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網鬧得很兇的事兒,應該就是高校學費漲價了,然后一片哀嚎,全是什么“一覺醒來,80后父母的天都塌了”這種聳人聽聞的標題,帶節奏的人太多了。只要罵中國教育就有流量。
這個套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先說我的第一個觀點,大學學費漲價,我覺得它太正常不過了。為什么啊?
我們的大學學費從2000年左右開始實施,然后連續二十幾年沒有什么特別大的變化。但是你看這二十幾年,所有行業的物價都漲到天上去了,房價更不用說漲了幾十倍。那為什么大學學費它不能漲呢?何況普通公辦大學的學費,它的漲價幅度并沒有很離譜。
所以說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奇怪的邏輯。我們把讀大學這個事兒過于神圣化,好像讀大學是人生中不得了的一件事情。大學就應該恪守清貧,然后就應該蠟炬成灰。
這話放到20年前它是成立的,但現在完全不同了。拜托,這都什么年代了,認清現實好不好?現在的教育它就是一個產業,它就是一個商業交易。你花錢,學校輸出點知識,然后賣給你一個基本沒啥用的文憑,買賣關系愿打愿買,跟菜市場賣豬肉沒有什么區別。那么至于這坨豬肉它好不好吃,那可能是燒法和口味的問題,本質上跟豬啊沒有什么特別大的關系。
你說你掏空全家幾個錢包,買老破小學區房的時候,你一年給孩子花幾萬補課費的時候,你都爽快得很。現在學費漲了個幾千塊,怎么就天塌了呢?
那高校學費降就好了。降下來的,你還不是轉頭又交給補習班了。20多年不漲價,它全靠什么啊?
第一個,財政補貼。
第二個盲目擴張這個高等教育的規模。
但是你看現在高校的擴招已經搞到了90%的錄取率。最后搞出來一堆在學校混日子的孔乙己。只有211和一本才勉強算得上孔乙己,其他的那些垃圾院校出來的,連孔乙己都算不上,那就是炮灰,純消費,沒有產出。
以上是我的第一個觀點,學費為什么要漲?那么下面是第二個觀點,豬肉汽油漲了,大家認栽,房價漲了,大家認命。那為什么大學學費漲了就會罵成這個鳥樣?當然,很多人跟風罵,純粹就是無腦地被帶節奏啊。跟大家說點清醒的,核心就在于把教育當成豬肉攤,可是很多寒門子弟連菜市場都擠不進來。
教育漲價漲的不是數字,是階層的門檻高度。20年前學費5000塊,畢業包分配,現在漲到了2萬,畢業就送外賣。當投入產出比崩盤的時候,這種憤怒啊,它不是嫌貴,是怕血本無歸。就像你花茅臺的錢,你買到的卻是勾兌酒。
公辦大學它的骨子里其實還是有著公益的血的,財政撥款呢確實在縮水,教職人員的工資也要上漲,大學的各項成本呢也在不斷的提升,但這些賬本它該曬在陽光之下。可現在呢,成本讓學生扛,就業讓市場背,大學自己倒是活成了穩賺不賠的甲方爸爸。
所以學費該不該漲呢?
該漲。但是請先回答幾個靈魂拷問。
第一個,助學金跑贏學費漲幅了嗎?
第二個,大學教的那些知識,它跟上時代發展了嗎?
第三個,實驗室的設備比校長的車還舊了。
第四個,你教的東西配得上這個價錢?
漲價從來不是原罪,丟失了教育的良心才是。
當我們在為小數點爭吵的時候,別忘了有些孩子的人生賬本根本就經不起4年的通貨膨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