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一種瓜,被喊作“瓜中勞斯萊斯”。不是因為貴,是太金貴——軟得像棉花,碰一下就破。
學名歇克甜瓜,本地人叫它老漢瓜。沒牙的老人能啃,沒長牙的娃能吸,軟糯到不用嚼。
每年7月到10月上市,主產地在輪臺、喀什。沙漠邊長大,光熱足、溫差大,甜得直冒蜜。
可這么好的瓜,出疆比登天難。
有游客不服氣,喀什買了瓜,全程抱懷里上飛機。
到家拆開看,只剩半袋瓜醬。
瓜攤老板直接掛牌:不能摸!
輕輕一壓就爆汁。為啥?
皮太薄,水太多,糖度高得離譜。運輸路上顛兩下,傷口冒水,半天就爛。
新疆人吃慣了,內地人聽著饞,見著難。像極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荔枝,稀罕得很。
這兩年,瓜農急得直搓手——再甜的瓜,運不出去也是苦的。政府出招了:搞冷藏車,走“線上+線下”雙渠道。
輪臺縣瓜農奧斯曼說,今年發了200單,爛的少多了??尚路ㄗ拥降坠懿还苡??還得看未來三個月。
有網友吐槽:“說能全國賣,別又是噱頭。
”也有瓜商打保票:“冷鏈車控溫3度,爛果率能壓到5%。
”數據準不準?
得等收貨的人說了算。老漢瓜要出圈,難的不是種,是“活”著出疆。
軟是缺點,也是招牌——沒這口綿軟,算啥老漢瓜?
有人擔心:為了好運輸,會不會把瓜種硬了?那甜味沒了,“勞斯萊斯”可就變“拖拉機”了。想嘗鮮的內地朋友,未來倆月來新疆,還能趕上頭茬。
抱瓜上飛機的法子,現在少用了,冷鏈車更靠譜。但想在家門口買?
再等等,新招還在試。“誰懂啊!
”視頻博主舉著瓜喊,“這口甜,值得等。
”關注我們,后續看老漢瓜能不能真“跑”全國。注:文中運輸數據為經驗估算,具體以實際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