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是我們夏天使用次數很頻繁的電器,但由于它是家里面的“電老虎”,在使用的時候人們都想著如何使用空調才會更省電呢?
前一段時間,網上有不少人都說,空調打開除濕模式能節省一半的電量,還能讓人體更舒服,
可是,我從實際的使用體驗去告訴大家,這種說法并不正確,大家在使用空調的時候也不要盲目的去開啟除濕模式了。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看看,空調“除濕模式”省電又舒適?聽空調師傅說完,才知我一直做錯!
除濕模式的工作原理
當你打開空調的除濕模式之后,空調會快速制冷讓室內的空氣變成水蒸氣凝結!
其實,它的出發點跟制冷效果是差不多的,只是在除濕模式運行的時候,空調的蒸發器要低于室內的露點溫度,而這些潮濕的空氣會慢慢經過空調的蒸發器,在這個過程中水蒸氣會逐漸凝結成水,通過排水管排出去,這樣一系列操作下來即可減少空氣中的水分。
空調“除濕模式”省電又舒適?
有測試發現,相對比空調的制冷模式,打開除濕模式會更省電:
1、長期運行下,除濕模式省電
當我們使用空調時,多數人都只知道去用制冷模式,由于我們用的都是變頻空調,這種空調在運行時會有這樣的特性,那就是當空調達到了設置的溫度之后,壓縮機才會平穩的運行,不然它在強烈運行的狀態下,肯定會增加能耗的。
相反當我們打開除濕模式就不一樣了,在同樣的溫度下,除濕模式會讓空調壓縮機運行的時間縮短一半,所以省電效果會更明顯。
2、除濕模式要適當去開
大家在使用空調的時候,千萬要注意這一點,不要因為省電而去頻繁的使用除濕模式,這是不對的,因為除濕模式的制冷效果不是很好,在天熱的時候,打開空調除濕模式就跟電風扇一樣,讓人體不會覺得很舒服,還是老老實實的去用制冷模式最好。
同時除濕模式,它主要的功能是為了除濕,頻繁的開啟會導致室內的濕度失去均衡,反而會讓人體變得很干燥,比如,肌膚瘙癢、口干舌燥等等,對身體是不好的。
因此,只有在潮濕或者梅雨季我們才能合理的利用上除濕模式,防止室內變得很潮濕,提升居住體驗。
3、出風量不同
空調制冷模式和除濕模式的狀態在,兩者的吹風量也是有一定差距的,
當我們打開制冷模式之后,空調吹出來的風量會很大,能讓人瞬間都感覺到無比的涼爽,而除濕模式不同,它出風量是比較小的,有的時候都根本感覺不到涼風。
因此,使用除濕模式的確會省電,但從舒適性來看,這種模式是不能每天都用的,畢竟,我們使用空調主要的目的是制冷,這樣身體才會覺得更舒適。
如果你想要體驗一下除濕和制冷的實際差距,可以親自測試一下,就知道有多么不同了。
如何使用空調會更省電呢?
1、拉上窗簾,避免陽光直射
如果當天到室外溫度很高,光線很足,我們在使用空調之前,除了將門窗緊閉,還要將窗簾給拉上,這樣外面的強烈紫外線是無法進入到室內中的,空調制冷的效果會更好,當空調制冷的溫度達快速的達到你設置的溫度,自然會更省電。
相反,要是你沒有拉上窗簾,室內的溫度會不斷的發生變化,而空調就會持續的處于運行狀態,因此會更費電。
2、空調出風口要向上吹
有很多人在使用空調時都進入了誤區,總覺得打開空調之后,風往下面吹是最涼爽的,
殊不知,你這種方法并不對,相反,這種直吹的方式反而對我們的身體不好,時間長了會患上“空調病”。
我們在使用空調之前要明白一個道理,熱氣是它是往上升的,而冷氣是往下走的,
因此,想要空調快速制冷還省電,我們就要將空調的出風口往上面調整,這樣既能省電,身體也會覺得很舒適,就像是坐車開啟了內循環一樣。
3、空調26℃最合適
在夏天使用空調時,不要將溫度調整到16度,雖然這會讓你立馬感受到涼爽,但由于溫度很低,吹著對身體是不好的,還會非常費電,因為空調的溫度每上升一度,就能節省10%的電量,因此,在夏天使用空調時,26℃是最符合人體溫度的。
大家在使用空調的時候,不要總認為除濕模式是最省電的,我們可以學學以上的方法,省電又涼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