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記者 陳洲)近日,移動物聯網發展方陣首次發布產業發展數據,2024年,我國移動物聯網綜合收入達452.71億元,其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分別貢獻50.19億元、262.99億元、139.53億元。作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與新質生產力典型代表,我國移動物聯網發展勢頭強勁,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基礎設施,“物超人”趨勢持續深化。不過,在前景向好的同時,全面互聯互通下的應用整合、降本增效、數據安全等問題仍需加快解決,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行業規模攀升,離不開運營商的創新布局
最新數據更令人矚目,截至今年4月,我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飆升至27.37億戶,占移動網絡終端連接數比重高達60%,標志著“物超人”時代持續深化。
從應用領域來看,移動物聯網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全面滲透經濟社會各領域。在公共服務領域,10.2億終端設備織就智能服務網絡,從智慧政務到智能安防,大幅提升社會治理效能;車聯網領域4.8億終端的應用,推動自動駕駛與智能交通加速落地;智慧零售、智慧家居領域,3.8億和3.4億終端分別重塑消費場景與生活體驗;工業制造領域1.1億終端的應用,更成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其賦能賦智作用愈發顯著。
在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離不開三大運營商布局的云網底座以及科技創新的支持。
中國電信聚焦智慧城市與公共服務,憑借深厚的技術積淀,研發5G確定專網、無源物聯網系統等創新成果,為城市治理裝上“智能大腦”,實現交通、能源等領域的精細化管理。
中國移動依托5G網絡的廣泛覆蓋優勢,錨定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規模化應用場景,全力打造“四張專用網絡”——感知網實現萬物互聯、視聯網賦能高清監控、5G專網保障工業穩定運行、車聯網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突破,構建起立體化的產業生態。
中國聯通則以靈活的政企合作模式為抓手,深耕智慧農業、智能物流等垂直領域,推出“格物平臺 PLUS”,以強大的實時控制能力,助力工業生產向智能化、柔性化邁進。
移動物聯啟新程,機遇挑戰共潮生
隨著5G演進技術如RedCap、5G-A以及AI技術的不斷突破,低成本、低功耗場景在移動物聯網行業的關鍵作用愈發凸顯,成為激活應用潛力、拓寬應用邊界的核心引擎。
RedCap技術憑借低功耗、低成本特性,為工業傳感領域帶來革新。在石油化工行業,傳統高精度傳感器不僅價格昂貴,且需頻繁更換電池,運維成本高。RedCap技術的引入,使傳感器可通過蜂窩網絡實現長距離、低功耗通信,電池壽命延長至數年,單設備部署成本降低超60%。在礦山開采場景中,基于RedCap的礦用傳感器能實時監測井下瓦斯濃度、設備振動等數據,保障安全生產。
5G-A技術則以超高帶寬和超低時延重塑視頻監控格局。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搭載5G-A模組的高清攝像頭,可實現8K視頻實時回傳與智能分析,精準識別交通違章、人群聚集等事件。
AI技術深度融入可穿戴設備,推動健康管理邁向精準化。如智能手環通過AI算法,能對用戶睡眠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提供個性化健康建議。
然而,機遇背后,挑戰重重。
技術層面,不同廠商設備在通信協議、數據格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設備間難以協同工作。例如,智能家居領域,部分品牌的智能門鎖與智能音箱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影響用戶體驗。互聯互通技術標準缺失,使跨行業、跨領域的數據交互與系統集成困難重重,阻礙產業生態融合。
成本方面,盡管RedCap等技術降低了單設備成本,但從設備研發的芯片設計、模組開發,到部署時的基站建設、網絡優化,再到后期維護的軟件升級、故障排查,全生命周期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中小企業因資金、技術限制,難以大規模參與移動物聯網項目,制約產業創新活力。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更是迫在眉睫。在車聯網場景中,若車輛行駛數據遭惡意篡改,可能引發嚴重交通事故;智能醫療設備若患者健康數據泄露,將侵犯個人隱私。據統計,2023年全球物聯網安全事件同比增長35%,數據安全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這些挑戰,成為移動物聯網產業邁向更高層次必須翻越的“大山”。
破局與革新,解鎖移動物聯網商業價值
當下,如上挑戰不僅關乎產業發展的深度與廣度,更決定著移動物聯網能否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力量。
移動物聯網應用如今的碎片化問題亟需整合。從智慧家居的智能門鎖、智能家電,到工業領域的各類傳感器,再到車聯網中的車載終端,眾多應用分散在不同場景與領域,缺乏統一的整合與協同。這種碎片化導致資源難以共享復用,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極大限制了商業價值的釋放。若能通過標準化平臺整合這些碎片化應用,實現數據與服務的共享,便能大幅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成本問題同樣是制約移動物聯網商業價值釋放的重要因素。從硬件設備的研發制造,到網絡部署與維護,再到軟件系統的開發與更新,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投入。只有通過產業協同,推動技術創新,實現規模化生產與應用,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吸引更多企業參與,擴大市場規模。
隱私數據安全則是移動物聯網商業價值釋放的重要保障。隨著物聯網設備的大量部署,數據采集規模急劇增長,涵蓋用戶個人信息、企業商業數據、公共安全數據等重要內容。一旦這些數據泄露或遭到惡意攻擊,不僅會損害用戶權益,也會影響企業信譽與社會穩定。因此,亟需構建完善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確保隱私數據安全,是移動物聯網實現商業價值的必要前提。
要真正突破這些關鍵瓶頸,需要政府、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多方協同。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推動標準制定與產業整合;企業需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探索創新應用模式;科研機構則要聚焦關鍵技術攻關,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唯有如此,才能打破發展桎梏,釋放移動物聯網的巨大商業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