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點,鄭州金水路的永和鉑爵國際酒店后門突然畫風突變。穿戴整齊的經理搬著不銹鋼餐車出來,身后跟著戴高帽的廚師,圍裙上別著白手套。原本停豪車的空地支起一溜兒攤位,小龍蝦、鹵味、燒鴨、西點擺得整整齊齊,路過的人都忍不住多瞅兩眼。
這場景要是擱以前,估計得被當成行為藝術。可現在,五星級酒店擺攤已成了全國風潮。就像網友說的:“連麗思卡爾頓都能賣漢堡,其他酒店還有啥好矜持的?” 永和鉑爵這攤兒也不含糊,小龍蝦38元一斤,豬蹄48元一個,怪味花生15元一盒,價格跟樓下小飯店差不多。更絕的是,廚師們穿戴得比參加國宴還正式,白大褂筆挺,帽子雪白,切鹵味的刀工跟做手術似的精細。
五點準時出攤,六點基本售罄。有人拍視頻發抖音,畫面里穿制服的廚師忙得頭都不抬,旁邊顧客舉著手機直播:“家人們,五星級酒店的小龍蝦,今天誰搶到誰賺到!” 評論區炸開了鍋。有網友笑稱:“這是要把米其林星星擺到馬路牙子上嗎?” 也有較真的網友扒出菜單對比:“酒店的醬蘿卜15元,樓下小菜店才8塊,這到底算不算接地氣?” 還有人調侃:“以前覺得酒店門檻高,現在花38元就能讓五星級廚師給我打包小龍蝦,四舍五入等于白嫖米其林服務。”
最讓人意外的是酒店經理的態度。有記者問他:“五星級酒店擺地攤,不怕掉價嗎?” 經理直言:“面子值多少錢啊?現在這形勢,能讓顧客花小錢吃到好東西,比啥都強。” 這話在網上又引發了一輪討論。有人點贊:“這才是做生意的態度,務實!” 也有人覺得不妥:“五星級酒店就該有五星級的樣子,擺攤太low了。” 還有人替小商販發愁:“五星級酒店賣38元小龍蝦,我們賣35元還被嫌貴,這生意沒法做了。”
其實,酒店擺攤背后是行業的無奈。疫情沖擊加上消費降級,高端酒店的日子不好過。以前靠公務宴請、商務會議賺錢,現在這些訂單銳減,酒店不得不另尋出路。就像網友說的:“以前是‘人找店’,現在要‘店圍人’。” 永和鉑爵的經理也坦言:“擺攤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想讓更多人了解五星級酒店,打破大家覺得我們高不可攀的印象。”
不得不說,這招還挺奏效。有市民買了燒鴨和鹵菜后說:“不到一百塊錢,味道不比外面餐館差,以后家庭聚餐可以考慮來這里。” 酒店也通過擺攤積累了人氣,聽說已經有顧客因為嘗了擺攤的菜品,轉頭就去酒店訂了婚宴。
這事兒讓人想到,五星級酒店擺攤,賣的不是小龍蝦,是中年危機。當公務宴請縮水、差旅預算砍半,曾經的高端酒店不得不放下身段,用擺攤的方式重新鏈接市場。有人擔心這會擠壓小商販的生存空間,但換個角度看,這何嘗不是消費升級的一種表現?花38元就能吃到五星級廚師做的小龍蝦,這種“品質性價比”恰恰滿足了當下人們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需求。
未來,五星級酒店擺攤可能會成為常態。畢竟,在這個講究“接地氣”的時代,放下身段才能贏得市場。正如網友說的:“真正的奢華,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讓更多人觸手可及。” 永和鉑爵的地攤,或許就是高端服務業轉型的一個縮影,它告訴我們:面子不重要,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