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當初執意要發起“關稅戰”,如今也終于嘗到了苦頭。面對美國關稅霸權的重壓之下,不少國家為了博得生存之路,準備不再盲目對美妥協低頭了。
在今日我國舉辦的一場和平論壇上,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就提出一個尖銳觀點: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棍”,亞洲國家必須團結自救。他用一句日本俗語形容美國——“哭鬧的小孩誰也對付不了”,特朗普也不會把這些忠告聽進去,所以其他國家唯一能做的就是爭取發展自己。
更關鍵的是,他呼吁各個國家應該聯手突圍美國的施壓,認為“中國不應獨自對抗美國,而需與另外兩個國家緊密合作,那就是日本和韓國”。他的這一建議背后,究竟是無奈妥協,還是深謀遠慮的轉向呢?
當前的美日貿易談判再次陷入了僵局,特朗普威脅如果7月9日前未達成協議,將對日本商品,尤其針對汽車、鋼鐵等核心出口產品加征30%左右的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強硬回應“絕不犧牲農業”,日本經濟代表團緊急赴美磋商,但雙方底線懸殊。
可美國要知道,反抗貿易霸權的不僅是日本,現在歐盟27國也公開聲明“無法在期限前達成協議”,韓國總統李在明坦言談判艱難并轉向強化對華合作,加上日本,29國形成“反關稅統一戰線”。
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更點破真相: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已成美兩黨的共識,企業必須認清現實,“別指望換總統就能取消關稅了”。
鳩山由紀夫提出“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擴大合作、增強自身實力”的路徑,直指日本乃至亞洲的困局核心。
日本的經濟需要去風險化,日本對美出口依賴度高達30%,但“單方面擺脫美國不現實”。他主張將市場分散至中國、東南亞,推動“對美去風險而非脫鉤”。
多邊機制突圍,呼吁加速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擴大RCEP和CPTPP框架下的數字貿易合作,并罕見支持“日本應加入亞投行,參與一帶一路項目”。技術自主升級,強調日本需大幅增加教育投資,提升生產效率,減少對外部市場的技術依附。
他的這些建議背后是對美國戰略的清醒認知:即便特朗普卸任,“美國優先”政策仍將持續,亞洲國家必須自主構建“抗美韌性”。
鳩山由紀夫作為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并為戰爭下跪道歉的首位日本首相,鳩山家族四代對華友好:其曾祖父是首批接收中國留學生的日本校長,祖父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這種背景使他敢于直言:“日本最大的戰略錯誤,是把中國崛起視為威脅而非機遇”。
不過目前日本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之,一面追加軍費對抗中國,一面為美國關稅妥協農業開放。鳩山斥之為“雙輸的仆從策略”,既未換來美國豁免關稅,又失去東亞市場信任。
盡管中日之間的關系時有波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日韓三國的經濟早已緊密相連。
三國在產業鏈上有著互補性,韓國80%的電動車稀土原料依賴中國,日本豐田、馬自達與比亞迪、長安合資研發新能源汽車技術,韓國三大電池企業在華投資超百億美元。
而且也有著共同的利益,美國對華半導體限制反而推動中日韓芯片產業鏈加速融合,2024年三星對華出口額首次超過美國。
不過,三國的合作雖然效果顯著,不過障礙同樣明顯。
日韓在安全領域上依賴美國,在軍事上受制于“戰時作戰指揮權”和延伸威懾,短期內難以擺脫;歷史問題懸而未決,鳩山特別提到,日本政府仍未完全正視侵略歷史,這仍是三國互信的“未爆彈”。但他肯定現任駐華大使金杉憲治的道歉“勇氣可嘉”,認為此類態度在日本政界實屬罕見。
特朗普政府以為關稅施壓能讓日韓等“盟友”屈服,卻忽略全球產業鏈重組已削弱美元霸權。日本握有全球最大美債持倉量,雖否認“拋售反制”,但談判中暗藏金融牌。中日韓貿易額占全球四分之一,三國在合作框架下的關稅互惠形成堅固“三角組合”,能極大緩解美國單邊的施壓措施。
中方在5月迫使美國取消91%對華關稅,證明“強硬反制有效”,為日韓樹立了標桿。
“29國集體亮劍”的奇觀,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致命誤判,美國總想用霸權逼迫他國,全球南方國家、中等強國、甚至傳統附庸,正悄然結成“反收割聯盟”。
鳩山由紀夫看穿這場博弈的本質,這不僅是貿易戰,更是舊秩序守護者與新興力量的全球性較量。他在演講中疾呼警惕“日韓借美國調解對抗中國”的陷阱,更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自己家的事情,日本必須明確反“臺獨”,句句直指美國離間計。
此刻的東亞三國,正站在重要的十字路口,李在明政府轉向“實用外交”,加速對華關系正常化;石破茂拒當農業“叛徒”,車企緊急轉移供應鏈;C919突破發動機封鎖,芯片戰激發出了國產替代的決心。
而鳩山更令人震撼的預言是,即便將來美國總統換了其他人或者其他黨派,特朗普主義也不會消失!所以還是應該放下幻想,不要越陷越深才好。
鳩山由紀夫這次呼吁并不是沒有道理,從大阪世博會中日聯合布展,到日本青年代表團重走絲綢之路,再到計劃中的抗戰勝利80周年共同紀念活動,民間暖流正悄然融化政治堅冰。而美國關稅戰恰好給世界各國“上了一課”,迫使亞洲國家認清現實,當“盟友”淪為“提款機”時,團結自救才是生存之道。
未來日韓能否真正突破安全依附,構建獨立于美國的合作體系?答案或許不在首腦會談桌上,而在與中國的積極合作中,東亞的命運共同體,從來不是選項,而是生存的必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