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新疆和田7月4日電 北京早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早上農業”)以創新加工技術為突破口,在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開發出產品“九制棗黃金”,為當地特色產業轉型升級與鄉村振興提供了新路徑。
作為我國紅棗核心產區,南疆憑借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與沙堿土壤,培育出品質卓越的紅棗,其種植面積與產量均占全國四成以上。然而,近十年來,紅棗收購價持續低位運行,產地“樹上掛干”通貨價格常年在每公斤10元以下徘徊。
早上農業紅棗成熟。
早上農業響應援疆號召,扎根和田洛浦縣開展產業實踐。企業考察到傳統紅棗食用方式可能限制其保健功效的發揮。企業創新性地融合生物發酵、現代破壁技術與中藥炮制工藝,歷時四年成功開發出固體沖劑“九制棗黃金”。該工藝通過多道復雜工序,將紅棗大分子轉化為易吸收的小分子,顯著提升其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早上農業工人正在勞作。
“深加工不能停留在簡單添加原料的層面,”和田早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黎旭鵬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科技深度挖掘紅棗作為‘藥食同源’珍品的核心價值,既解決產業困境,也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養生的真實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創新實踐為南疆紅棗產業打開了新空間。據測算,若以深加工方式提升產品價值,南疆年產的350萬噸優質紅棗將釋放巨大潛力。深加工產業鏈的延伸,不僅可大幅提升原料消耗量,更能有效帶動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成為推動南疆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引擎。
依托科技創新深挖地域特色農產品的健康內涵,是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發展的可行之路。
(中國日報記者 毛衛華|劉宇翾)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