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那種讓人一眼驚艷的演員,他的劇卻總能扎根在觀眾心里。演軍人、演干部、演特務,演誰像誰。
幾十年如一日,靠演技吃飯。
他叫高明。
演藝生涯走得安穩,家庭生活也很圓滿。
本以為晚年能享清福,結果命運偏偏讓他承受最殘酷的一刀。
2025年2月,他唯一的兒子高亮,突發疾病離世,年僅50歲出頭。
年過八旬的他,聽到噩耗那天沉默不語,坐了一夜沒說話。
白發人送黑發人,這一擊,讓他精神幾乎垮掉。
他說:“我這一輩子謹慎做人,拼命干活,沒想到晚年是這樣收場。”
01
1942年,高明出生在江蘇。家里有戲曲傳統,父親唱京劇,母親是老師。
小時候,跟著哥哥姐姐一起學京劇,父親請了老師專門教。可練功太苦,還挨藤條,他堅持不了幾天,就偷偷跑了回來。
雖然沒學成京劇,但他喜歡站在舞臺上說話、朗誦,喜歡那種表達。
17歲,高明聽說文工團招人,毫不猶豫報名,靠著一口流利普通話和過人的表現,被話劇團錄取,從此扎根演藝行業。
02
在昆明軍區話劇團,他遇到了段瑞芬。
排練時兩人對視的頻率多了起來,很快互生好感。當時團里嚴禁談戀愛,他們只能偷偷相處。
后來被發現,老師勸他們分開。為了前程,他們決定先各自冷靜。一別就是五年。
畢業后,高明第一時間公開關系,兩人終于走到了一起。
婚后,段瑞芬獨自照顧家庭,把孩子教育得井井有條,而高明則奔波在舞臺和劇組之間,一家人各守其職。
03
剛進圈那幾年,高明從龍套干起。當道具、當路人甲,從最小的角色慢慢熬。
他不帥、不潮流,但戲一上身,全是角色味兒。
八十年代末,話劇開始式微,他轉型影視劇。那時已經四十多歲,本該退休的年齡,高明卻越干越拼。
1996年,他主演了一部反映基層干部的電影。
劇組在高原取景,氣溫零下三十多度,吃住條件艱苦。拍戲途中高明幾次暈倒,被人抬下山救治,醒來繼續拍。
影片上映后收獲好評,拿下多個重量級獎項。
可那年他已經54歲,真正“火”起來,反而已過半生。
不過他從沒把自己當腕兒。主角、配角他都接,只要劇本好、角色真。
04
他的兒子高亮,從小在劇團長大,也選擇走上表演這條路。
但高亮沒有偶像外形,初期總是演些邊角角色。
為了尋突破,高亮嘗試做導演,甚至自編自導話劇。
結果賠得血本無歸,整個人陷入低谷。
高明看在眼里,沒責怪,只是默默幫他接戲、還債、帶他重拾信心。
后來,高亮陸續出演了多部正劇,演技越發沉穩。
2022年,父子倆同臺參演了一部作品。
那竟然是他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同框合作。
05
本以為高明可以安心養老,和兒女同住一個小區,孫兒繞膝。
可就在2025年春節,意外來了。
年夜飯桌上,高亮突然病發倒地,送醫搶救11天,最終沒能挺過來。
訃告發出那天,外界才知道噩耗。
父親高明聽到消息,臉色慘白,一句話都說不出。
沒哭,也沒喊,只是低頭坐了整整一晚。
第二天再見他,頭發全白,人也瘦了一圈。
06
高明活了大半輩子,沒做過虧心事。
從不炒作、不投機、也從不和圈里人爭搶資源。
該拼的時候拼,該退的時候退,老老實實拍戲,踏踏實實養家。
可他沒想到,走到人生尾聲,竟要承受“白發送黑發”的痛。
外界勸他節哀,他只是輕聲說了一句:“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人生走到最后,才明白最難的不是奮斗,而是告別。
高明這一生演過千百角色,卻最怕演自己——那個老父親,送別親兒子的角色。
他以為,努力一輩子,能給家人更好生活。到頭來,卻要面對人生最難的道別。
他的那句話,不只說給自己聽,也像是在提醒所有人——
人生無常,愛要趁早,家要守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