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開始了他任期內最長的一次出訪——為期8天的五國之行,包括加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阿根廷、巴西和納米比亞。這次訪問橫跨三大洲,被稱為向全球南方國家伸出友誼之手,突顯了印度渴望加深與傳統外交途徑中常被忽視的國家的外交和經濟關系。然而,盡管該計劃雄心勃勃,但它的時機、深度和長期的實質內容卻引發了質疑。
全球南方是一個松散的集團——主要是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更多的是由共同的后殖民軌跡和經濟愿望聯系在一起,而不是正式的制度聯盟。印度長期以來一直將自己定位為該集團的捍衛者,特別是自2023年主辦“全球南方國家之聲”線上峰會以來。然而,從雄心勃勃的領導轉向提供切實的成果仍然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行程中包括了一些很少出現在其外交地圖上層的國家。在加納,莫迪將提出數字合作倡議以及建立一個疫苗制造中心。但在中國和歐盟也在關注的地區,執行仍然是一個挑戰。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則是另一種情況。超過40%的人口是印度裔,是殖民時代契約勞工的后代。雖然文化外交將通過莫迪在西班牙港向議會發表講話來展示,但批評人士認為,在投資或技術合作等領域,以僑民為重點的姿態往往缺乏關鍵的后續行動。
在阿根廷,印度看到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加深與這個鋰資源豐富的國家的雙邊關系。鋰對于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至關重要。預計貿易、礦業、金融科技和防務合作將成為議程的主要內容。然而,哈維爾·米萊總統治下的政治動蕩引發了對這一伙伴關系可持續性的質疑。
此行最引人注目的一站是巴西,莫迪將出席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2025年金磚國家峰會。金磚國家又吸納了6個新成員,目前正在經歷轉型。印度支持旨在促進本幣貿易和擴大全球南方國家在聯合國和世貿組織等全球機構中的發言權的改革。然而,金磚國家內部力量的變化,尤其是中國日益增強的自信,可能會限制印度的操作。
最后一站納米比亞象征著印度擴大數字科技外交和野生動物外交的努力。印度UPI數字支付系統的推出和關于自然環境保護的重新討論,說明了該國如何將金融科技與環境軟實力相結合。但是在《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正在取得進展、全球參與者正在加大數字投資的地區,印度姍姍來遲的加入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
盡管莫迪此行表明了雄心壯志,但印度的發展合作項目與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相比,規模還不夠大。雖然印度經常發表各種宣言,但在基礎設施、貿易便利化和能力建設倡議方面的后續行動往往滯后。強調文化聯系和僑民參與很重要,但批評人士警告說,在缺乏長期經濟計劃的情況下,印度過于依賴象征主義。
此外,印度聲稱自己是全球南方國家的代表,但有時卻被其國內的矛盾所削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間社會團體日益注意到這些問題,它們認為發展合作是一種不僅基于技術、還基于價值觀的雙向關系。
值得稱道的是,印度正在與長期被傳統外交所忽視的國家接觸。這次訪問可為加強在關鍵礦產、數字公共產品、疫苗生產甚至氣候治理方面的伙伴關系奠定基礎。但試金石將是制度的深度——印度是否能夠通過貿易協定、研究合作和公私伙伴關系來保持這些努力。
這次訪問還引發了人們對“莫迪主義3.0”的猜測。“莫迪主義3.0”是印度外交政策的新版本,強調全球南方團結、技術主導的外交和改革全球治理。這一學說能否在峰會之后兌現并付諸行動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本文由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2日發表,原題為《印度向全球南方國家伸出友誼之手:象征性團結還是戰略轉變?》,作者是吉爾吉斯斯坦阿拉套國際大學教授卡希夫·哈桑·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