聲與歲月悠悠的長卷之中,一座城市安然靜立在跑馬山腳下,此乃康定——茶馬古道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曾是連接漢藏商貿(mào)的關鍵命脈,其核心所在,便是那些承載著茶馬貿(mào)易靈魂的鍋莊。有別于通常認知中的舞蹈形式,鍋莊既是商旅的溫馨港灣,亦是交流與文化的堅韌紐帶,仿佛深深鐫刻于每一磚每一瓦之間,敘說著茶馬古道上的煙火塵世,串聯(lián)起了千年的商貿(mào)傳奇。鍋莊這些獨特的經(jīng)營模式以及建筑的別樣風姿,不僅象征著茶馬互市的輝煌往昔,更構成了一幅別具韻味的風情畫,勾勒出了茶馬古道的歷史輪廓。
關于“鍋莊”的來歷,眾說紛紜,版本眾多。它源自藏語“古咤”的音譯,蘊含“貴族”之意。起初,“鍋莊”或許是土司轄下各部落首領派出的代表,承擔著履行差遣的職責。在漫長歷史長河的緩緩演進中,它漸次轉(zhuǎn)變?yōu)樯藤Z匯聚的繁華集市和通向財富的通暢橋梁,成為土司的辦事之所及商旅休憩的溫暖驛站。伴隨時代的更迭變遷,土司的影響力逐漸減弱,而茶葉市場蓬勃興起,“鍋莊”華麗轉(zhuǎn)身,成為文化交流與商貿(mào)活動的核心要地,專門從事商貿(mào)活動且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寺廟與土司,賦予了這一場所“古咤”(貴族)這一尊崇的稱號。
鍋莊的稱呼,還有一個頗為接地氣的民間由來。自明朝起始,康定便是漢藏商旅頻繁往來的交通樞紐,每當藏商與漢商在此相逢,便會用三塊石頭支起鍋灶,燃起熊熊爐火,煮上一壺暖人心脾的香茶,共談世間之事。那三塊石頭支撐的地方,就成了商人們心中的“鍋莊”(簡單理解就是圍著灶火集聚的團體)。隨后,伴著貿(mào)易的日益興盛,當?shù)厝碎_始圍繞這些地方搭建簡易住房,用以接待遠方來客,鍋莊由此得名。
鍋莊的成長歷程,恰似茶馬古道自身的發(fā)展軌跡,見證了從簡易交易到規(guī)模運作的華麗蛻變。作為貿(mào)易鏈條上的關鍵節(jié)點,它不僅充當著聯(lián)絡溝通的角色,還為化解各民族間語言隔閡的難題貢獻了一份力量。鍋莊的出現(xiàn),滿足了不斷擴張的市場需求,推動了茶馬互市的持續(xù)繁榮。
在康定,鍋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聯(lián)結(jié)著茶商與馱隊,是貿(mào)易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在這里,無論是土特產(chǎn)、藥材、羊毛、皮毛、黃金,還是漢地的邊茶、綢緞、糧食、日用品,皆匯集于鍋莊之內(nèi)。在鍋莊主人的精心打理下,各路商家得以順利交易,市場一片繁忙景象。藏商的土特產(chǎn)銷往內(nèi)地,換取漢商帶來的各類必需品,一場場買賣在鍋莊的撮合下圓滿收尾,鍋莊主人也因此收取一定比例的“退金”或特殊的“糖銀”。值得一提的是,鍋莊中活躍著一群特別的女性身影——“沙鴇”或“阿加”,她們聰慧而獨立,成為交易的潤滑劑。這些女子不僅外貌出眾,更能干練處理各項事務,助力鍋莊的繁榮。鼎盛時期,康定城中鍋莊數(shù)量一度達到48家,多數(shù)受明正土司家族的管家管理。即便歷經(jīng)變遷,至1939年仍有30余家留存,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于包家鍋莊,其實力足以傲視群芳。
鍋莊的建筑,同樣引人入勝。據(jù)《康定概況資料輯要》,當時的鍋莊分為兩類,一類為堅固的石碉,另一類為石木結(jié)合的結(jié)構。起初,它們與普通民宅相差無幾,隨著時間流轉(zhuǎn),康定鍋莊的規(guī)模日益壯大,從最初的簡易民居,演變成錯落有致的庭院群落。它們不僅外觀威嚴,內(nèi)部布局也極具巧思,既實用又美觀。有的鍋莊,甚至能夠媲美歐洲古城堡,展現(xiàn)出了東方美學的獨特韻味。而康定的鍋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nèi)诤狭瞬貪h元素,成為了一種特有的建筑藝術,散發(fā)著濃厚的歷史氣息。顧彼得的筆下,大型鍋莊格局開闊,擁有能容牛馬的寬闊院落,與石砌的豪華殿堂相映成趣。這類建筑不僅提供住宿服務,同時兼具商業(yè)交易、貨物存儲、財務結(jié)算等多種功能。由于鍋莊的功能也日漸多元,從單純的休息站,擴展到綜合性的商貿(mào)平臺,承擔著儲存、交易、社交乃至金融的重任。康定鍋莊,成為了當時經(jīng)濟脈搏的跳動中心,牽動著每一個參與者的命運。尤其是那些精明強干的女性經(jīng)營者,她們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用智慧與魅力書寫了一幕幕巾幗不讓須眉的篇章。
“打箭爐中歲月悠,茶香馬嘯古風流。川藏商途通四海,鍋莊院中交易稠。”康定鍋莊,猶如茶馬古道上最為綺麗的注腳,是時光深處一抹永不褪色的傳奇,更是這條古道上熠熠生輝的璀璨明珠,照亮了東西方文明交匯的輝煌之路。在全球的視野之中,康定鍋莊以其獨特的方式,講述著一段段跨越時空的貿(mào)易傳奇。它們傳遞著世代相傳的智慧與情感,不僅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更是人類文明交流與互鑒的生動例證。康定鍋莊,如同一曲悠揚深沉的史詩,在歷史的長河中久久回響,激勵著人們不斷奮勇前行,追尋更加美好燦爛的未來。
作者簡介
范楚蕓
今天我們推薦的作品《我心中的康定鍋莊》的作者范楚蕓,藏族青年詩人,四川省作協(xié)會員,1992年生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畢業(yè)于四川傳媒學院,現(xiàn)居康定,供職于貢嘎山雜志社。
本期朗讀者簡介
青麥拉姆,一個熱愛生活,喜歡交流,且秉持真誠之心的朗讀愛好者,愿用溫暖話語營造輕松氛圍,拉近彼此距離。期待與大家共度每一個歡樂、溫馨、難忘的時刻,讓美好回憶在此刻定格!
除了為大家推送優(yōu)秀的作品
我們更希望從大家的文字與聲音中
留住最溫暖的康巴
為此,《早安甘孜》欄目
自推出起長期公開接受讀者投稿
希望能與每一個有故事、有才華、想傾訴的你
在聲音中相遇
>>>>投稿要求
讀者可以只投文字稿
也可以自己錄音,將文字稿與聲音稿一起投出
稿件要求原創(chuàng),內(nèi)容不限
文字稿件字數(shù)要求3000字以內(nèi)
投稿時除了“錄音+文字”之外
請附上
“個人簡介+聯(lián)系方式(電話+微信)+生活照”
>>>>聯(lián)系方式
微信:18942833085
郵箱:1093574604@qq.com
<以上活動最終解釋權歸甘孜州傳媒中心所有>
配音/ 青麥拉姆
編輯/ 王玲娜
校對/ 馬儷伲
責編/ 楊雪
審核/ 肖宵
監(jiān)制/ 譚榮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