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與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相隔近萬里,卻因對口支援的紐帶緊密相連。多年來,江蘇多點發力、全方位支援克州,實施了一系列支援項目,涵蓋醫療、教育、民生、產業等多個領域,為克州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江蘇動力。
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15周年。6月22日至26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新疆克州采訪,見證了第十一批江蘇援克干部人才進疆開展工作的舉措成效和亮眼成績。
護邊守邊,彰顯愛國情懷
從新疆克州烏恰縣出發一路向西,記者來到了吉根鄉。
這里居住著一群世代守護著祖國邊境線的民族,他們被稱作活著的“界碑”。而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于“人民楷?!辈既悻敽埂っ斩?。
布茹瑪汗19歲起便跟隨父親的腳步,牽起她的小毛驢往返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瑪山口邊境線上,這一牽就是六十余載。
“中國永遠在我心中,也將深深刻在我的心中?!痹?0年的戍邊歲月里,布茹瑪汗·毛勒朵刻下了無數個寫上“中國”的石頭,并把它們放在祖國的邊境線上以示標記。
這些石頭成了當地護邊守邊、彰顯愛國情懷的象征。
一邊是茫茫黃海,一邊是巍巍高原,江蘇與新疆地理條件截然不同,但在祖國的邊境線附近,從不缺乏“清澈的愛”。在布茹瑪汗·毛勒朵家中,展示著一塊刻有“中國 王仕花”的石頭。
這是來自江蘇連云港開山島的“時代楷模”王仕花在聽聞布茹瑪汗的守邊事跡后,用開山島上的石頭刻上了“中國”,作為禮物與布茹瑪汗的“中國石”交換的。
小小的石頭,成為兩位偉大女性相互祝福、表達敬意的精神橋梁。
產業援疆,助力經濟發展
在產業援疆過程中,江蘇援克前方指揮部創新園區發展模式,積極推動克州江蘇產業園發展建設,整合阿圖什市昆山產業園、烏恰縣常州產業園、阿合奇縣無錫產業園資源優勢,形成“1+3”大園區經濟發展思路。
據悉,目前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部完成,建成廠房67棟、50.8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0家,累計投資約20億元。當前“飛地園區”建設已成為江蘇產業援疆的匯集地和克州工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這是什么速度?江蘇速度!辦證手續這塊,原計劃四到六個月辦好,實際一個多月就完成了?!毙陆K匠車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曉贊嘆,在無錫工作組全程護航下,企業實現“當年簽約、當年投產、當年銷售”。
新疆埃爾法電梯有限公司現有二條生產線,配有起重機激光切割機、機器人等設備,以生產銷售、安裝、維保為主,年生產能力為1500臺套,產品主要銷往喀什、克州等地。2024年完成產值突破800萬元,吸納70余名當地群眾實現就業。
下一步,江蘇援疆工作將繼續發揮克州區位優勢,以促進民生就業為導向,招引出口加工型企業落地。
跨越萬里,詮釋醫者仁心
就醫是關乎每個人的民生大事。
2010年開始,一批批醫療援疆人從江蘇來到克州,他們把江蘇的先進醫療技術、管理經驗等帶到克州,用實際行動貢獻江蘇力量,詮釋醫者仁心。
在烏恰縣人民醫院住院部5樓國醫館,櫥窗中陳列著喀什補血草、矮沙冬青、紅景天等高原中草藥標本,空氣中不時傳來艾灸的陣陣香氣,理療館內按摩儀、艾灸儀、頻譜儀等現代化設備一應俱全……
“這里牧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導致慢病患者較多,適合中醫治療。當地高寒地區生長有數百種中草藥,發展中醫藥很有前景。本地中醫藥隊伍也比較薄弱,于是萌生了創辦國醫館的想法?!必撠焽t館項目的常州市中醫醫院援疆醫生、孟河醫派傳人沈春鋒介紹。
這個構想得到了江蘇省衛健委、常州市援疆工作組的支持。工作組累計投入援疆資金約500萬元,對1440平方米空間進行了精心改造,建成了集30張床位的住院區和功能齊全的治療區于一體的現代化國醫館載體。
“江蘇援疆每一個來的同志都把這里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一樣認真負責,我很感動。根據我們的需要,江蘇援疆把錢切切實實用在刀口上,對我們幫助很大?!睘跚】h人民醫院名譽院長吳登云表示。
吳登云是江蘇省揚州市人,大學畢業后響應黨的號召,志愿來到祖國版圖最西端的烏恰縣工作,兢兢業業在西部邊陲治病救人50多年,被當地牧民親切地稱作“白衣圣人”,受到當地各族干部群眾的愛戴。
克州人民醫院始建于1954年7月,在江蘇醫療專家近十年的援助下,該院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養老于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我是工作32年的助產士,來到這里,我希望做些促進自然分娩、母乳喂養的工作。同時從新生兒護理安全管理、提升全院護士長管理及業務水平等方面進行指導,留下一支帶不走的護士長管理隊伍及助產護理隊伍。”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家庭化產科病區護士長、克州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馮麗萍告訴記者。
為了給克州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近年來,江蘇省對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揮部還大力加強本地醫療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走出去”人才培養戰略,推動南京醫科大學與克州人民醫院、克孜勒蘇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合作協議,累計選派60余名醫療、醫技、護理、行政崗位骨干,赴江蘇省三甲醫院開展跟班學習。
春風化雨,滋潤學生心田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在教育援疆的時代畫卷中,江蘇省對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揮部與克州以愛為橋、以智為帆,讓蘇克兩地的教育血脈在三尺講臺前緊緊相連,共同書寫著跨越山海的育人詩篇。
6月25日,記者前往由江蘇援建的克州二中采訪,恰逢當日新疆高考出分。來自蘇州相城區陸慕高級中學的援疆教師陳海波為他所帶的高三畢業生送上祝福。
陳海波于去年8月來到克州二中任教,負責高三(7)班的生物學科教學工作。6月4日,上完高考前最后一節課,學生們為陳老師準備了柯爾克孜族最有代表性的氈帽和手寫卡片,表達對陳老師的感謝與愛戴。
“敬愛的陳老師,依稀記得你初次來到我們班是那么活潑、可愛,不斷地提醒我們把不會的搞明白,而不是抱怨。您為我們打開了屬于生物的一片新天地?!薄皫熣呷羲?,潤物無聲。祝愿老師春風化雨,桃李滿天下?!薄瓉韺W校后,陳海波還陸續收到學生們寫的感謝信。
克州二中目前有來自江蘇蘇州的援疆教師31人,他們通過融入式、嵌入式、滲透式的教育方式,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每一位同學的心田。
2025年,克州二中本科達線率達93.08%,相較2022年的61.08%,實現跨越式增長。這場教育“蝶變”,源自江蘇“組團式”教育援疆教師團隊歷時數年的精準攻堅。
從“輸血供氧”到“造血生肌”,江蘇援疆人用職教基因激活邊疆發展動能。如今的克孜勒蘇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克州職院),已成為天山南麓的“技能搖籃”。
2024年11月份,在江蘇援疆教師的聯合指導下,克州職院會計專業藏族學生白瑪拉宗和團隊奮戰三個多月,奪得2024年“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大數據財務應用與管理會計決策競賽全國高職組一等獎。
“我感覺我很幸運,學校給了我很多平臺,也很感謝江蘇援疆教師的指導?!卑赚斃谟X得援疆教師相當于第二個父母,“有一次我生病,韓靜宇老師帶了一大堆東西到宿舍看我,讓我很感動。我現在準備專升本,如果有機會想去江蘇的南通大學,因為我們援疆教師就是南通大學的?!?/p>
從東部平原到西部高原,一顆小小的足球也讓江蘇與克州的聯結更加緊密。
作為“百年足球之鄉”的克州阿圖什市,足球氛圍一直濃厚。由江蘇昆山援疆資金支持的阿圖什市足球公園,已成為阿圖什市第一座專業體育設施地標建筑。
目前,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正如火如荼,克州也在為蘇超加油打call。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王菲/文 顧聞/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