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燕升擔任央視戲曲節目主持人以來,他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眾多年輕觀眾親切地稱他為“白哥”。在舞臺上,他身著長袍,頭戴黑框眼鏡,始終保持著文質彬彬的風度。
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卻是一位有情有義的真漢子,著名作家莫言說他的骨子里有英雄氣,一條痛快淋漓的漢子。
白燕升結婚僅九個月之際,不幸遭遇變故,其妻因意外事故造成六級傷殘,自此臥床不起。
妻子不止一次地提出分手,甚至頻繁地對他進行挑釁,但他始終堅守,甘愿與妻子共度風雨,這份深情厚意,恐怕許多相伴多年的夫妻都無法做到。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癱瘓的妻子竟不可思議地逐漸恢復了健康,不僅重拾了行走的能力,更是為他孕育了兩個子女。然而,當他迎來兒子之時,自己已經邁入了五十歲的門檻。
2013年,白燕升作出了一項重大抉擇——辭去央視職務。然而,這一舉措卻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和質疑。
他真的做錯了嗎?
01
白燕升是一位真正從農村走出來的主持人,他于1968年出生在河北省黃驊市的一個鄉村,有一戶人家,家中子女眾多,而他,是這個大家庭中排行第六的最年幼的一員。
雙親均為農夫,肩負著撫養眾多子女的重任,家境的艱辛程度自不必說,然而白燕升的童年時光并未因困苦而失色,反倒是充滿了歡聲笑語,那段經歷成為了他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白燕升的父親在當地享有盛譽,是一位著名的戲曲指導老師,他對戲曲的熱愛近乎狂熱。在父親的熏陶下,家中幾個孩子都多少會唱一些戲曲,尤其是白燕升,自幼便對戲曲情有獨鐘。
每逢佳節或春節之際,白燕升總能大顯身手,此時他家便能夠聚齊一堂,歡聲笑語不斷。為了將戲唱得更加出色,他常常凌晨四五點便起床練習嗓音,卻從未感到一絲疲憊。
白燕升步入中學階段,周圍的同學熱衷于流行音樂,他卻對戲曲情有獨鐘。當老師要求他們分享自己的理想時,其他同學紛紛渴望成為科學家或教師,而他則立志成為一名戲曲演員,這一想法卻遭到了全班同學的嘲笑。
他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家中,向父親傾訴了此事,原本期望能從父親那里獲得慰藉與支持,然而父親給予他的卻是沉重的打擊。
在父親的眼中,從事戲曲表演被視為缺乏志向,他期望白燕升能夠專心學業,努力考取一所知名大學,未來能夠獲得一份體面的職業,從而擺脫農村的束縛,前往繁華的大都市生活。
自那時起,父親便禁止了他涉足戲臺,轉而嚴格督促他的學業。白燕升深知父親的良苦用心,于是將對戲曲的癡迷深埋心底,從此發憤圖強,專心致志于讀書之中。
中學時代,白燕升便在學校中擔任播音員一職,因此,在高中畢業后,他決定選擇一所離家較近的河北大學,繼續在中文系深造。
進入大學后,父親不再施加約束,白燕升重返校園,再度活躍于文藝領域,無論是歌唱、戲劇表演還是節目主持,他都能游刃有余,成為了校園內的焦點人物。
他頻繁參與全國或全省舉辦的演講賽事,每次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總之,他從不放棄任何提升自己的機會。
為了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他選擇在假日時段外出從事兼職工作,并將所賺取的報酬悉數投入到播音與主持技能的培訓之中。
有心人終將得償所愿,白燕升在大學畢業后,憑借手中豐富的榮譽證書,順利進入了保定電視臺工作。然而,不久后,他吸引了河北電視臺的注意,成功調任至省級電視臺,從此踏上了主持人的職業道路。
02
在河北電視臺,白燕升主持了《河北新聞聯播》、《《經濟潮流晚會》等節目逐漸展開,隨后,臺領導察覺到了他深厚的文藝才能,于是便安排他擔任文藝節目的主持工作。
經過三年的磨礪,白燕升已成長為河北電視臺的頂梁柱,他所主持的節目收視率持續攀升,在河北地區享有盛譽。
1993年,央視面向全國各大電視臺公開選拔了十位主持人。河北,正是白燕升的故鄉,他對河北電視臺懷有深厚的情感。因此,起初他并未打算投身于這次選拔之中。
臺里的負責人一直鼓勵他嘗試一番,建議他不妨去試試,若能當選,無疑能為河北增光添彩,因此白燕升便提交了自己的相關資料以及一些視頻材料。
不久之后,白燕升便收到了央視的正式通知,告知他初次選拔順利通過,并邀請他前往北京參加接下來的復試。在此次選拔中,包括他在內共有二十位候選人參與角逐,而錄取比例高達五成。
這二十位主持人皆來自全國各地,均為業界翹楚。即便如此,白燕升仍感信心不足。然而,他家鄉的父親、哥哥姐姐,以及眾多同事與朋友紛紛伸出援手,給予他鼓勵和支持,這使白燕升重拾信心。
經過多輪的嚴格篩選,他脫穎而出,最終被選中。1994年,他如愿以償地被調至央視,那年他剛好26歲。父親聽聞此事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逢人便夸贊他的兒子在央視供職,白燕升也因此成為了家鄉的榮耀。
一個出身平凡的農村少年,逐步踏入央視的殿堂,其中的艱難困苦,或許唯有白燕升本人方能深刻感悟。
在父親眼中,他被視為央視的當家主播,然而白燕升深知,實際上他在此地并無顯赫地位。由于當時節目陣容已滿,他并無立足之地。若想有所作為,唯有耐心等待時機降臨。
起初的那段時光,對白燕升而言實屬煎熬,長達兩年之久,仿佛央視這位父親在對他進行一場考驗。在這段歲月里,他猶如央視中的一枚螺絲釘,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需要,他便義無反顧地前往。
由于節目安排缺乏穩定性,觀眾對他印象模糊,每次節目結束后,他立刻轉戰至下一場,有時甚至同時主持多達12個節目。
白燕升將那段時光稱為“一次次的煎熬”,然而,正是這期間的積累,使他在主持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知不覺中,贏得了眾多同事的贊譽。
1996年,中央電視臺設立了戲曲音樂頻道,隨之而來的是眾多新節目的誕生,這些節目普遍被認為較為冷僻,要想將其主持得恰到好處實屬不易,故而多數人對此望而卻步。
此刻,白燕升挺身而出,推出這些節目讓他對戲曲的激情得以重燃,他甚至覺得這些節目仿佛是為他量身定制的。
白燕升對戲曲中的典故了如指掌,對全國各地的曲種都有深入研究,堪稱戲曲領域的活字典。臺領導對他十分信任,毫不猶豫地將戲曲頻道的重任交托于他。
自那時起,白燕升立下了志向,決心將戲曲推廣作為自己的使命,力求讓這一民族文化瑰寶得到傳承與光大。
03
在找好自己定位的同時,已經快30歲的白燕升也邂逅了愛情。
臺領導見他還是獨身一人,便熱心地擔當起“月老”的角色,為白燕升牽線搭橋,介紹了一位來自江蘇的年輕女子,名叫周佳,目前她在軍隊的后勤單位擔任會計職務。
初次相遇時,白燕升便對周佳產生了好感;盡管周佳并不算特別出眾的美麗,但她身上散發出的恬靜氣質,以及那燦爛的笑容,還有她良好的性格,都恰好符合白燕升所欣賞的特質。
周佳對白燕升同樣情有獨鐘,她與眾多年輕觀眾持相同態度,自初次見面便親切地以“白哥”稱呼他。
在那段嘗試建立交往的時光里,周佳時常邀請白燕升一同觀影或共進餐食等,然而白燕升因工作繁忙,常常在忙碌中忽略了時間,從而未能兌現與周佳的約定。
白燕升常對周佳說“抱歉,我又因忙碌而疏忽了”,然而周佳對此并不介意。在深入了解了白燕升的工作狀況后,她深感同情,經常親自下廚烹飪美食,親自送至白燕升的面前。
不僅如此,周佳在閑暇之余,總會主動承擔起家務,為白燕升洗衣做飯,她那舉止間流露出小妻子的賢惠與體貼。
白燕升每日享用著專屬的美食,內心喜悅無比,他還將這一喜訊告知了父母,不料父親聽后卻嚴肅地責備了他:
“你有什么好得意的,遇見這么好的姑娘,一定不會辜負人家。”
嚇得白燕升趕緊點頭稱是。
1998年,兩人現已往來了兩年,積累了很深厚的愛情,在這一年,白燕升向周佳求婚,兩人邁入了婚姻的殿堂。
結婚時,白燕升在北京的根基尚淺,他既沒有什么存款,更沒有婚房,只能把周佳娶進單位分的只有十幾平米的小房子里。
在周佳的打理下,家里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兩人在婚后過得很是甜蜜。
可突如其來的一場意外,不只打破了他們新婚的幸福,還毀了周佳的一生,讓白燕升自責不已。
那時他們結婚才9個月,有一次白燕升帶著周佳去參加一場集會,在集會上,白燕升一臉幸福的向所有人介紹,周佳便是他的妻子。
集會完畢之后,白燕升和周佳親自把朋友送上車,可在關車門的時候,周佳的裙擺卻不小心被車門夾住,其實誰也沒有發現。
隨著車子的開動,周佳一下就被拖行了出去,等所有人回過神的時候,周佳現已被拖行了好幾米,身上傷痕累累,昏迷了過去。
白燕升和朋友一同把周佳送到了醫院,可等檢查成果出來之后,白燕升差點崩潰,醫師告知白燕升,周佳是股骨頸嚴重骨折,被診斷為六級傷殘。
白燕升差點給醫師跪下,乞求醫師一定要救救周佳,她才二十幾歲,她還有大好的青春,大好的前途。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手術之后,醫師也無法的嘆息,周佳傷的實在是太重了,盡管保住了性命,但雙腿現已完全沒有了知覺,恢復的可能性很小,不到百分之二十。
04
在周佳住院的那段時刻,白燕升在醫院和單位之間兩頭跑,累了就趴在醫院的床上睡一會,他不只要忙作業,還要照料周佳。
等周佳的病情穩定之后,白燕升就把周佳接回了家里,周佳難以接受自己癱瘓的現實,時常以淚洗面,乃至絕食。
見周佳不吃不喝,白燕升也陪著她一同絕食,看著白燕升疲乏的臉龐和干裂的嘴唇,周佳總算忍不住了,她哭著讓白燕升趕緊去吃飯喝水,她樂意配合他。
白燕升不斷的鼓舞周佳,經過對她說的話便是:
“醫師說了,還有恢復的期望,哪怕只要百分之一,咱們也要堅持,我相信你一定能夠的。”
照料一個癱瘓病人,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
周佳的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處處需要人照看,白燕升白天在單位忙,中心哪怕只要半個小時的休息時刻,他也要跑回家看一眼。
哪怕什么都來不及做,但只要看到周佳還好好的躺在那里,他就覺得心里安靖了不少。
就在周佳癱瘓后的幾個月,家里再次傳來了兇訊,白燕升的父親突發疾病,不幸離世了,父親在離世之前,告知家里人不要告知白燕升,讓他安心的作業和照料周佳。
等白燕升安頓好周佳,趕回家里的時候,父親就現已火化了,白燕升就連再親眼看一看父親,也成為了奢望。
他趴在父親的相片前放聲大哭,有對父親的懷念,也有自責,還有這段時刻的不幸遭遇,哥哥姐姐硬把他拉起來,告知他,父親僅有的遺言便是讓你好好的。
自從白燕升進了央視之后,父親心境大好,在六個子女中,他最不必操心的便是小兒子白燕升。
可天意弄人,在父親去世的時候,他最放不下的那個人卻成了白燕升。
處理完父親的后事之后,白燕升不敢在老家多待,匆忙返回北京照料周佳,周佳在得知公公去世的音訊之后非常自責,于是她對白燕升說:
“白哥,咱們離婚吧,你把我送回去吧,我不能再連累你了。”
白燕升聞言不禁流淚:
“這里便是你的家,你去哪里?我現已沒有了父親,我不能再失掉你。”
白燕升說什么也不肯離婚,周佳也越來越自責,時刻久了,她就有一些抑郁,白燕升辛辛苦苦熬好的藥,常常被她打翻在地,不只如此,她還常常對著白燕升發脾氣。
但白燕升知道,這是周佳對心中苦悶的宣泄,一起也是想經過這種方式,讓他提出離婚。
每次周佳宣泄完,白燕升都不聲不響的收拾東西,然后重新去煎藥,周佳見此情形,也不忍再胡亂宣泄脾氣,加重白燕升的擔負。
周佳長期臥床,白燕升很憂慮她的腿部肌肉萎縮,因此一有時刻就幫她做恢復訓練,或許幫她按摩腿部,一點都不覺得麻煩。
05
周佳在白燕升的悉心照料之下,竟然真的發生了奇觀,有一天周佳突然感覺雙腿有了知覺,只是兩年時刻不走路,她都現已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感覺,不確定是麻還是痛。
她把這件事告知白燕升之后,白燕升喜從天降,立馬帶著她到醫院做了檢查,最終醫師都由衷的贊賞:
“白先生,你真了不起啊。”
周佳再次看到了期望,她剛加的配合白燕升做恢復訓練,漸漸的,她能坐起來了,盡管只能堅持很短的時刻,但也讓她激動的落淚。
從能坐起來,到能站起來,再到能走路,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進程,這個期間,白燕升不斷的鼓舞周佳,而周佳也沒讓白燕升失望,她始終忍著劇痛咬牙堅持。
夫妻齊心,齊力斷金,在夫妻兩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周佳真的恢復了,除了不能做力氣活,看起來和正常人無異。
2004年,現已恢復了一段時刻的周佳突然有了生孩子的主意,她的這個主意把白燕升嚇了一跳,因為對周佳來說,生孩子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可周佳卻鐵了心要酬謝白燕升,白燕升實在是拗不過她,只能容許。
2005年,周佳生下一個女兒,在看到女兒的那一刻,現已把一顆心訓練得無比強大的白燕升,也忍不住落淚。
他萬萬想不到,他還能有做父親的一天。
周佳看著懷里的女兒,以及喜極而泣的白燕升,眼里也是升起千般柔情,她總算能為她的“白哥”做點什么了。
2018年,周佳再次生下一個兒子,此刻白燕升現已50歲,他嘴里不斷的喃喃著:
“此生足矣。”
現在白燕升不只妻子恢復了,并且兒女雙全,算得上是苦盡甘來。
只是在家庭越來越幸福的時候,他的職業卻遇到了瓶頸。
在2013年的時候,白燕升就從央視辭去職務了,幾經周折之后,他組建了自己的戲劇研究作業室,最終落戶在西安播送電視臺,持續做著自己的老本行,不遺余力的推行戲劇文明。
白燕升的這一行為,引來許多人的非議,以為白燕升只是一個主持人,并不是科班出身的戲劇演員,他有什么資歷來研究戲劇,以為他只是為了撈錢罷了。
盡管白燕升不是科班出身,可他接觸戲劇幾十年,還是有很深造就的,早在2002年,白燕升就在《全國新聞界南北京劇名票晚會》演出唱了程派名段《鎖麟囊》,獲得了許多戲劇名家的認可。
其實白燕升也有自己的苦衷,在妻子恢復之后,他也有了精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可在央視作業會有許多約束,許多主意不能實施。
對白燕升來說,他這一輩子就愛一個人,那便是周佳,一起他也只做一件事,那便是推行中國的戲劇文明。
現在白燕升現已55歲,仍然活潑在舞臺上,不敢稍有松懈。
再換個角度來說,他現在有妻子,還有一雙還未成年的兒女,
他想經過自己努力,讓妻子和兒女過上更好的日子,又有什么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