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MG Holiday夏日新車發布會上,陳萃首次公開亮相,同時,MG選擇以“All in”新能源的決絕,宣告品牌第二個百年的電動化重生。
按照規劃,MG將在未來兩年密集推出13款新能源車型,涵蓋純電、插混、增程三種形式,覆蓋轎車、SUV、跑車、獵裝車四大車身類別。
“敢不敢沖,是第一個前提,”陳萃在面對媒體群訪時直言,“兩年時間投放13款車型,沒有一個品牌可以做到。”
聽到這樣的豪言壯語,總感覺似曾相識。想當年,“許皮帶哥”一口氣在上海車展推出9款車型,數量之多無人能及。結果呢?混了個最差的結果。
所以說,數量不是拿來炫耀的資本,關鍵是消費者認可——得有人買單。比如雷軍的小米汽車,只有兩款,卻打爆了整個汽車行業。
中國有句老話,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說的是年輕人很多時候容易沖動,說得到卻很難做到。當然,這里絕沒有影射陳萃的意思。
陳萃是個90后,比他的前任80后周钘年輕多了,而且也帥多了。如果顏值真的是生產力的話,名爵估計還有崛起的機會。只可惜,顏值不能代替產品力,更左右不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在此之前,陳萃曾擔任上汽大眾大眾品牌市場營銷傳播策略高級經理、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大眾品牌ID.營銷高級總監等職務。
他還曾參與上汽與華為合作的尚界項目,于今年6月初接替周钘擔任名爵品牌事業部總經理一職。
與經常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的周钘不同,陳萃對外發聲的時候并不多,給人的感覺是十足的“內秀”。
2024年12月,原上汽通用五菱周钘接替陸家俊履新上汽MG總經理一職,到崗后就高調宣布,MG“2025年銷量翻番!”
彼時周钘還表態,“中國汽車市場大決戰前夜,MG力爭2025年底月銷突破3萬臺,全年銷量目標18萬臺。”
雖然在上任初期,周钘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實際看,MG2025年國內的銷量表現,其實并不如人意。
數據顯示,MG品牌國內1-5月累計銷量約在4.3萬臺上下,這樣的成績和所謂的18萬臺銷量目標相比,達成率尚不足25%。
進入6月份,周钘僅操盤半年左右就“敗走”MG,最新消息顯示他已在吉利領克履新。
作為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汽車品牌,名爵MG也是全世界少有的由國內操盤的全球性品牌,正因如此,名爵的海外銷量遠超國內。
自2007年被上汽收購以來,MG名爵一直處于“墻外開花墻內不香”的尷尬處境。
上汽集團董事長此前明確說過:“如果MG在國內賣得不好,哪怕在全球賣得再好,它也不能算是一個由中國人掌握的全球品牌。”
按目前的銷量來說,如今的MG名爵,依舊算不得由中國人掌握的全球品牌。實際上,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的MG名爵,在海外的日子過得也不算好。
此前,針對包括名爵在內的上汽品牌產品,歐盟征收的關稅比例高達35.3%。而歐盟市場是MG名爵的核心市場。
高額關稅必定會影響MG名爵在歐盟的銷量表現,由此,MG名爵選擇重視國內市場也就不足為奇了。
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曾表示,MG名爵“國內、國外市場兩手都要抓、都要硬,都要緊緊擁抱用戶。”
再說幾句
周钘高調上任,低調離開,可見這個崗位不好干。連周钘都覺得不好干的工作,換陳萃就行嗎?答案顯而易見。
名爵最早誕生于英國,被上汽集團收購后以“英倫風”為賣點想要沖擊豪華市場,然而國內消費者并不吃這一套。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名爵也沒有彰顯出太強的技術實力,考慮到早些年名爵的燃油車品質也不算特別穩定,想要在新能源時代創出明談談何容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