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山東省臨猗縣人民法院現場,法官當場改判劉忠武無罪。
30多歲的劉清水在坐在席上痛哭流涕。
父親被槍斃時,劉清水才4歲,從小就被同伴瞧不起,家人也只能低頭做人。
如今,父親被洗刷冤屈,劉清水隨即提出,“我們要申請賠償。”
不料,法院當即拒絕了劉清水的申請,“不溯及既往,概不賠償。”
周圍人勸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此停手。
不想,劉清水非但不聽,反而堅定道:
“沒有人能知道我們為了這一結果奔波了多少年,也沒有人能體會其中的辛酸,這個賠償我要定了。”
是啊,過往27年間,他們一家人到底經歷了什么,唯有劉清水知道。
1、暴風雨來臨
1960年,劉清水家的天塌了。
已許婚配的兩個姐姐倏然被婆家退了婚,爺爺一天愁眉不展,嚎啕大哭,沒多久便離開了人世,母親茶飯不思,整日淚如雨下。
而這一切的一切,不過是因為一包藥。
1960年,劉清水的父親,時年31歲的劉忠武在公社大隊食堂工作。
倏然一天,劉忠武被查出往食堂的水缸里投毒,以致五名社員中毒。
好在搶救及時,五人均無生命危險。
據調查,劉忠武之所以要投毒,是因為他被人舉報,在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多次在食堂賬目上做手腳,賬目不清。
劉忠武隨即被抓捕、羈押。
而在當劉清水得知父親的消息時,便是父親被判處死刑,數日后在廣場被公眾執行槍決之際。
一切來得都是那么快,快到劉清水一家人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而彼時劉清水不過四歲的年紀。
無法接受這一現實的母親整日以淚洗面。劉清水心痛欲絕,卻又無可奈何。
而后,劉清水一家人的悲慘生活才剛剛開始。
家中失去了經濟來源,無力撫養四個孩子的母親只得帶著他們離家出走,到外謀生。
最難的時候,他們甚至沿邊乞討過。
每每提及這些,劉清水便心如刀絞,窒息到喘不過氣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母親的努力下,一家人的日子逐漸好了起來。
日子是好起來了,但劉清水的心結卻始終無法放下。
2、真相呼之欲出
當年關于父親的一切發生得太快,但太快,便有疏漏。
劉清水篤定,當年父親的事,定有玄虛。
但礙于自己心力、精力有限,劉清水本欲為父親翻案,但始終無法做到。
父親出事后,成績姣好本能考上大學的劉清水顧及到母親養家困難,為給家里分擔壓力便主動輟了學。
整日在農業社種地,拉土拉糞,掙工分。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弟弟的一次工作政審上。
1978年,成績優異的弟弟參加了中專考試,卻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
劉清水跑到教育局詢問才知,也是因為父親當年的事,以致弟弟沒有通過政審。
為避免弟弟步入自己后塵,劉清水決定為弟弟討回公道。
劉清水又找到了教育局,向教育局詳細闡述了自己家的情況。
悉聞事情始末,同情劉清水一家遭遇的同時,教育局工作人員堅定表示道,會認真查閱劉清水父親當年一事的判決書。
因這一機會,劉清水也有幸見到了那份判決書。
只是,這不見不知道,一見,劉清水驚覺。
父親當年的那件事,果然大有乾坤。
據判決書顯示,父親投毒后,水變成了黑色。
但據當年證人所說,父親使用的是一種名叫“賽力散”的毒物。
根據其化學性質,這種物質只溶于乙酸、丙酮,不溶于水。
如果將其投入水中,則其在水中應該是白色,而非判決書中寫著的黑色。
很顯然,事實和判決書陳述不符。
另外,父親如果想害舉報人,他大可以直接向舉報人下手。
又何必將毒藥投入公社大隊飲用水中,以致全體人員中毒,從而引發眾人關注呢?
于情于理,這都說不通。劉清水想查清父親當年一事的心思越發強烈。
經和家人商議,最終,劉清水一家人決定提起申訴。
當年的一幕幕悉數浮現在了劉清水眼前。
劉清水將當年事情的經過,及當下核查到的事實一字一句,認認真真,詳詳細細地寫了下來。
隨后,劉清水將申訴交到了當地法院。
1981年,臨猗縣人民法院接受了該申訴。
劉清水滿懷希望地等待著新的判決,奈何,礙于該案件時間久遠,取證困難,法院方面遲遲沒有進展。
為盡快還父親一個公道,劉清水只得不停地催促法院。
不想,這一催,一等,就是整整六年的時間。
1987年,在劉清水及法院各方面的努力下,案件終于迎來了新的進展。
最終,經反復查證,法院宣判,1960年,劉忠武下毒一事證據不足,當年的判決無效,宣告被告人無罪。
聽到這一結果,劉清水不禁崩潰大哭。
奔波了數十年,他終于為父親討回了公道,還了父親一份清白。
朗朗乾坤,青天白日,當年的事情終于真相大白,他心里的石頭總算是落下了。
欣慰于眼下這一結果的同時,劉清水心底不禁響起了一絲異樣的聲音:
“父親一事是已真相大白,但這么多年我們一家人所遭受的損失呢?”
兩個姐姐訂婚三次,但因父親一事,均被退婚,受盡了街坊鄰里的譏笑、嘲諷。
母親精神大受打擊,身形憔悴,多少年都走不出來。
本來身體健康,可以安享晚年的爺爺沒多久便離開了人世。弟弟也差點過不了政審,丟了工作。
至于自己,本能考上大學,有一份體面工作。但因父親一事上不了高中。再加上經濟等原因,無奈輟了學,干起了雜工。
數十年間,為養活家庭,沒有學歷,沒有文憑的他只能干一些零工、雜活。
反觀當年和他一起上學的同學,或成了政府工作人員,或教書,或出國定居,都生活得體面又自在。
這些事就真真切切地發生在劉清水身上,他無法釋懷,也釋懷不了。
他決定向國家提出賠償,以彌補幾十年間一家人所遭受的辛酸。
父親的無罪判決書下來沒多久,劉清水便向法院提出了申請賠償。
不想,當年的一幕再次上演。
和當年給父親翻案一樣,因時間久遠,很多東西無法考證,法院對劉清水提出的申請賠償一事遲遲沒有回應。
或因經歷了太多,劉清水對這些“意外”已沒有了知覺。
他只知道,這件事他必須要做。
3、任重而道遠
在此后的數十年間,劉清水數次向政府提交了申訴。
但因種種因素,劉清水始終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直到2019年,在周圍人的建議下,劉清水找到并帶著1960年最初的判決書。
一路走到山西,將其提交到了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
證據確鑿,這次劉清水信心滿滿。
不想,他以為的,終究只是他以為的。
經審理,最終法院判決,1995年1月1日,《國家賠償法》施行,不溯及既往。
換言之,該案件發生年代早于1995年,劉清水提出的賠償申請無效。
心酸于這一冰冷判決結果的同時,劉清水無奈笑了笑。
“果然,很多事情,努力和結果并沒有任何關系,事與愿違才是人間常態吧。”
心酸歸心酸,但劉清水并沒打算就此放棄。
他堅信,在自己的努力下,終有一日,他一定會討回屬于自己的公道。
而后,劉清水又踏上了漫漫申訴路。
至于這條路還要走多久,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這條路他一定要走下去,他一定要討到那個屬于自己的公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