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在《人間清醒》中說:“活得清醒,才是人生最明媚的樣子。”
但真正的人間清醒,往往藏在三件“不做”的小事里——不帶怒氣出門,不帶煩惱入睡、不再執(zhí)著過去。
不帶怒氣出門
心理學上有個“踢貓效應”,說的是人的不滿情緒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系鏈條依次傳遞。
帶著怒氣出門,就像背著一塊大石頭走路,不僅自己累,還可能把壞情緒傳遞給更多人。
生活,或許不是你想要的樣子,但也不會如你所害怕的那么糟糕。
生氣發(fā)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削弱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會任憑怒氣包圍自己。
那些活得明白的人,出門前會先按下情緒暫停鍵。
和家人有矛盾,他們會先做幾個深呼吸,等情緒平復后再溝通;在外面受了委屈,也不會急著發(fā)火,而是告訴自己“不值得”。
因為他們知道,日子是細水長流的,不能讓一時的情緒毀掉一整天的生活。
不帶煩惱入睡
古人講究:先心后目昧,形神意象虛。
意在告訴我們把煩惱清理干凈,放空思緒再閉目安神睡覺。
然而,許多人卻偏偏帶著煩惱入睡,甚至躺在床上,把白天的不快,像放電影般,一幀一幀地呈現(xiàn)。
結果,煩惱越來越重,不僅睡意全無,還因失眠導致第二天精神狀態(tài)極差。
其實,人人都有煩惱,只是有的人想通了,有的人執(zhí)著其中。
會生活的人,都有個本事:睡前和煩惱“和解”。
他們會花幾分鐘復盤當天的事,已經發(fā)生的坦然接受,未來的問題提前規(guī)劃。
實在想不通的,就告訴自己“先睡一覺,明天再說”。
放下包袱再睡覺,第二天才能精神滿滿地重新出發(fā)。
不再執(zhí)著過去
聽過一句很現(xiàn)實的話:“你現(xiàn)在過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輕的一天。”
過去之事,已成定局。
一味的沉淪,只會讓自己陷入無止境的糾纏之中。
人生,學會翻篇,讓該過去的過去,該來的才會來。
能成就你的未來的,是踏踏實實把每一個今天過好。
就此看淡,不念過去,才能重新開始。
不糾結過往,勇敢向前看,人生才會溢滿陽光。
本期編輯 | 賈娜
?人民論壇新媒體出品
資料來源 | 富小書、有書 ;圖片已獲授權
點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