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重慶一名女大學生發視頻求助,自己辛苦做了一個月的家教,卻被家長拖欠四千多家教費一年之久。
更離譜的是,這位家長不僅態度囂張,瘋狂威脅對方,甚至還玩起了消失。
見狀不少網友坐不住了,紛紛幫助女學生扒起了這位家長的行蹤。
而隨著這件事熱度越來越高,不少知情人紛紛發聲,透露了不少有關她的“內幕”......
小鄭是一名重慶的大學生,家庭條件一般,為了減輕父母負擔,她決定利用暑假時間做家教賺錢。
去年夏天,她通過朋友介紹來到了陳大姐家中,為她五年級的小女孩補習語文和英語。
雙方約定,補課費按每小時100元計算,一個多月共上了17次課,總計41小時,費用4100元。
小鄭對待這份工作格外用心,每次上課前,她都會花至少一個小時備課,整理厚厚的筆記,確保教學內容清晰易懂。
為了節省路費,她寧愿步行,單程就得花近三個小時。
而她的努力沒有白費,陳大姐的女兒成績進步明顯,最終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初中。
而小鄭本以為這是一份值得的付出,卻沒想到噩夢才剛剛開始。
補課結束后,小鄭向陳大姐索要費用,對方卻以“手頭緊”為由推遲付款,承諾下個月結算。
小鄭當時沒多想,覺得對方是個母親,應該不會賴賬。
可一個月后,陳大姐又說自己回了老家,暫時沒錢,讓小鄭再等等。
此后小鄭打了上百個電話,微信留言無數,陳大姐要么不回,要么敷衍。
沒多久小鄭再打就發現,陳大姐的手機號變成了空號,而微信也不再回復。小鄭徹底傻眼了,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
無奈之下,小鄭找到陳大姐的住處,卻發現人早已搬走。
走投無路的小鄭只好求助媒體,希望通過曝光追回自己的血汗錢。
她在鏡頭前無奈地表示她只想要回屬于自己的4100塊,還有之前幫她女兒買學習用品的錢,別的都不計較了。
可即便這么簡單的訴求,現在來看都很難實現。
小鄭的故事在網上傳播后,意外牽出了更多受害者。
一位叫王先生的網友看到視頻,覺得陳大姐的聲音很熟悉,主動聯系媒體,提供了照片和證據。
小鄭確認后發現,這正是拖欠她家教費的陳大姐。
王先生透露,他曾因朋友關系借給陳大姐2萬元,但對方一直不還,發消息不回,打電話不接。
去年夏天,他好不容易堵到陳大姐家里,對方卻撒潑打滾,哭喊著“被逼得想死”,反倒讓王先生成了“壞人”。
隨著事件發酵,更多人站出來指認陳大姐。
他們中有被拖欠工資的保姆、修空調的工人、賣水果的小販,甚至還有寵物店老板,涉及的欠款五花八門,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
有人查詢發現,陳大姐早已被重慶、成都等多地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名下有大量未還債務,可她卻仍舊故我,四處“借錢”,從不還款。
有人問為什么每一次陳大姐都能“無往不利”,其實在與受害者的接觸中,陳大姐一直都以“單親媽媽”“為了孩子”的形象示人。
她表現得爽朗大方,容易讓人放下戒心,小鄭回憶陳大姐一開始很熱情,經常說“為了女兒能上好學校,付出再多也值得”。
這種形象讓小鄭、王先生等人對她產生了信任,覺得她只是暫時經濟困難,不會故意賴賬。
甚至在被追債時,陳大姐還多次強調自己“犧牲很大”,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這種說辭讓她在欠債時顯得理直氣壯,仿佛不還錢是天經地義。
然而陳大姐的真實面目遠非如此,她不僅沒有還款意愿,還練就了一套“賴賬神技”。
她慣用的伎倆包括:先以各種理由拖延,然后徹底失聯,換號碼、搬家,被堵到時,就撒潑耍賴,甚至威脅對方。
面對王先生的追債,她站在窗邊大喊“被逼得想死”,讓對方啞口無言。
而小鄭的遭遇更是典型:一年多的追討,換來的只有空號和冷漠。
更令人氣憤的是,陳大姐似乎對自己的行為毫無羞恥感。
王先生說,她甚至覺得自己“很偉大”,因為“犧牲自己一個,幸福全家”。
小鄭的遭遇引發了網友的強烈共鳴,大家紛紛譴責陳某蘭的無恥行為。
有人扒出她的更多信息,包括支付寶賬號,甚至通過轉賬一分錢的方式留言辱罵。還有網友公開了她的部分個人信息,試圖通過輿論壓力迫使她還錢。
但這種方式可能涉嫌侵犯隱私權或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盡管網友的憤怒可以理解,但這種方式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讓維權者陷入法律風險。
有律師建議如果維權應該通過報警、訴訟等正規渠道,而不是情緒化地“以暴制暴”。
目前這件事還在繼續跟進,相信正義不會缺席。
但這件事也提醒我們,誠信是社會的基石,任何破壞它的人都應付出代價。
我們期待小鄭能拿回屬于自己的血汗錢,也希望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