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數百年過去了,人們依然緬懷戚繼光、包拯等歷史名人,是因為他們為我們民族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還有些歷史名人臭名卓著,因為他們影響了我國的歷史發展進程,成了我國的罪人。
一、趙高
趙高是導致秦帝國滅亡的罪魁禍首。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龐大的秦帝國,但是他去世后,趙高為了一己私利,策劃了沙丘事變,讓昏庸殘暴的胡亥做了皇帝。趙高因此手握大權,他害死了蒙恬、李斯等人,趙高還通過指鹿為馬,除掉了朝中肯說真話的大臣。胡亥昏庸殘暴,趙高還助紂為虐,欺壓百姓,最終激起民怨,陳勝、吳廣起兵反秦,各地紛紛起兵響應,龐大的秦帝國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崩塌。
二、董卓
董卓是開啟三國亂世的一條惡龍。
漢靈帝去世后,由于新任國君漢少帝是個小孩,宦官和外戚開始爭奪起了朝堂的控制權。董卓乘幾率兵入京,控制了朝堂。他為了更好地控制朝堂,廢掉了漢少帝,還讓人毒殺了漢少帝和何太后。后來,董卓因為他的一系列惡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是漢朝卻因此陷入了大亂之中。
三、司馬炎
司馬炎差點讓我們華夏文明中斷。
司馬家族統一三國之后,建立了西晉,但是西晉的建立者司馬炎,將皇位傳給了司馬衷。司馬衷智力低下,沒有能力治理江山,替他治理國家的皇后賈南風,又因作惡多端,被親王誅殺了,這引發了七王之亂,隨后胡人又乘機進犯,引發了五胡亂華,這導致我們華夏文明差點中斷。雖然五胡亂華出現在司馬衷時期,但是司馬衷智力低下,所以罪人應該是傳位于他的司馬炎。
四、楊國忠、安祿山
楊國忠和安祿山讓大唐盛世終止。
楊國忠是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的族兄,憑借著這層關系,他做了大唐的宰相,但是他當上宰相后,大唐朝堂日漸黑暗腐敗,國內矛盾不斷加劇,百姓負擔沉重,苦不堪言。安祿山是胡人,由于他認了楊貴妃為干媽,憑借著干兒子這層關系,他也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成了三鎮節度使。
安祿山看到唐朝內部腐朽不堪后,就有造反之心,他和楊國忠的矛盾,直接導致他起兵造反,引發了安史之亂。雖然大唐用8年時間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是大唐盛世就此戛然而止,直至滅亡。
五、石敬瑭
割讓燕云十六州給契丹。
石敬瑭是后唐末帝李從珂的部下,但是君臣兩人互相猜忌,最終石敬瑭在公元936年起兵造反。石敬瑭實力較弱,為了擊敗李從珂,他向契丹的耶律德光求助,還認小他十幾歲的耶律德光為父,并承諾將中原王朝的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石敬瑭在契丹的幫助下,建立了后晉,但是屬于中原王朝的燕云十六州,就此落入了契丹之手,直到明朝時期,才被朱元璋收復回來。
六、秦檜
害死岳飛的奸佞。
北宋在靖難之役中,被金人所滅。同時,北宋的宋徽宗、宋清二帝,被金人虜去,成了金人的俘虜,北宋的大量國土也被金人所占。擊敗金人,收復失地,成了大多數南宋將領的心愿,為此,岳飛、韓世忠等人組建了自己的軍隊,和金人作戰,尤其是岳飛,他率領岳家軍,多次擊敗金人,收復了不少失地,但是趙高和秦檜害怕和金人作戰,他們為了議和,害死了岳飛。
七、乾隆
導致大清落后于西方各國。
乾隆是大清康乾盛世中的最后一位皇帝,雖然他當皇帝時期,大清有過一段輝煌時期,但是乾隆為了維護滿清的統治,大興文字獄,導致我國的部分文化典籍失傳,不少文人入獄,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社會的進步。同時,乾隆擔心外國的文化思想影響大清子民,不利于自身統治,所以選擇了閉關鎖國政策,這讓大清逐漸落后于西方各國,造成了晚清時期的種種災難。
八、慈禧
禍國殃民的自私自利者。
慈禧時期的大清,風雨飄搖,危在旦夕,尤其是甲午中日戰爭慘敗后,將天朝上國的最后一塊遮羞布都撤下來了,所以光緒皇帝就想要從制度上著手改革,讓大富強起來,但這威脅到了慈禧權力,她從中作梗,讓光緒的改革夭折。慈禧還挪用海軍軍費給自己過生日,修圓明園等,影響了大清的海軍建設。慈禧時期,大清還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等,割讓了不少土地。
九、袁世凱
辛亥革命后,大清走向了窮途末路。這個時期,我國迎來了通過改革實現富強的良好機遇,但是手握兵權的袁世凱,卻倒行逆施,再次稱帝。雖然袁世凱的稱帝行為不得人心,最終失敗了,但是袁世凱去世后,我國陷入了軍閥混戰時期,國家的復興遙遙無期,給民族帶來了很多災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