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普蘭縣陰,札達縣晴
主線:普蘭縣-瑪旁雍錯-紅湖-565國道-檢查站-札達縣
花費:餐飲補給109元,住宿54元,接線板40元,共計203元。
里程:導航記錄為275.4公里,自由騎行未計入。
因為檢查站有兩道門做保險,所以這晚休息得不錯,沿著219國道前進,我今天的目的地是札達縣,正好前兩天刷到當地土林的視頻,于是被成功種草。
瑪旁雍錯意為“永恒不敗的碧玉湖”,這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海拔有4588米,坐落在西藏自治區西南部的普蘭縣北部,這片神秘而圣潔的土地被群山環抱,西與拉昂錯相鄰,南倚神山岡仁波齊,北靠納木那尼雪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它的占地面積約41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可達70米。據說每當天氣晴好,湖水便會呈現出令人心醉的蔚藍色,碧波輕蕩間倒映著白云與雪峰,遠山若隱若現,構成的一幅幅自然畫卷著實令人嘆為觀止。可惜我摩旅經過這里的時候雨水始終斷斷續續難見晴空,似乎讓它更多了幾分朦朧的凄美。
而就在瑪旁雍錯旁邊的湍湍溪流中,我竟然邂逅了一群棕頭鷗,說實話,剛開始瞥見的時候還差點以為是自己眼花。大概是受當天“山下小雨山上大雪”天氣的影響,這些海鷗大部分都縮著脖子聚集在湖東岸的淺灘區。因為我跟它們隔著一兩百米的距離,所以就算在岸邊大聲吼了幾嗓子,并且又揮手又鼓掌的,也始終沒能看見期待中振翅高飛的場景。
沿途的風景依舊變幻莫測,每一次轉彎都可能遇見截然不同的地質地貎。比如在離開獅泉河鎮大約150公里以后,我就突然被幾片大小不一,貌似渾濁到了極致的紅黃褐色湖泊吸引并停下腳步。
遠方的雪山和近處的草原,經常前后交錯疊加在一起,畫面頗為壯觀又不失柔美。
雖然也有遇見一些藏野驢和牦牛,但在進入阿里地區之前,我卻連藏羚羊的影子都沒見看著過,當地人說可能正好碰到羊群遷徙,而這個時間在209國道的朋友則說他們那里很常見。
略為出乎意料的是,自219國道轉進565國道后,很快就會進入山區。雖然總體上蜿蜒曲折,但大部分路段的地面都已經鋪設好瀝青,加上車流稀少,所以穿梭其間,能充分領略自身邊劃過的大美山河。
這條565國道也被稱為札達連接線公路,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它的全長只有135公里左右,起點是札達縣,終點是底雅鄉熱尼組,幾乎全程翻山越嶺。這些看似單調、荒涼的山巒,在陽光的慷慨揮灑下,卻悄然綻放出令人驚艷的獨特風韻。那些完全裸露的泥土與巖石,在光線的巧妙照耀下,仿佛被賦予了生命,變得五彩斑斕、熠熠生輝。
札達土林的地貌是西藏阿里最有特色的自然奇觀,相傳很久以前這里曾是汪洋大海,隨著水位遞減,才慢慢露出其真容。我在成功穿越略顯崎嶇的565國道后,便來了這個神奇又偉岸的地方。
摩旅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關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
有趣的是發現西藏札達土林國家地質公園雖然成名已久,它的最主要的觀景平臺卻仍在建設(或者擴建)中。施工人員的態度都挺好,看到有游客經過時,都會打手勢指向幾十米開外的由碎石鋪過的空地,示意那里可以觀景。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果要進城,需要經過一條條正在施工的塵土飛揚的狹窄馬路。而這里車來車往的擁擠程度,幾乎跟繁華城市的市中心一樣,再加上坑坑洼洼不斷的路況,可以說對每個駕駛者都是種考驗。當然,等四周都竣工后,必然會成為廣袤荒原中的一片綠洲,環境之優美足以令人大開眼界,
注:這次長途摩旅為本人于2024年完成,起點浙江杭州,經安徽銅陵;湖北武漢、恩施;重慶;四川遂寧、雅安、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林芝、拉薩、山南、日喀則、阿里地區;新疆和田、喀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庫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烏蘇、克拉瑪依、奎屯、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家渠、烏魯木齊、吐魯番;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東、甘肅張掖、蘭州、天水;陜西咸陽、商洛、河南南陽、信陽;安徽合肥;終點浙江杭州,總里程16575公里。因為沿途拍攝記錄的素材較多,又為了盡快開啟下一次行程,故而匆匆整理完畢,內容如果有些小瑕疵還望海涵,也權當是防偽標簽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