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軍律師.
如需幫助可關注,私信必復。
在司法程序中,再審聽證作為審查再審申請的重要方式,為當事人提供了充分陳述觀點、展示證據的平臺,有助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實,準確適用法律,作出公正裁決。
那么,符合哪些條件再審法院會組織聽證呢?
可組織聽證的再審情形:
一、有新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
當當事人在再審申請中提出新的證據,且該證據經初步審查,可能對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產生顛覆性影響時,法院通常會組織聽證。
新證據包括原審庭審結束前已客觀存在但庭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原審庭審結束前已經發現,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取得或在規定的期限內不能提供的證據;原審庭審結束后原作出鑒定意見、勘驗筆錄者重新鑒定、勘驗,推翻原結論的證據等。
例如在某民間借貸糾紛中,原審依據借條認定借款事實,而再審時出借人發現借款人還款后撕毀借條的碎片,重新拼湊后可證明借款已還清,這一碎片證據足以改變原判決,法院可據此組織聽證。?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
若原判決、裁定所依據的基本事實在證據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如關鍵事實僅有單一證人證言且無其他證據佐證,或認定事實的證據之間存在無法解釋的矛盾等,法院可通過聽證進一步審查證據的充分性與關聯性。
像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原審認定工程量增加但缺乏監理日志、工程變更單等關鍵書面證據支持,當事人申請再審時,法院可組織聽證,要求雙方補充證據并就事實認定進行辯論。?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偽造?
一旦當事人有合理懷疑并初步舉證證明原判決、裁定所依賴的主要證據系偽造,如偽造合同、篡改病歷等,為查明真相,法院會啟動聽證程序。在此過程中,各方可就證據的真偽鑒定、偽造證據對案件結果的影響等問題進行陳述與質證。
例如在醫療損害責任糾紛中,患者認為醫院提交的病歷存在部分內容偽造,影響對醫療過錯的認定,申請再審時,聽證可讓雙方圍繞病歷真實性展開深入調查。?
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
當原判決、裁定在法律適用方面存在明顯偏差,如適用已廢止的法律條文、錯誤解釋法律導致判決結果錯誤等,法院可組織聽證。聽證中,當事人可就法律適用的正確理解與適用范圍進行闡述,法院也可借此機會準確判斷法律適用是否恰當。
比如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原審對侵權賠償計算方法的法律適用錯誤,導致賠償數額過低,當事人申請再審,聽證有助于糾正法律適用偏差。?
此外,部分地方法院規定,若原判決、裁定采用未經質證、認證的證據,或者未采用已經質證、認證的證據認定案件事實,可能導致認定事實和實體處理錯誤,以及合議庭認為需要聽證的其他案件,也可組織聽證,以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確保案件公正處理。?
周軍律師提醒,再審聽證為當事人提供了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途徑,當事人應積極把握聽證機會,理性陳述、依法舉證,配合法院查明案件真相,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遇到相關問題,建議及時咨詢專業律師,尋求有效的法律幫助,以免錯失維權良機。
普及法律常識,幫您維護權益。
點贊關注分享,讓親友都得到法律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