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央社會工作部等22個部門和單位組織開展的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活動中,由云南省羅平縣推薦的“彩虹橋心理健康志愿服務項目”入選“最佳志愿服務項目”名單。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是云南省唯一獲此國家級榮譽的心理健康類志愿服務項目。
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活動。
堅守初心 守護心靈晴空
該項目自2020年啟動以來,始終以守護青少年、教師、家長等群體的心理健康為核心目標,五年來堅持不懈、深耕細作。項目團隊累計開展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等專業服務超過10萬人次,將溫暖與關懷傳遞到每一個需要的地方;組織500余場心理健康講座走進校園和社區,為無數心靈播撒健康的種子;積極參與59次心理危機干預,在關鍵時刻為處于困境中的人們點亮希望之燈。此外,3459名志愿者投身其中,凝聚起強大的愛心力量。
項目創新構建“政府+社會組織+專業機構”聯動模式,以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學校為重點,精準聚焦青少年、家長、教師等主要服務對象。精心打造外聘專家志愿者、本地專家志愿者、社會各界志愿者組成的“三級志愿者”隊伍,為心理健康服務筑牢人才根基。
創新服務模式 織密心靈“防護網”
歷經五年多的探索與實踐,該項目形成獨具特色的“彩虹七色”活動形式與“五色彩虹”分級服務體系,為心理健康服務織就一張嚴密而溫暖的心理健康“防護網”。
“彩虹七色”活動涵蓋心理熱線、個案咨詢、家庭教育講座/沙龍、心理健康講座、求助信件回復、心理健康測試以及“5·25”心理健康節等七種形式。通過多樣化的服務方式,全方位滿足不同群體的心理健康需求,讓心理健康知識走進千家萬戶。
“五色彩虹”分級服務模式則精準施策:紅色預警設立24小時心理危機干預熱線,確保在危急時刻能夠第一時間響應;橙色關愛針對重點人群開展定期隨訪,持續關注其心理健康狀況;黃色陪伴打造社區心理驛站,為居民提供便捷的心理服務;綠色成長開設校園心理健康課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藍色守護為特殊群體定制專屬服務,彰顯人文關懷。
此外,項目團隊選定少數民族占比較高的1所中學和1所小學,開展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實證研究。致力于探索一套適合少數民族地區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志愿服務體系,并積極推動其在更廣泛區域的推廣應用,為當地教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五年來,“彩虹橋心理健康志愿服務項目”成績斐然:累計接聽心理熱線1521次,為無數求助者排憂解難;開展150場家庭教育沙龍,搭建家長學習交流平臺;提供2501次個案咨詢,給予個性化心理支持;舉辦250場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講座,傳播科學理念;回復250封求助信件,架起心靈溝通橋梁;全縣各中小學每年積極開展“5·25”心理健康節活動,營造濃厚的心理健康氛圍。
開展心理健康講座。
創新多元路徑 助力服務升級
在互聯網時代浪潮下,“彩虹橋心理健康志愿服務項目”搭乘網絡快車,充分發揮自媒體網絡的傳播優勢。精心錄制201個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知識分享小視頻,每個視頻平均點擊量超2000次,讓科學知識突破地域限制,廣泛傳播。
同時,該項目積極開展多方合作,與專家團隊攜手,選定魯布革布依族自治鄉民族中學和舊屋基彝族自治鄉中學及完小作為實證研究試點,開啟為期2年的深入探索。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項目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和理論依據。
此外,項目定期舉辦家庭教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學術研討會,邀請行業專家分享最新的家庭教育、家庭治療經驗和學術研究成果。為基層心理健康從業者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促進其專業成長,進而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五年間,成功培養3459名基層心理輔導員教師、社區心理咨詢志愿者,為心理健康服務事業培育出一支專業過硬、充滿愛心的人才隊伍。正如志愿者劉祥芬所言:“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我不僅幫助了他人,更實現了自我成長,深刻體會到志愿服務的價值與意義。”
載譽砥礪前行 續寫輝煌新篇
這份國家級榮譽的背后,承載著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在斬獲此項殊榮之前,“彩虹橋心理健康志愿服務項目”早已在各類項目比賽中屢獲佳績,榮獲十余項重要獎項。
隨著項目的深入開展,家庭教育講座成效顯著。家長和志愿者的家庭教育觀念逐步轉變,對孩子心理成長規律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更加關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親子關系得到明顯改善。通過對150個家庭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家庭沖突顯著下降,家庭關系明顯改善的家庭比例上升了27%,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增加了31%。同時,主動尋求幫助的家長和青少年人次相比2020年增長了10倍,心理問題的病恥感大幅降低,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坦然正視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從最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勢,從一支青澀的小分隊發展成為專業化的志愿團隊,該項目用五年時光生動詮釋了“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偉大志愿精神。未來,項目團隊將以此次榮譽為新的起點,繼續秉持初心,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為更多人守護心靈晴空,在心理健康志愿服務的道路上譜寫更加絢麗的篇章,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吳雪瑞 文/圖)
來源:羅平縣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