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11時,嶺南暑氣正盛,東莞市大朗鎮巷頭毛織文化廣場上卻涌動著比陽光更熾熱的暖流。7 輛大巴車緩緩停穩,車門打開的瞬間,326名小朋友們雀躍歡呼——他們是從1500公里外的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趕來的“小候鳥”,在廣東東莞、四川廣安兩地警方的共同護航下,跨越四省、歷經27小時車程,終于見到在東莞務工的父母,這也意味著東莞市2025年“百千萬·莞一夏”青少年兒童暑期公益服務活動拉開序幕。
大巴車抵達大朗
安全課堂+暖心陪伴,1500公里平安抵達
2025年的“小候鳥”團聚行動,是“莞一夏”溫暖的縮影,更是跨省協作的升級。大朗鎮作為東莞毛織產業核心區,80萬常住人口中近20萬從事毛織業,其中8萬人來自四川廣安前鋒區,僅大朗巷頭村就聚集了4萬前鋒籍務工者。“每年暑期,跨省探親的安全、成本都是家長們的心頭事。”大朗公安分局民警張海瓊說。
這場跨越1500公里的旅程,從7月3日清晨便開啟了“護航模式”。前鋒區出發時,公安民警、醫生、婦聯工作人員與大學生志愿者已登車陪伴,每個孩子手中都捧著裝有文具、防曬用品和東莞地圖的“關愛包”。27小時的車程里,志愿者講著東莞的故事,醫生定時測溫巡檢,民警則用動畫片講解安全知識。當車隊駛入廣東境內,大朗交警鐵騎早已在高速出口等候,一路護送至巷頭毛織文化廣場。家長們難掩激動之情:“去年就聽說這個活動,今年公安牽頭這么多部門一起保障,我們真的是一百個放心!孩子路上有醫生、有志愿者、有警察,比我們自己去接還周全!”“我上一次是在過年的時候看見我的爸爸媽媽,今年已經過去大半年了。我見到我的爸爸媽媽十分的開心,十分的興奮!”見到父母的“小候鳥”張同學激動地說。
生動的安全第一課
一份份甜蜜禮包傳遞城市愛意
孩子們下車后,大朗玉蘭女警護苗隊的“落地第一課”便開講了。大朗公安分局的警官用漫畫演示預防性侵害、預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識,還在現場開展了知識問答,很多孩子得到了心儀的“警察小熊”。這場特殊的“開學禮”結束后,孩子們還得到了東莞社會各界為“小候鳥”們送上的荔枝、糖果等,表達城市滿滿的甜蜜和溫暖。暑期期間,東莞城市地標還將組織集體亮燈,歡迎全國各地的“小候鳥”們來莞過暑假。
高端荔枝出東莞,東莞為小候鳥們準備了甜蜜的荔枝
接下來,大朗公安分局及相關部門還將邀請小候鳥們參加安全“童行”·護航暑假主題活動和“百千萬—莞一夏”青少年兒童暑期公益服務活動,在暑期將陸續開展防侵害、防溺水、反詐、禁毒等安全宣傳教育,同時聯合鎮相關部門開展家訪等各類關愛活動及服務,為孩子們平安度假保駕護航。
326名“小候鳥”大合影
“莞一夏”活動已惠及150萬人次
據統計,東莞全市常住人口1048萬人,其中有約200萬未成年人、60萬老年人。與此同時,東莞流動人口規模龐大,每年還有幾十萬“小候鳥”群體來到在東莞務工的父母身邊過暑假。由于家長平常要上班,許多青少年日間往往無人照料,產生了諸多社會問題,人民群眾在暑期對“一老一小”的看顧需求十分巨大。
自2024年起,東莞市從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出發、從身邊小事做起,策劃舉辦“莞一夏”青少年兒童暑期公益服務活動,通過開展安全健康、科創強市、興趣愛好、老年教育、電影曲藝、親子閱讀等6類主題、10多項具體服務,豐富“一老一小”的暑期生活,進一步增強城鎮化轉移人口對東莞的城市認同感、歸屬感,讓青少年在暑假期間有去處、有人管。2024年“莞一夏”青少年兒童暑期公益服務活動,累計開展活動3.78萬場,惠及市民群眾150萬人次,其中“小候鳥”39萬人次。
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2025年“百千萬·莞一夏”青少年兒童暑期公益服務活動將以60個省典型村為主陣地,鼓勵全市各鎮街覆蓋全域,推動更多優質公共服務活動資源下沉到村社區、到企業、到小區,通過四大類主題服務,力爭全市惠及達300萬人次,讓青少年兒童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小候鳥”群體度過一個充實、精彩的夏天。
從1500公里外的牽掛,到家門口的歡聲笑語;從部門間的資源協同,到城鄉間的人氣流動,“莞一夏”正在用細節詮釋“人民城市為人民”。當“小候鳥”們在東莞的夏天里認識新朋友、學到新知識,當老人在課堂上露出滿足的笑容,這座城市的溫度,正通過一次次公益服務、一場場跨省協作,浸潤到每個人的心田。
采寫:南都記者 曾奕靜 實習生 曾宇欣 通訊員莞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