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軍中,除了通常所說的“五大主力”之外,還有第六大主力之說;當然,關于這所謂的第六大主力,倒有幾種不同說法,但第52軍肯定是其中之一。
這個軍并非抗戰后期確定的美械軍,只是加強了部分美械后,成為半美械軍;但當時的東北部隊多為高配,所以第52軍的武器裝備雖然比正牌美械自是不如,但比普通的關內部隊比還是強了很多的。
以1946年12月的實力統計來說,該軍所轄3個步兵師,全軍兵力數則有48653人,為當時東北各軍中最多。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距離該軍所轄第25師在新開嶺被殲不過才2個多月;而且這超過48000人的兵力,實際上也超過了該軍的編制數字。
因此關于此兵力數,有一種可能只是第52軍當時的紙面兵力,以實有兵力數計的話,則沒有這么多。
但還有一種可能是該軍當時真有這么多人,即便是在遭到重大打擊后,依舊是超編狀態。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第52軍是最早進入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當時招募和收編部隊極易,很可能該軍自行擴充了實力,導致兵額過多。
而在武器裝備方面,該軍有國械、美械、日械三種。
第52軍的國械武器為其原本裝備者,美械為抗戰后期至進入東北戰場后所加強者,日械則為抗戰勝利后所得。
以1946年12月的時間節點來說,第52軍裝備的國械武器計有:
步騎槍6435支、輕機槍638挺、重機槍141挺、迫擊炮79門、手槍407支、槍榴彈筒300具、信號槍17支。
以這個裝備計,考慮到戰損因素以及第52軍的國械編制,其實就不難對上號了。
而在國械基礎上,第52軍還加強了美械,當時該軍擁有的美式武器計有:
步槍3720支、輕機槍184挺、重機槍24挺、沖鋒槍1061支、戰防槍52支、槍榴彈筒110具、迫擊炮135門、戰防炮19門、山炮8門。
以這個美械數量計,大致也可以單獨配置一個師了,不過具體應當是打散裝備的。
而這里所提的迫擊炮,多為60毫米口徑迫擊炮,山炮、戰防炮則為額外加強,因為之前的國械裝備時期,對火炮的配備極弱。
另外除了美械之外,第52軍另得到一批日械,但日械武器并非槍械、擲彈筒之類,而是炮,計有“九四式小炮“14門,野炮4門。
這里所說的“九四式小炮”應當是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而野炮大概率是三八式75毫米野炮。
以這樣的配置來看,第52軍在1946年12月的時間點,計有山野炮12門,可編足炮兵一營。
但以實際情況計,很可能是野炮4門歸第25師炮兵營,美式山炮8門歸第2師炮兵營,而后來另撥一個日式野炮營給第52軍直屬。
山野炮之外,第52軍當時有美式戰防炮19門、日式速射炮14門,以分配到團級部隊來說,則每個團屬戰防炮連可得4門,倒也還算可以的配置。
迫擊炮方面,國械迫擊炮79門、美式迫擊炮135門;其中國械迫擊炮為82毫米口徑,美械大部分為60毫米迫擊炮,少部分為81毫米迫擊炮。
因為不清楚后者的具體類別數量,所以我們不好估計具體的配備情況,但以迫擊炮總數214門的數量來說,平均到每個步兵團有大約24門,則大約每個步兵營可有8門迫擊炮之用,這個配置也不算差。
在其他的武器方面,重機槍總數165挺,滿足每個步兵營6挺的配置綽綽有余;此數雖不及美械的8挺之數,但考慮到第52軍是在第25師受損之后不久的武器保有量,也算可以了。
另外,該軍有美械、國械步槍萬余支、沖鋒槍千余支,基本上配齊三師的步槍兵也基本夠用。
因此,從第52軍的身上,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國民黨軍東北部隊的配置之強。
尤其是第52軍,號為”半美械軍“,那么這個“半”,到底能到什么程度,通過上述具體的數據,想必大家心里也可有點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