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汽車產業進入智能化下半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當新能源汽車被業內調侃為“大手機加四個輪子”,當車企為“家庭第二輛車”的需求焦慮不已,當運營商與車企在共建“人車家”場景中不斷探索——汽車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中國聯通如何以“人車家”為支點撬動產業變革?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進程為何讓運營商迎來新機遇?這場變革中,用戶又將迎來哪些顛覆式體驗?在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聯通集團控股子公司、全面負責汽車數智化運營服務的公司——聯通智網科技,亮出了最新成績單,并重磅發布了中國聯通汽車出海智能服務平臺、中國聯通汽車工廠無人駁運系統兩項車聯網創新成果。
01
抓住“三化”機遇
直面多維挑戰
在智能網聯汽車席卷全球的浪潮中,中國正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三駕馬車驅動產業變革。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歷史性轉折點。中汽協數據顯示,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已突破50%,政策推動的“以舊換新”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厚積薄發,共同推動市場格局重構。電動化浪潮不僅催生了智能化、網聯化的需求爆發,更對車企的服務模式提出了顛覆性要求。車企正從傳統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型,用戶對個性化、場景化服務的期待日益增長。
然而,這一進程亦伴隨多重挑戰:車聯網對數字基礎設施的高要求、汽車服務體系的亟待升級、法規與技術的適配難題……
聯通智網科技副總經理王劍飛對記者表示,聯通智網科技伴隨著行業從初期的“聯網導航”時代,到5G時代的“人車家生活全生態”的跨越。他認為,唯有以系統性思維破解這些痛點,才能把握產業升級的窗口期。
中國聯通作為運營商,數字信息運營服務國家隊,有著多年的用戶運營經驗。同時,聯通智網科技作為一家從事車聯網行業10年的專精特新子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底層需求,依托覆蓋全國的通信網絡與算力資源,構建起“云網一體、算網融合”的行業基礎設施。無論是下一代5G-A、6G技術的應用落地,還是基于元景大模型的AI能力賦能,聯通正以技術底座支撐車企的智能化轉型。
與此同時,其十年來服務汽車行業的經驗,沉淀出覆蓋92家車企、8600萬輛聯網車輛的運營能力,這一“規模優勢”為技術迭代與場景落地提供了堅實土壤。
02
布局“人車家生活全生態”
有三大優勢
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車載應用越來越多,汽車作為“移動第三空間”也不斷拓展著車生活的邊界,連接著個人與家庭。
“業內都在提‘人車家’,但很多企業只是把車、手機、家電簡單連接。”王劍飛認為,真正的全生態應該是“數據通、服務通、體驗通”。比如用戶在手機上收藏的音樂列表,上車后能自動續播;家里的智能門鎖檢測到主人離家,車輛會提前啟動并調節至適宜溫度;可以結合用戶的日程安排,智能地制定行程規劃,并完成相關的訂票、訂餐或線上會議安排等工作。
這種聯動的背后,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度理解。例如:有孩子的家庭,家長最關心后排的安全與娛樂;上班族則希望在通勤時處理工作或放松身心。這些場景不是單一設備能滿足的,必須打通人、車、家的邊界。
在去年的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上,聯通智網科技發布了“人車家生活全生態平臺”。過去一年,聯通智網科技也做了很多的實踐。今年,中國聯通推出的“聯通智在”云車機,就是一個“人車家生活全生態”的具體場景落地的載體。據悉,云車機是一種依托聯通云核心能力,基于云端虛擬化架構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其核心在于將傳統車機的硬件依賴解耦,通過云端算力池化、操作系統虛擬化、服務容器化技術,在云端動態構建具備完整功能的車載操作系統。它重構車載服務的運行范式,實現“本地終端輕量化,云端能力服務化”的范式升級。
在王劍飛看來,中國聯通在“人車家生活全生態”方面具有三大獨有的優勢。
一是“人”的數字化運營能力。中國聯通的系統有別于其他運營商,擁有唯一一個數據統一、用戶體系集中系統,同時基于全網的數據洞察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加持,可以實現全網存量用戶和新增用戶的一體化運營。這意味著,中國聯通的4.7億用戶資源與全網統一的數據平臺,可通過精準的用戶洞察與AI算法,實現從購車到用車全周期的個性化服務。用戶可在車內無縫接入家庭娛樂、生活服務,甚至實現車家設備的遠程聯動,可以助力車企實現對車主用戶的服務體驗和用戶感知的統一、用戶的需求也能夠得到很快捷的響應。
二是“家”的智慧場景延伸。借助FTTR(光纖到房間)技術,中國聯通將家庭網絡與車聯網深度打通。當用戶駕車回家,車輛可自動與智能家居交互,調節空調溫度、開啟燈光等,實現“無感化”生活體驗。王劍飛表示,“在過去一年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已經基本完成了智慧家庭的物聯網設備與車端打通,讓人在車內的時間和空間與家庭產生一些融合應用場景。”
三是“車”的專業服務沉淀。作為車聯網市場份額領先的企業,聯通智網科技深刻理解車企與車主需求。對于個人用戶及家庭用戶的理解、對于車主用戶的理解、對于車企和合作伙伴的理解,這三部分疊加在一起,為聯通智網科技打造全開放合作平臺提供了有力支撐。
通過開放的合作平臺,聯通智網科技整合車企、科技企業、內容服務商等生態伙伴,共同打造豐富的應用場景,這一生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聯通云車機實現車家場景融合;行業AI大模型服務22家車企;海外服務覆蓋120萬車輛。王劍飛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深化“人車家”聯動,通過用戶消費習慣引導,助力汽車從“耐用消費品”向“智能終端”轉型,釋放更大的市場空間。
03
構建開放共享的產業合作生態
在數字經濟浪潮奔涌的當下,聯通智網科技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正牽頭編織一張覆蓋全球的開放共享產業合作網絡,用技術突破與生態協同為行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隨著中國汽車出口量突破473萬輛,智能網聯技術成為海外競爭的關鍵。中國車企的電動化與智能化優勢需與本地化適配相結合,才能實現從“產品出海”到“生態出海”的躍遷。為此,聯通智網科技推出“中國聯通汽車全球化服務平臺”,以“一點對接、跨境互聯、本地服務“為目標,破解海外政策法規、數據合規、運營碎片化等痛點。
在汽車產業全球化的賽道上,聯通智網科技如同架橋鋪路的先行者。2023年,它攜手一汽、東風、奇瑞、長城等23家車企及產業鏈伙伴,共同組建“中國聯通汽車出海聯盟”,并與遍布全球68個國家的電信運營商締結“跨國朋友圈”。挪威電信中國區總經理潘亞強表示,挪威電信與聯通智網科技保持密切合作,在多個前沿技術領域開展深度協同,共同幫助中國車企實現全球高效調配,助力中國汽車快速落地海外市場,推動產業實現更高水平的全球化發展。
技術創新的沃土上,聯通智網科技正搭建起一座座開放共享的“創新實驗室”。5G Openlab車聯網實驗室如同技術孵化的搖籃,“智能網聯機器通信”“交通數字孿生”等10余個聯合實驗室在此落地生根,讓車聯網與AI技術碰撞出璀璨火花。它牽頭組建的中國聯通車聯網創新聯合體等,如同串聯創新資源的紐帶,再加上其加入的10家主流行業聯盟,共同推動技術標準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讓創新成果加速實現商業化落地。
“政產學研用”的融合之路上,聯通智網科技正構建起多方聯動的“創新生態圈”。從承擔工業和信息化部車聯網安全創新中心建設任務,到拿下鵬城實驗室車路云一體化分靶場授牌,創新步伐堅實有力。與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的深度合作,更讓學術智慧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在政府項目攻關、自然科學基金研究中結出累累碩果。
正如聯通智網科技在成果發布會上所展示的,中國聯通汽車出海智能服務平臺已成為中國汽車全球化的“信息高速公路”。依托覆蓋68個國家的全球網絡,平臺打造的5大產品系列和13個解決方案,如同為22個汽車品牌配備了“跨境服務管家”,實現“一點對接,跨境互聯,本地服務”的無縫體驗,讓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的馳騁之路更加暢通無阻。
“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通過生態協同創造的新價值藍海。”王劍飛強調,聯通智網科技通過開放合作平臺與資源共享機制,愿與車企、科技企業共建共贏生態,共同應對技術、法規、市場的不確定性,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競爭中突圍。
算力強“芯”記:海光信息如何攜手產業走好融合創新路
從向新而行到向實同行,中國聯通給合作伙伴吃下了“定心丸”
上半年信息通信業“交卷”:這幾個數據必須關注!
作者:梅雅鑫
責編/版式:王禹蓉
審校:王 濤 梅雅鑫
監制:劉啟誠
【通信世界新媒體矩陣】
央視頻 | 微軟MSN | 視頻號 | 微博 | 今日頭條 | 百家號 | 網易號 | 搜狐 | 騰訊新聞
新浪看點 | 雪球號 | 抖音 | 快手 | 愛奇藝 | 知乎 | 嗶哩嗶哩 | 咪咕視頻 | CSDN | 36氪
【新媒體團隊】
監制|劉啟誠
審校|王濤 梅雅鑫
編輯|王禹蓉
視頻制作|蓋貝貝 黃楊洋 盧瑞旭 蔣雅麗
運營|林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